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以往的肌力訓練原則 - 綜合雙側和單側的訓練動作

  傳統的肌力訓練裡,多半以雙側動作為主軸,例如仰臥推舉滑輪下拉硬舉背蹲舉等動作。關於下肢的訓練更因為功能性訓練的導入,主張不論是運動員或是一般大眾都是生活在單腳活動的世界中,單腳訓練被認為對於運動及日常生活功能的移轉效果更好。另外,不論上肢和下肢都有著「兩側性缺失」的效應,兩側性缺失指的是人體在兩側同時用力的時候神經對運動單位的徵召會有所減。舉例來說,某人用雙腳進行蹲舉時,若他的最大肌力為100公斤,教練可以大膽的假設,該運動員的分腿蹲可以輕易超越50公斤。

  基於上述的理由,單側訓練可以給予每一個肢段更高的負荷對該肢段的肌力提升更為有效,能有效提升變換方向之類的單腳動作表現(Fisher et al. 2014)。不過有趣的是,想提升雙側動作的肌力還是以雙側訓練較為有效,並且許多競技運動大多需要短距啟動跑的能力,而雙側訓練更有助於10公尺衝刺的表現(Fisher et al. 2014)。儘管兩種訓練各有優勢,不過與單純只進行其中一種訓練相比,同時組合單側與雙側訓練的動作可以進步更多(Ramírez-Campillo et al. 2015)。

10559888_823805994309692_2953640758393596744_n.jpg

圖1. 背蹲舉

deadlifts-the-king-of-mass-builders_01

圖2. 硬舉

Instasize_1215120447.jpg圖3. 單腳動作範例 - 後腳抬高蹲

Instasize_1215120822.jpg

 

圖4. 雙腳動作範例 - 六角槓硬舉

  過去關於選手的訓練裡經常會聽到選手抱怨下背部疼痛,尤其進行背蹲舉(Back Squat)、前蹲舉(Front Sqaut)或硬舉(Deadlift)等下肢訓練動作後更有加劇的情況,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專項練習時已使用大量的背部肌群,進行重量訓練又剛好使用這些下背肌肉容易高度參與的動作所導致。根據實務場上的經驗,採用啞鈴或六腳槓的分腿蹲變化式是較合適的選擇,可同時避免下背部疼痛並不讓訓練刺激變少

bbell-front-squat-b-female

 

 

圖5. 前蹲舉

  此外,促進肌肉肥大的關鍵往往在於訓練後賀爾蒙所產生的反應,為了產生高量的合成性荷爾蒙,使用多關節的下肢動作搭配高負荷中高訓練量是常見的方法,但在2012年的研究指出,「背蹲舉」(雙腳)和「後腳抬高蹲」(單腳)可以引發類似的睪固酮反應,而且負荷皆是各動作的10RM(Jones et al. 2012),似乎顯示舉起的絕對重量不見得是關鍵身體因姿勢而遭遇到實質壓力才。基於上述理由,將後腳抬高蹲做為下肢的主要訓練之一是一件必要的事

  最後,為了不遺漏雙側訓練的優點,可以選擇對背部較為友善的六角槓硬舉作為主要的雙側動作,該動作的質心位置較接近人體中心,也能利用高負荷的方式對核心肌群有高強度的刺激

 

 

更多專業訊息都在我們的粉絲頁「ATP Space」(也可以直接點選圖片喔!)

 

13706365_10206108077293559_1503771365_n

參考文獻

Fisher, J., & Wallin, M. (2014). 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Lower-body Resistance and Plyometric Training for Change of Direction Speed. J Athl Enhancement 3, 6, 2.

Jones, M. T., Ambegaonkar, J. P., Nindl, B. C., Smith, J. A., & Headley, S. A. (2012). Effects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lower-body heavy resistance exercise on muscle activity and testosterone response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6(4), 1094-1100.

Ramírez-Campillo, R., Burgos, C. H., Henríquez-Olguín, C., Andrade, D. C., Martínez, C., Álvarez, C., ... & Izquierdo, M. (2015). Effect of unilateral, bilateral, and combined plyometric training on explosive and endurance performance of young soccer player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9(5), 1317-13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