高手一般分爲兩種,一種比較明顯,他們有很成體系的邏輯,術法清晰;另一種比較難以被察覺,他們悟性高,通常風格犀利自成一派。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前者的可借鑑性更高,前提是你足夠努力和堅持,塑造系統的思維並予以驗證和升級。

互聯網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成爲更好自己的可能。所有的信息觸手可得,無分出身,只要你想,皆有可能。

獲取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但篩選整理的成本並沒有降低。查理·芒格說: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知識,另一種是表演。任何知識如果是碎片的、孤立的、一知半解的,其實沒有任何意義,甚至讓很容易自己在回答不出來爲什麼的時候顯得很蠢。

當人類“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人類社會才能快速地發展。同樣的道理,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今天的文章提供了一些“學習的方法”。以下,Enjoy:

任何的學習都是在增強人的可控能力。

大部分人可能從來沒有總結梳理過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但往往在實際做事情的過程中都遵循一套科學的方法和邏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見這樣的人,他們對某個專業和領域有着很深的洞見,看問題準,見解獨特,但當你問他是怎麼做到的時,他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1

街頭智慧和科學方法

纔能有兩類:街頭智慧和科學方法。因爲我發現現實生活中牛的人分兩類:

一類是沒看過多少書,也沒上過多少學,但卻能把一件事或一個企業經營得很好。你問他具體怎麼做到的,他們一般沒辦法說出來個一二三,只能大概的告訴你一些做事或做人的心法。

比如很多小學沒畢業經商卻很厲害的企業家,或者街頭和民間藝人都屬於這類,這類人一般不見得多聰明,但悟性一定很高,雖然他沒辦法總結出做成一件事的科學方法,但其做事的邏輯卻一定遵循着科學規律。很多老闆事業成功後去上中歐、長江商學院的MBA課,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就是這個原因。

一類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做事情擁有一套完整科學方法的人。你問他是怎麼做出來的,他能給你逐一剖析,一二三步驟是什麼,系統而縝密。

有個做得不錯的創業者曾經是生物學博士,2010年創業之前他一直都待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裏做實驗,沒有過任何的社會工作經驗,但他卻從科學實驗中總結出一套創業的方法,而且做得還不錯。

2

歸納法和演繹法

認知事物和思考有兩個基本的邏輯法則:歸納法和演繹法。

歸納法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法是從一般到個別。

▌歸納法

條件:

我養的一條狗甲喜歡吃魚;

鄰居家的一條狗乙喜歡吃魚

狗丙喜歡吃魚;

狗丁喜歡吃魚;

······

結論:狗喜歡吃魚

▌演繹法

條件:

狗喜歡吃魚;

我家養的阿黃是一條狗;

結論:阿黃喜歡吃魚

我們會從過往實踐經歷中歸納經驗和知識,我們會基於一些知識理論指導演繹其他事物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知識是在不斷變化的,但認知知識的方法是相對穩定的,也就是元認知——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

3

元認知

知識廣義上來講可以分爲五類:數據、信息、知識、才能和智慧。數據經過整理變成信息,信息能解決某個問題就是知識,知識通過反覆實踐形成才能,才能融會貫通就是智慧。才能和智慧就屬於元認知的範疇。

從知識到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是元認知的構建。

舉個例子:

不少傳統做品牌文案的從業者大多是憑感覺,很多廣告人寫個文案,想個創意還要對環境和心情提出要求,不然就沒靈感,這很扯淡。後來李叫獸出現了,告訴大家寫文案也有科學方法,只要掌握了科學的營銷方法,寫文案就像做數學題一樣套用公式就可以推導出來,於是傳統廣告人懵逼了。

爲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

▌努力奮鬥的意義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1%的靈感最重要。這句話的後半句愛迪生到底有沒有說過,暫且不去追究,但依然擋不住不少人這麼認爲,這句話強調了天分、靈感,也就是不可控因素的重要性。現實社會中你也會發現,很多成功的人也都會說自己成就的取得99%是靠運氣,運氣這東西也是不可控的,那這樣說努力奮鬥的意義又何在?

人天生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自我意識,這是人區別於其他物種的根本,所以即使能改變的只有1%,我們也不應該停止非運氣、天分因素的學習和努力。

任何的學習都是在增強人的可控能力

籃球場上突然上場一個看架勢就是球場老手的人,

他變向、突破、上籃,

行雲流水一般

——可惜球沒進。

再一次,

他拿到球后輾轉騰挪,

迅速晃開防守隊員,

然後急停跳投,

投籃動作乾淨利落。

底下的觀衆都快要鼓掌沸騰了。

——可是球還是沒進。

奇怪的是,儘管兩次都沒有進球,但這兩次進攻我們已經能夠斷定:他打籃球極其厲害,進球只是早晚的事。

有的人連續兩次失手,仍然贏得一個「高手」的評價。有的人連進四五球,大家卻覺得「這傢伙是運氣太好」。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關鍵在於他穩定,即可控。他運球、突破、投籃的姿勢非常穩定,無論你怎麼防守,他的出手節奏,角度,動作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形,他能夠控制自己和球的節奏。

