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天祿

26個月後,黃光裕出獄,他還能讓國美重振雄風嗎?

梟雄黃光裕入獄10年,昔日的家電零售霸主國美已錯過一個時代。

11月28日,國美零售發佈2018年三季報:虧損8.96億元。這個擁有近2008家門店的家電零售連鎖業巨頭,市值已經跌得只剩140億元左右,僅爲其競爭對手蘇寧易購的七分之一。

然而,在10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那時候,國美長期佔據着家電零售業霸主的位置。

2008年,國美電器旗下1362家門店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而擁有812家門店的蘇寧電器銷售與之相差無幾,京東還在爲10億的目標奮鬥。黃光裕豪情萬丈地喊出“做世界零售業第一”的野心。

也就在此時,黃光裕第四次成爲國內首富,還獲得了至高的社會榮譽。2008年8月奧運會前,黃光裕本人、母親曾蟬貞、妹妹黃秀虹同時成爲奧運火炬接力手。一時風光無限。

黃光裕曾做過四次中國首富

2008年,39歲的黃光裕迎來人生巔峯的高光時刻,然而,這是他與國美的命運轉折點。

11月17日夜間,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黃光裕被警方帶走,2年後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刑14年,以此爲始,國美進入了內憂外患的跌宕10年。

雖然在黃光裕妻子杜鵑、以及張大中等一干老臣的奮力挽救下,國美保持了大局穩定,但它逐漸落伍了。先是被蘇寧遠遠甩在身後,接着錯過了pc電商、移動電商,從舞臺中央逐漸邊緣化。

12月5日,國美在北京舉辦成立32週年慶典,32歲的企業在當下快節奏的商業世界已不再年輕,國美決定戰略下沉,未來三年開設2000家縣域店,滿足三至六線市場消費升級需求。

爲了迎接新零售時代的到來,杜鵑還在2018年國美戰略會議上提出了共享零售的概念。黃光裕還有26個月將刑滿釋放,杜鵑還能打造一個什麼樣的國美,來迎接丈夫的歸來?

引狼入室、元氣大傷

黃光裕和國美的傳奇開始於1986年。當時,在北京珠市口東大街420號一棟不足百平方米的二層小樓裏,李嘉誠的的潮汕老鄉,17歲小夥黃光裕和哥哥黃俊欽賣了2個月的衣服後,覺得沒啥效益,就轉行賣起了家電。1987年1月1日這天,國美電器正式掛牌開業。

1987年1月1日國美電器創立,來自國美官網

以北京爲起點,黃光裕憑藉無往不勝的低價策略,將國美電器門店開到了全國各地,並率先實現名稱、價格、服務、形象、供貨“五個統一”,開創了獨特的中國家電零售業連鎖經營模式,鼎盛時期曾經創下了每年開店384家的記錄。後來,國美又陸續兼併整合永樂、大中、三聯商社等大大小小的區域性連鎖企業,一路高歌猛進,成爲家電零售業霸主。

2007年,環視四周再無敵手,黃光裕甚至將目標瞄準了老對手蘇寧。他曾半是調侃半是認真地說:“國美與蘇寧合併只是時間問題。國美將繼續在規模上領先對手,打到對手求和爲止。”

但時間沒有給黃光裕這樣的機會。創造家電零售業連鎖經營奇蹟的他自由落體般墜落了。

2008年底,因涉嫌經濟犯罪,黃光裕被警方帶走,之後他的妻子杜鵑也被帶走。國美毫無準備地迎來了後黃光裕時代,沒人會想到,國美狂飆突進的輝煌會瞬間戛然而止。

沒有了靈魂人物的國美,迅速陷入了危機,曠日持久的公司控制權爭奪戰由此拉開大幕。

2006年,國美併購陳曉創立的上海永樂,並委任陳曉爲國美電器總裁。黃光裕表示“再也找不到比陳曉更合適的總裁人選”,黃光裕入獄之後,陳曉又出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

