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是常用的補血藥,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乾燥根。主產於甘肅岷縣、武都、漳縣、成縣、文縣等地以及雲南,四川、湖北、陝西亦產。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香氣濃郁特異,味甘辛溫、微苦,入肝、心、脾經。既能補血又能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既可通經又能活絡,有「血中氣葯」之稱,為血中之要葯,有「婦科調經之要葯」之美稱,為婦科的良藥。當歸性辛溫並能散寒,凡血虛血瘀有寒之證最為適宜。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淤血作痛、跌打損傷、痹痛麻木、瘡癰、血虛腸燥便秘等,外、傷科消腫療傷常用。

然當歸部位不同,其功效有別。當歸身長於補血,當歸尾長於破血,全當歸和血。需活血散瘀的用當歸尾,宜酒炒;需補血的用當歸身,一般宜生用;和血用全當歸。每用6-12克,煎服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表明,當歸主要含揮髮油(正丁烯酜內酯、蒿本內酯)和阿魏酸、丁二酸、煙酸、尿嘧啶、腺嘧啶、當歸多糖及10餘種氨基酸等化學成分,具有解痙、抗凝血、增加心肌供血、降壓、興奮或抑制子宮平滑肌、抗炎保肝等藥理作用。

1.解痙、擴張外周血管作用

當歸中所含藁本內酯為揮髮油的主要成分,約佔揮髮油含量的45%,抑制平滑肌痙攣,有抗膽鹼和擴張外周血管的作用。

2.抗凝血作用

當歸中的阿魏酸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抑制血栓的形成。

3.改善循環、降壓

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環血流量,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動物實驗有降壓作用。

4.調節子宮平滑肌功能活動

興奮子宮及抑制子宮,具雙向調節作用。其抑製成分主要為高沸點揮髮油,興奮成分為水或醇溶性非揮發性物質。小鼠喂飼當歸後,子宮組織內DNA含量顯著增加,子宮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增加。並對子宮有直接抑制作用,抑制子宮收縮,使其呈鬆弛狀態。

5. 促進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的生成

當歸中的當歸多糖可增加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有核細胞的數量,當外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受抑制時,當歸升細胞的作用尤為明顯。

6.改善肺通氣、提高機體防禦能力。

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擴張肺動脈,使急性缺氧性肺動脈高壓降低,從而保護肺臟,機體氧合度增加進而提高機體防禦功能。

7. 抗炎保肝

對急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組織水腫、慢性損失有顯著抑制作用,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保護肝細胞ATP酶、G-6-PD酶、5-核苷酸酶的活性,保護肝臟和恢復肝臟功能。

以上藥理研究證實了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平常人們喜歡用藥材食補,當歸也是不錯的選擇。當歸配黃芪、党參用於煲湯食補,取其性溫補血、黃芪微溫補氣、党參甘補而平、生津養血之性能,為補氣血之佳品。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當歸頭和尾為活血,當歸身為補血,其實現在用藥大家都一樣,不再把藥物分的那麼嚴謹了,統一都為當歸片。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農地圈微信公號:quandier,三十萬新農人聚集的活躍社群


當歸在入葯時,部位不同,功效有別。根上端稱歸頭,當歸頭功擅止血;主根中段的粗壯部分稱歸身,當歸身功擅補血;支根下端細小的分支稱歸尾,當歸尾功擅活血祛瘀;頭、身、尾全體稱全當歸,全當歸既能補血又能活血。當歸素有"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之說。因此在用藥時,一定要根據證候,選擇不同的用藥部位。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止痛、潤腸的功效,多用於血虛諸證,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痛經,以及虛寒腹痛、瘀血作痛、跌打損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