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已進入倒計時,各黨派正在緊鑼密鼓的舉行競選活動,爲了吸引選民,各位候選人更是紛紛投身網絡,各顯神通。加內什·巴拉奧是一名漫畫家,他受僱於印度總理莫迪,參與一場前所未有的網絡競選活動,主要任務就是尋找有趣的方式來歌頌莫迪,諷刺反對派領導人拉胡爾·甘地。

這位29歲的前藝術老師說:“各政黨正在意識到漫畫的重要性,因爲它們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他狂熱地描繪了一幅頌揚莫迪政府的漫畫,稱讚莫迪政府最近下令對巴基斯坦發動空襲。

巴拉奧在西部城市浦那的工作室裏表示,出自他手的漫畫在印度人民黨運營的推特、臉譜上被分享了數百萬次。他說:“一幅漫畫在一分鐘內相當於傳達了一篇500- 1000字的文章的信息。”

每天,巴拉奧都會閱讀當地報紙、收看電視新聞,並查看他的WhatsApp消息,爲可能引起印度人民黨支持者共鳴的形象或問題尋找思路。

和印度人民黨一樣,反對派領導人甘地的國大黨和其他競爭對手也僱傭了漫畫家、視頻編輯和記者隊伍,都在爲這場社交媒體戰爭創造在線內容。

社交媒體讓政黨更容易向更多選民傳遞他們的信息。如今,印度民衆希望政治能更有活力。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年齡在35歲以下,大多數人沒有時間或耐心參加政治集會,或費力閱讀冗長的政黨宣言。現在的觀衆更傾向於觀看短視頻、卡通等。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其13億人口中的大多數都屬於低收入羣體。此外,在比印度更成熟的民主國家努力應對社交媒體影響之際,人們也擔心選民容易受到網上傳播的虛假信息的影響。

由於三分之二以上的印度人生活在農村地區,各政黨正試圖通過地區語言擴大其社交媒體的覆蓋範圍,以超越印地語和英語更普遍的城市地區。

當莫迪領導的人民黨在2014年贏得壓倒性勝利時,社交媒體還沒有像今天那樣普及,那時候數據套餐價格昂貴,而昂貴的智能手機讓更是讓人望而卻步。

如今,印度有4億多智能手機用戶,消費者每月只需3美元就能使用近50G的流量。這一切都有助於解釋爲什麼臉譜、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會成爲如此激烈的政治戰場。

據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頂級媒體和營銷公司稱,2014年,各黨派在數字廣告上的支出不到50萬美元,但這一次可能接近2600萬美元。

印度選舉委員會要求候選人報告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支出,並要求他們發佈廣告必須獲得批准,但這些規定都可以通過使用代理公司繞過。

該委員會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禁止在任何地區投票前48小時進行政治競選的行爲準則也將適用於網絡競選。但這項新規定不太可能阻止數千名黨務工作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傳播信息。

德里出版物MediaNama的編輯、數字維權人士尼克爾?帕瓦表示,禁止舉行競選活動已經沒有任何效果,因爲委員會無法控制網上發佈的內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