黃光裕和陳曉

陳曉掌權後隨後開始“去黃光裕化”,比如對外聲稱黃光裕的事屬於個人行爲,國美的經營不會受影響。之後又引入貝恩資本作爲戰略同盟,稀釋黃氏家族的股權,同時以股權激勵策反管理層。

這一系列老辣的手段很快奏效。在監獄中的國美大股東黃光裕得知後,很是不滿,迅速給國美董事會發函,堅決反對高管團隊105人的股權激勵方案。結果正中陳曉下懷。

國美時任總裁王俊洲第一時間公開表示,“公司大股東的行爲‘非常令人失望’。”“陳曉先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出色的、有感染力的領袖人物,他也是我值得信賴的同事和親密朋友”。

王俊洲被黃光裕視爲左膀右臂,極爲倚重。王俊洲與國美另一副總裁魏秋立是黃光裕被拘押後親自指定的“私人代表”和文件簽字人。他們集體“反水”,這是黃光裕沒有想到的。

與此同時,國美董事會也發佈聲明,堅決反對黃光裕的動議,併力挺陳曉繼續擔任國美董事局主席。

之後,貝恩資本通過債轉股成爲國美第二大股東,進入董事會;陳曉通過股權激勵的手段不但使自己持有了國美股份,同時將黃光裕大部分舊部收編。黃光裕的股份則被稀釋到32%。

面對危局,黃光裕在獄中冷靜下來,開始轉變策略反擊,不再像一隻憤怒的老虎般強勢霸道。

他先是寫了《我的道歉和感謝》的公開信,爭取股東和輿論支持。信中從國家到親人員工以及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感謝和道歉了一遍,最後還表達了“以實際行動爭取早日重返社會”的決心。

然後,他邀請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加盟,同時計劃分拆未上市門店和收回國美品牌使用權。

就在這關鍵時刻,黃光裕妻子杜鵑二審改判有期徒刑3年緩期3年執行被當庭釋放,。杜鵑隨後遊說了貝恩資本負責人。幾個月後,貝恩資本權衡利弊後放棄對陳曉的支持。

2011年3月,大勢已去的陳曉被迫離職。經歷這場風波後,國美電器也元氣大傷,業績停滯不前。

夭折的電商夢

蘇寧很快實現對國美的反超。2011年財報顯示,蘇寧2011年實現淨利潤48.21億元,同比增長20.16%。國美淨利潤由2010年的19.62億元下降至18.4億元,降幅達到6.22%,國美的淨利潤僅僅相當於蘇寧的38%。不僅如此,在門店數量、單店盈利上,國美均已全面落後。

更重要的,國美錯過了佈局電商的最佳時機,逐漸被天貓、蘇寧易購、京東甩得越來越遠。

國美早就開始試水電商。2003年3月,國美網上商城試運營,消費者可在國美網站進行網上購物。受非典影響,網上訂單激增,據統計2003年國美網上銷售收入2100萬元,而黃光裕給網站的銷售目標僅僅是250萬元。見識到了線上電商的威力,戰略眼光超強的黃光裕在線下開門店四處征伐的同時,也把電商發展放到了重要的地位,但一直沒有獲得更大突破。

直到2008年,在淘寶商城B2C電商模式的帶動下,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開始騰飛。

劉強東也將自己的網站更名爲京東商城,黃光裕看到時機成熟,隨即將國美電商業務獨立成一級部門,打算將電商作爲戰略發展重點來佈局。結果卻因爲鋃鐺入獄而打斷了這一進程。

黃光裕傳遞奧運火炬

2011年,黃光裕夫人杜鵑代表黃氏家族執掌國美,重整旗鼓。但由於被判緩刑的法律限制,杜鵑不能直接擔任董事會主席,只能隱身幕後代替丈夫“垂簾執政”,她需要一個帥才走到臺前做代言人。

