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壺的沿革與發展:林松本老師的台灣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台灣的土壤除孕育萬物滋養了台灣人,更因土質獨特,富含鐵質及可塑性,無須添加改良劑,便相當適合作為陶壺的原料。但曖曖內含光的台灣土,卻從未被台灣藝術家慧眼青睞,直到遇見了林松本老師~~~

    林松本老師為台灣鶯歌製陶世家子弟,家學淵源,面對台灣陶藝的興盛與沒落,憑藉著對陶藝的熱愛,常自我勉勵:「放棄只要一句話,堅持卻要一輩子!」持續努力至今,更順應台灣土的特色,採用繁複的手捏創作,不上釉來展現陶的本質,以跳脫一般對茶壺的概念,創造出栩栩如生,超擬真的台灣壺。觀察松本老師的作品,無不匠心獨運,以陶壺化成竹或木,變成水果或枝枒,甚至陽剛的金屬鐵器,都能在松本老師巧手上自然呈現。

    松本老師的堅持其實是奠基於對台灣的深刻感情,同時展現對台灣自然環境的體悟,並堅定執著地為台灣這片土地創造價值,留下意義。因此,用台灣土手捏仿真技法創造出來而成的壺才是獨一無二的「台灣壺」。期待台灣壺在世界陶藝舞台上再創新天地,再度打響台灣製造的國際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