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玉金和鬱金是同一種中藥,玉金為中藥名,出自《中國醫學大辭典》,即《藥性論》記載的鬱金的別名。

能在陽台種植的中草藥——鬱金的栽培技術

鬱金為姜科,薑黃屬植物,別名:溫鬱金、川鬱金、廣鬱金。原產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溫鬱金植株優美,花朵清新優雅,除藥用價值外,還可盆栽置於陽台或庭院觀賞。

鬱金株高1 米,根莖肉質,黃色,根端膨大呈紡錘狀。葉基生,葉片長圓形。花葶單獨由根莖抽出,與葉同時發出或先葉而出,穗狀花序圓柱形,花冠管漏斗形,白色而帶粉紅,後方的一片較大,側生退化雄蕊淡黃色,倒卵狀長圓形,唇瓣黃色,倒卵形,花期4~6月。鬱金喜溫暖濕潤氣候,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不耐旱,忌積水,宜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砂質壤土栽培。鬱金根可入葯,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等功效,主治胸腹脅肋諸痛,失心癲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黃疸。

鬱金栽培技術

(1)栽種技術:鬱金多用根莖繁殖,選取健壯、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年生根狀莖作種,將種根置於通風乾燥處貯藏,翌春栽植。於4月份細緻整地做寬畦,按株行距50×50厘米,挖寬17厘米深7厘米的栽植穴,栽前將根莖切成帶1~2個芽的小塊,沾上草木灰進行栽種,栽時芽眼向上,栽後覆土3厘米,及時澆水保持濕潤。生長期多澆水,每月追施肥一次,結合施肥鬆土除草。

(2)採收加工技術:12月中旬將地上部分割去,將地下部分完全挖出,去掉泥土,置清水中沖洗乾淨,放入蒸籠蒸熟,取出攤放晾曬,晾乾後即為干鬱金。放乾燥通風處貯藏。


關注中國農林科技網,在主界面下方點擊官網申請註冊會員,免費發布供求信息。關注公眾號:中農科技網,瀏覽海量農林資訊,實用技術!


鬱金?

【處方名】 鬱金 玉金 川鬱金 廣鬱金 溫鬱金

【功能與主治】 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涼血清心,利疸 退黃。用於: 肝氣鬱滯、血瘀內阻所致的胸腹脅肋脹痛,月 經不調,痛經及癥瘕痞塊; 濕溫病濁邪蒙蔽清竅、神志不清, 以及痰氣壅阻、閉塞心竅所致的癲癇或癲狂證; 肝鬱化熱所 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婦女經脈逆行兼有瘀滯現象者; 黃 疸、膽石症等。

【用法與用量】 內服: 煎湯,6~12g,研末服,2~3g; 或入丸,散劑。

【新用途】

一、內科

1. 高脂血症: 白金丸 (鬱金7份,白礬3份,加50% 蜜水製成丸),每日2~3次,每次6g飯後服,20日為1療 程,連服2~3療程。

2. 傳染性肝炎: 鬱金粉每次5g,每日3次,口服。

3. 精神分裂症: 金蒲丹片 (鬱金40g、石菖蒲40g、丹 參40g、香附20g,共製成50片,每片含生葯2.8g),每次 15~25片,口服,每日2次,配合小劑量抗精神病葯,6 周為1療程。

4. 過早搏動: 川鬱金制粉 (片) 劑,開始口服5~10g, 每日3次,無不適反應則加量至10~15g,每日3次,3個 月為1療程。

5. 自汗症: 廣鬱金30g,五倍子9g,共研細末,每次 用10~15g,用蜂蜜調成藥餅 (以不流動為度) 2塊。貼在 兩乳頭上,用紗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二、耳鼻喉科

中耳炎: 用廣鬱金1枚,麻油少許,冰片少許。取鬱金蘸 麻油少許放在清潔之缺片上磨取濃汁,再放冰片調勻。先用 藥棉拭凈耳內膿液,再用此油滴耳,每日3次,一般1枚即愈。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陰虛失血及無氣滯血瘀者忌服; 孕婦慎用。


中藥郁京,有川郁京 廣郁京之分,大同小異而已。中醫裡面有個不嚴格的現象,處方寫藥名亂寫較多,把郁京寫成"玉金",不足為奇。把 茯苓寫成獲O,滑石 寫成"化石"等,又寫成了簡化字,在中醫學,還是要博學才行的,不能馬虎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