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心態主要因為以下幾種原因:

一、主人公本身就是個大好人,三觀太正了。恐怕從小就被父母教育「紅燈停綠燈行,見到老人要讓座」巴拉巴拉,而且本身也沒有遭遇過什麼重大的背叛,例如說慘遭NTR之類的。題主提到的倫也,人家早八百年心思就在加藤惠身上,其他的不過是敗犬罷了。

二、主人公本身擁有著足夠的實力。為什麼說現實裡面的聖母心不容易受歡迎呢?因為他們一方面聖母,另一方面又不能把事情解決了,反而會成為拖後腿的豬隊友,所以說當然導致了大家的反感。而主人公往往只要決定做什麼事情,基本都是能夠搞定的。例如,BOSS認為如果想要拯救世界,那麼只能犧牲某個女孩子。而主人公就偏偏能夠找出既能拯救世界,又能夠讓女孩子不受到傷害的辦法,那麼他的聖人狀態自然就沒有人可以吐槽了。

三、主人公必須擁有著小強一般的身體。我們經常在動漫作品當中看到,主人公因為幫助別人而整天身受重傷。可是他們似乎醫保報銷不要錢一樣,反正都會每次無怨無悔地做出這些事情。但是咧,如果他們的身體素質不夠出眾,那麼完全沒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光是跟某個BOSS對決之後,起碼都得在醫院躺半年。這樣一來自然就沒辦法繼續當聖人了。只有那種看起來快死了,住院一個下午就能復活的人,才當得起主人公的稱號哦。


我覺得有兩點

動漫一般是給青少年看的 所謂青少年都有些不切實際的夢想 幻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世界更美好 而為了彌補他致命的邏輯 編劇們便給了豬腳們各種各樣的能力 讓觀眾以為如果有了這種能力 自己也可以拯救世界~~幼稚的人都這麼想 說白了給你畫的一張餅 迎合市場

第二 我個人覺得 這跟國情有關 日本現在的年輕人過得很壓抑~~要不怎麼那麼多自殺的?他們有過多的荷爾蒙無處發泄 表現到現實就是沉重的無力感 明明什麼沒做 卻感到很壓抑~~你們什麼都做不了~~我什麼都做不了 反觀我國 情況好一點 我們壓力太大 源於國人愛攀比 價值觀高度統一~~沒錢就是不成功 幸好我們是個人主義盛行的國家 可以創業 可以旅遊 可以什麼都不幹 釋放壓力的方式很多 社會也包容大家這麼做

青年強則國強 我們是有所為的 比起不切實際的日本青年 我們成熟的更早 也註定更有所作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