而那些投籃很準但不厲害的人,每次投籃的動作都不一樣。這會讓人覺得他的每一次投籃投中都是因爲運氣好。

同樣的場景讓我想到《奇葩說》第三季姜思達和黃執中的總決賽,你會發現姜思達之前在這季中有太多出彩的地方,這也是他最終能獲得隊友認可代表大緊隊出戰決賽的原因,可是到了總決賽他緊張了。

而對手黃執中只是穩定發揮了平時的正常水平,卻輕易地取得了勝利。對比兩個人的經歷你會發現,姜思達是業餘辯手,黃執中是專業辯手,相比姜思達,黃執中更能在總決賽的條件下穩定的輸出辯論。

所以,評判一個人是否厲害,大家當時的判斷標準就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的輸出。

爲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我們都想成爲厲害的人。怎麼成爲厲害的人?厲害的人就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質量的輸出。

所以,構建知識體系是爲了穩定高效地解決問題。

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知乎和分答上不少人都提問過這個問題,可見也是一個相對比較普遍的話題。總結下來大概有六個步驟:目標、獲取、提煉、輸出、聚合、擴充。

▌目標: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標的一種路徑

獲取知識一定是爲了解決某一個問題,或者是滿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決問題就是在樹立目標。拋開目標談構建知識體系是一個僞命題。我們太希望找到一套速成的標準答案了,這是在中國體制教育下長期馴化出來的思維慣性,你不可能通過構建一套知識體系去打敗生活、工作中的所有問題,所以知識體系的構建一定是目標導向的。

先有人生規劃,再有清晰的目標,爲了實現目標,就需要搭建相應的知識架構,所以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標的一種途徑。爲了實現目標,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進軍哪些專業領域,在這些專業領域裏,怎麼分門別類的學習,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來。怎麼獲取知識,怎麼吸收知識,怎麼吸收,怎麼輸出,一切圍繞着目標就會非常清晰,避免做無用功。

獲取:上網搜、找人問、翻書看、自己做

目標確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快速的獲取知識

上網搜

上網搜可以無限的瀏覽海量信息,可以讓你快速對一個問題有一個宏觀的認知,方便你對接下來的深度瞭解做決策和參考。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你要熟悉每個搜索引擎以及各個門戶網站的屬性,這樣搜索起來更高效。

找人問

有了宏觀的認知後,接下來就是找專業的牛人求教,這是構建認知最快的方法。如果你身邊朋友圈沒有這樣的人,你可以在牛人的微博等社交工具上勾搭,一般你做過功課提出的問題都是能得到牛人的迴應的。

如果還不行,你可以在各種付費問答軟件上花錢約,或者在平臺上提問,以後這類付費知識問答經驗分享的平臺會越來越多,上面的牛人領域也涉及較廣,門檻越來越低。

翻書看

書是死去的人,或者是以你現有資源接觸不到的人,讀書就是在和牛人交流。書的知識一般比較系統,思考性強,可以系統的瞭解某個東西。可以快速瀏覽,也可以精度,甚至反覆讀,這個要根據不同的問題和書籍來定,有時也沒必要非得把一本書讀完,把書中提到和你想要問題相關的讀完就夠了。

我有時針對某個問題,就會一下買五六本甚至十幾本市面上和這個話題相關的書,基本上能涵蓋這個領域所有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去找對應的案例和方法論。

自己做

沒有適用所有場景的知識,也沒有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論,認清兩者間的差異尤爲重要,而只有自己做你才能發現這點。很多知識看似通用,實則不然,很多方法和答案是在做的過程中自己悟出來的。實踐是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也是對知識的最大尊重。

提煉:剔除無用、理清邏輯、知識模塊化

剔除無用

我們每次搬進新家前屋子裏都是乾淨簡潔的,不到一個月你就會發現房間裏已經有了大量的閒置物品或衣服,並且開始在房間裏找不到自己的東西放哪了,等到你再搬家時,你發現自己的東西怎麼這麼多。

整理知識和整理物品一樣,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每天通過手機、電腦、交談、分享接收各種信息和知識的房間,如果房間內的知識不及時刪除整理,排除扔掉一些東西,長時間大腦就會一團糟,即使是你學過的知識,遇到問題時你也會記不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每天看微信刷朋友圈,接收了那麼多的信息很多是無用的,高效人士會有意的屏蔽一些信息,而且一般牛人大腦過濾、篩選信息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強一場演講,嘉賓演講了兩個小時,真正有用的就幾點,所以需要對知識進行刪減和提煉。

