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完結的爆款電視劇《都挺好》聚焦“一地雞毛”的現代原生家庭生活,觸碰到了很多人的“痛點”。

這部劇是億萬中國家庭的縮影,讓人再次看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何其深遠,許多人無數次在深夜爲蘇明玉哭泣,對她的遭遇感同身受,還有人痛恨蘇家三個男人太糟糕。

如今不少的心理學公衆號特別喜歡寫原生家庭,這類文章往往點擊率高,點贊率高,如果寫得好,的確能擊中讀者的情緒。但寫得多了,也有不少人看煩了。

不斷被提及的“原生家庭”的意義是什麼?

“原生家庭”這個詞被反覆提起,我們似乎對此都有話說,我們也似乎將自己人生中的不完美歸結爲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

有些人會質疑:“你們老說原生家庭有什麼意義,能改變什麼?”

還有的人,在看了一些心理學文章,也做了一定的學習調整後,發現自己的生活還是那個樣子,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於是產生了憤怒,也會掉轉頭來質詢:這類寫真相寫原生家庭的文章,對現在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啊?

甚至有人會覺得,原生家庭的文章,就是加深了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怨恨,實則並無幫助。

對於原生家庭話題,《都挺好》的導演簡川訸坦言:“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能是一生都很難改變的。要正確面對過去的積怨,不能迴避,更不能躲避。希望引導觀衆釋懷,放下。”

本期評論人

張鵬

資深心理諮詢師

撰稿丨張悅

音頻丨張悅

製作丨張悅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