於是,黃光裕通過和杜鵑每月一見面及書信的方式,選定張大中擔任國美董事局主席。

張大中創立的大中電器2007年被國美兼併,黃光裕給了他比蘇寧出價高6億的價格。在國美控制權之戰中,張大中主動借錢給黃光裕用於從二級市場回購國美股權迎戰陳曉。兩人結下了“戰鬥友誼”,60多歲的張大中成了國美恢復元氣時期,杜鵑身邊的“定海神針”。

在張大中協助下,杜鵑很快穩定了管理層,讓曾“反水”的王俊洲繼續擔任總裁,重獲黃光裕舊部支持,凝聚了人心。然後開始繼續推進2年前黃光裕未完成的電商佈局,以求跟上時代浪潮。

繼2010年底以4800萬元併購購物網站庫巴網後,2011年4月又正式推出了全新的國美電商網站。但國美行動緩慢,一直雙電商網站並行,無法聚合戰鬥力,直到2012年12月纔將庫巴網整合入“國美在線”統一運行,大舉進入電子商務,但是已經錯過最有利的發展時機。

根據易觀的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天貓以58.2%的佔有率遙遙領先,國美則排在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之後,只佔有1.2%的份額,行業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追逐新零售的焦慮

沒了進攻實力的國美,雖然有杜鵑、張大中的苦苦維撐下,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虧損。

2011還盈利18.4億的國美電器到了2012年就鉅虧近6億,這是國美上市6年來首次年度虧損,其中電商業務虧損約5億元。電子商務沒能成爲新增長點,反而拖累了整體發展節奏。

黃光裕夫妻

爲此,杜鵑開始高喊要創新要突破,要找回國美原有的狼性傳統。她在一次內部發言中把國美所處的不利環境比作冬天,喊出“創造冬天裏的春天”。這句話成了國美員工很長一段時間的口頭禪。

之後,杜鵑調整戰略,重新聚焦線下門店,以盈利爲核心,很難判斷這是否是當時國美最適合的發展路徑。不過好的結果是,國美僅用一年時間便扭虧爲盈,2013年實現淨利潤8.92億元。

杜鵑後來說:“一家企業必須要持續的盈利,尤其是作爲上市公司。在早期思考轉型時,我們就提出穩中在變,看上去是慢了,但你看最近的業績,我們實現了連續11個季度的盈利。”

到了2014年,蘇寧線上線下收入合計1091億元,已經與京東的1150億元相差無幾。而推行全渠道發展戰略的國美電器,當年銷售收入僅603.6億元,與京東、蘇寧的差距巨大。

過去幾年,國美一直專注於線下業務,2014年與京東的“死磕”中,謹慎的國美終於認識到了電商的無限可能,開始大踏步轉型。自2015年開始,國美髮展戰略頻繁更新,杜鵑幾乎年年發佈新戰略,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卻沒有一年是紮紮實實落地執行完畢,一個個新戰略成了漂浮在空中的口號。結果,國美不但業績沒有喜人增長,反而淨利潤持續下滑。

2017年初,杜鵑對媒體承認,國美向互聯網轉的速度慢了,自己在2011、2012年時沒有將方向想得很清楚。

與此同時,爲了跟上新零售的時代浪潮,國美幾乎每隔半年就更新一次戰略發展主題。

杜鵑在國美2018戰略年會提出共享零售概念

先是2016年底,建立超級APP,推出“社交+商務+分享”的互聯網生態平臺。2017年6月把“國美電器”正式更名“國美零售”,接着推出“6+1”新零售戰略;2018年初又升級爲“共享零售”戰略。眼花繚亂的戰略更新,員工消化理解似乎都來不及,何談執行落地?

國美缺乏互聯網、新零售領域的領軍人物,現在的高管團隊比如張大中、王俊洲等人,基本上都是線下連鎖開疆拓土時代的老臣,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因此,大多數戰略設想很難落地推行。黃光裕時代,國美那種狼性十足的執行力和速度感,在今天已經難覓蹤跡。

隨着黃光裕出獄的日子越來越近,杜鵑還能結束轉型的陣痛,給丈夫一個新生的國美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