刪減提煉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找到重點,二是便於記憶。你只有記住了重點,下次遇見同樣的問題時才能幫助到你。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把學到的東西忘記後剩下來的東西。

理清邏輯

同樣一位嘉賓的演講爲什麼有人整理得比較好,而且有時甚至嘉賓自己都覺得整理得比他講的好,除了刪除一些語氣詞和偏離演講主題的一些話題外,就是對內容的邏輯關係做了梳理,主次做了劃分和標記,這樣看起來就會很通暢,主次一目瞭然,重點不言而喻。

知識模塊化

這個套路其實就是模塊化的知識。

我們生活中會遭遇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N,大部分人會針對每一個問題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其實有時可能問題1、問題2、問題3都在一個知識體系中,只要找到底層理論,就可以把所有現象層面的問題解決掉。

所以要對知識進行模塊化,最好的方式是用思維導圖把這些底層理論或方法論整理出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知識模塊,這樣面對類似現象層面的問題時就完全可以把對應知識模塊搬出來解決,面對複雜問題時就用多個知識模塊。

▌輸出:強化認知、關聯重構

強化認知

輸出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是把別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的過程,是知識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你不可能從思維養成一種實踐習慣,而只能從不斷實踐中養成一種思維模式。知識也一樣,必須要輸出才行,也就是分享、交流和實踐,不然就是死知識,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比如記筆記、寫文章、做產品、做分享、交流、實踐等等這都是輸出,有助於強化原來的知識模塊,而且在輸出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人來提問或者交流,這同時也是對原有知識模塊的一種重新思考和檢驗。

中國的大學教育之所以和職場脫節,就在於它是一種“從理論出發又到理論爲止”的遊樂場模式。遊樂場模式的本質是由一些既定的遊玩項目,每個項目包括確定的起點、路徑、終點、時程等構成,在遊樂場中,遊戲都是可預測的,你處於一系列虛假的挑戰之中。

關聯重構

另外知識還有一種輸出方式就是關聯重構。知識不是簡單的堆積,而在於製造關聯,不然無法構成體系。

聚合:分類、分解、再聚合、建立秩序和體系

想要完整的構建一套知識體系,一定要經歷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是從理論實踐理論的循環迭代過程。

同一領域的知識模塊歸類組合到一起會形成一套知識體系,而要將多個知識體系最終融會貫通起來則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這是因爲知識體系的建立由實踐和問題驅動,問題和實踐能夠分解離散原來知識模塊中的點,這些點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不斷的進行重構,然後再通過總結和歸納來思考如何從底向上抽象形成某一個領域的完整知識體系。

對於沒有構建太多知識模塊的年輕人來說,不建議一上來就參考他人的完整知識體系圖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最好先從實踐和解決問題入手構建知識模塊。

擴充:構建知識邊界之外的系統思維

構建知識體系的本質其實是構建系統思維,一般到這個步驟知識體系基本就已經構建完成了,但人的思維都會有邊界和漏洞,以上五個步驟可以建立邏輯自洽的知識體系,卻也會造成思維上的侷限。

對於最爲平常的事物,我們非常熟悉它們,通過與它們的交互,我們構成了經驗和技能,但對它們又是無知的我們是以一種無知的方式與它們朝夕相處。它是我們「熟悉而未知的世界」。

實際上,我們都是以一種「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錯覺存活在這個世上的。

我們幾乎不去想見,那個可能存在的「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同時又誤以爲我們所遇見的都已經在掌控之中。這種錯覺,把我們鎖定在一個狹小的智識區域,而對一個更爲廣闊的世界視而不見。

我們教育體系的三個基本特徵決定了它大多數時候只能培養出平庸之輩:

一、以「流水線」的方式培育人才

這種流水線式的人才生產方式,是一種很經濟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但往往是以磨平學生個體的興趣、才智的棱角爲代價。

二、以「標準化」的方式篩選人才

有一個概念叫「標準化考試」,就是儘量把考覈的各個過程加以精密的定義,使其誤差最小、統一性最高的方法。容易被標準化考覈的、確定性的知識成爲了考覈以及教學的重點,而很難被標準化的需要深層次思考、爭議性討論和精微把玩的東西統統被迴避了。

三、它僅滿足於傳承抽象的知識和理念

很多大學的本科教育,是以培養科研人才的預科班爲思路來組織教學的,只完成了理論到理論,而少了實踐的環節。

一個人系統思維和價值觀影響最大的是環境。絕大多數的人很難跳出自己所在家庭環境、成長曆程和生活圈子灌輸的一些理念,而後天讀的一些書、經歷的事情和所有的思考和都只是在強化他們深信不疑的價值觀的合理性。

除非經歷重大變故,人的想法其實是極其難以改變的,而我們有時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多和自己成長環境不同的人接觸,多聽一些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並用一個平和的心態去理解這些事情,是建立一個優秀的系統思維和價值觀比較好的途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