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顯示器專業評測——愛眼到底是怎麼回事

來自專欄圖那丁硬體實驗室7 人贊了文章

非常感謝明基官方包郵送測的EW2775ZH顯示器。


明基的這款顯示器一直是是以護眼為主要賣點的產品,主要宣傳的就是智慧調光、減少頻閃和減少藍光三個點,我也很好奇這些愛眼功能數據上是怎麼表現的,到底有沒有用。既然東西都嫖來了,就不會像網上別的那些評測一樣閉著眼瞎吹,設備還是要跟上的。

我自己的Colormunki Display,理論精度最強色度計(i1 Display Pro只是解鎖了更快的測量速度)

重金租借的Colormunki Photo光譜儀,看看藍光究竟變化了多少,同時用來給色度計創建光譜修正達到最佳精度。

以後有錢了我想天天這麼玩( ﹁ ﹁ ) ~→

自己的Xperia XZ1 Compect 960fps超級慢動作用來拍顯示器PWM閃爍(索尼大法好??)


TUV推出的眼部舒適度認證算是現在少數比較專業的認證

據悉這款顯示器通過了TUV眼部舒適度認證,但是郵件諮詢了TUV大中華區工作人員之後表示具體認證細則屬於公司內部資料不能公開。

所以接下來會用光譜儀和校色儀,以及超慢鏡頭看看顯示器是否符合低藍光、無閃爍的標準。但是由於網上缺乏屏幕反射要求的資料,因此無法測量這一項,大概理解為只要是霧面屏都行吧。


硬體濾藍光

自從顯示器從CCFL背光時代進入LED背光時代之後,濾藍光就一直是顯示器領域的熱點。因為從光譜曲線上來看CCFL背光在較短波長的藍光部分是一段平滑的曲線,而W-LED背光是一個強力的尖峰。

圖片來自EIZO

400-450nm的藍光被稱為高能可見光HEV,雖然暫時缺乏證據,但HEV有時被認為是黃斑部病變(AMD)的原因之,能量更高的藍光存在損傷視網膜的可能性。維基百科頁面:Wikipwdia_High Energy Visible Light。

消弱短波長藍光的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普遍使用的降低藍色分量或用鏡片濾除藍光,也就是軟體濾藍光。但是這樣做的代價是顏色會發生變化,用力過猛就直接變成體驗藍色色盲了。通常電腦和手機的護眼模式以及濾藍光眼鏡就是採用這種暴力的方式削掉藍光。

從數據上來看,降低色溫,降低藍色分量其實是個很不值得的做法。降低得不多,對藍光的減小極其有限,更多的是主觀心理影響;降低得太多,變成藍色色盲了,確實沒藍光,但顯示的畫面也一坨屎黃了。

我懷疑這就是光學實驗室里的激光護目鏡

圖片來自siseen:兜底,防藍光眼鏡到底能防多少藍光???

另一種是改進W-LED背光源的光譜特性,使藍光的尖峰峰值從430-450nm向右移動到460nm左右,可以有效減少400-450nm範圍內的藍光強度。再配合屏幕顏色的調教,可以做到對屏幕色彩無負面影響。也就是常說的硬體濾藍光。

EW2775ZH採用的是硬體濾藍光,同時也提供了軟體濾藍光的選項,可進一步減少藍光。

測試藍光的方法是將屏幕調節到儘可能相近的亮度和色溫,使用Colormunki Photo光譜儀進行讀數 。

舉個例子,下面是iPad 2018的白點光譜

橫軸是光波長,單位為nm。縱軸為強度,單位為mW/(m2.sr.nm)。其中塗藍的部分就是需要減少的400-450nm短波長藍光。

看看EW2775ZH的硬體濾藍光光譜和筆記本屏幕及iPad的對比

黑-EW2775ZH智慧藍光;綠-筆記本;紅-iPad 2018

可以看到硬體濾藍光的原理時通過改進LED光源,使藍色峰值向右移動,再配合屏幕調色,就能在不改變屏幕色彩的前提下有效降低400-450nm範圍內的短波藍光。

對400-450nm範圍內的藍光強度積分對比一下

這裡對比的三者色溫都是相同的6500K左右,色彩上是一致的標準,iPad稍吃了點亮度的虧,不過可以看到傳統W-LED光源不管是放在垃圾的60% NTSC色域TN屏上,還是高貴的72% NTSC視網膜IPS屏上,藍光部分的強度都是差不多的。

而EW2775ZH通過硬體濾藍光有效的將400-450nm範圍的藍光減少到了普通屏幕的40%不到,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也不必像軟體的夜燈模式一樣為了減少藍光一鍵變成藍色色盲。


無頻閃

頻閃這個東西可能玩手機的比玩電腦的更熟悉,每次見到AMOLED都會拿240Hz瞎眼閃光錘一遍,關於不同屏幕的頻閃效果可以看看我之前做過的視頻960fps超級慢動作拍攝AMOLED/LCD屏幕PWM調光

究其原因是LED的特性使得它不能像白熾燈一樣給多大電壓就發多大亮,當電壓低到一定水平LED就會直接滅掉,無法得到 「很暗的亮」。所以早期LED顯示器普遍都採用PWM調光,高速的按一定占空比開關LED,就能得到任何想要的亮度。

但是低頻的PWM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回到類似CRT顯示器的感覺。在較低的頻率和較低的占空比下,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是採用DC直流調光這樣完全不閃,但可能造成亮度可調範圍窄。另一種方法是採用高頻PWM,當頻率高到一定程度對人眼的影響就忽略不計了,根據知乎上大佬懟AMOLED的文章提供的數據,應該到kHz級別上就沒有太大影響了。

田小宇:我已正式向三星電子發出質詢函——質疑三星AMOLED屏幕對人眼的危害性

我用Xperia XZ1 Compect的960fps超級慢動作拍攝了筆記本屏幕和EW2775ZH在最低亮度下的頻閃情況對比。

EW2775ZH頻閃測試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9104610400612352

可以看到筆記本閃得狠,根據一幀一幀的測量,PWM頻率在500Hz左右。

而EW2775ZH一點不閃,應該是如宣傳那樣採用的DC直流調光,對眼睛的傷害最小。


智慧調光

智慧調光是通過顯示器上的亮度感測器感受環境亮度,並根據環境調節屏幕亮度。也就是把手機上已經普及多年的自動亮度功能移植到了桌面顯示器上。

大多數人並不會在使用顯示器時注意調節亮度,白天黑夜都是相同的設置,顯示器能夠自動調節就可以方便許多。

根據我的測試,在智慧藍光-娛樂模式下開啟智慧調光,亮度調節的範圍從68cd/m2到189cd/m2。

而且功能好處是不會鎖定亮度,相對亮度仍然是可調的(類似手機),但我更想要它能分別調節亮度的上限的下限,能更好的適合我的使用習慣。

智慧調光出廠默認設置是關閉的,需要手動開啟。如果能在顯示器固件里設計一個第一次開機引導的界面,依次讓用戶選擇顯示器模式、亮度調節範圍並開啟自動調節,對普通用戶更為有用。


總結

EW2775ZH通過使用改進型的W-LED光源,從硬體上有效減少短波藍光強度;同時使用DC調光屏幕完全不閃。解決了屏幕傷眼的兩個根源問題。此外還通過感測器實現了自動調節屏幕亮度,方便了使用。稱得上是智慧愛眼顯示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