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雷達研發工程師,我來回答!雷達作為一種特殊的軍事裝備,自從誕生之日起,就在戰爭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了戰場的「千里眼」,使得人類交戰進入了可以超視距的時代!

在分析上面兩個問題之前,還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雷達的基本運作原理!小時候大家都在課本上學過蝙蝠的飛行,它是通過發音器官發出一種特殊的超聲波,這種看不見的超聲波一旦遇到障礙物,就會立刻發生反射,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就會被蝙蝠的耳朵接收,蝙蝠就知道了前面有障礙物,飛行時候會及時規避,所以蝙蝠不斷的發射超聲波,就可以不斷的知道飛行路線的情況,

現實中雷達的運作方式也是大致如此,首先整個雷達系統由主要有發射部分、接收部分和處理器組成。發射部分發射出雷達電磁波,在空中如果遇到障礙物也會發生反射,反射的電磁回波,同樣也會被雷達的接收機接收,然後處理器進行處理,得到目標的距離、飛行方向和速度等信息,這樣也就完成了基本的雷達探測!

為何戰鬥機有雷達還需要預警機?

但是雷達也有探測距離的遠近、探測精度或者探測目標數量多少等性能指標的區別,這些區別主要由雷達的發射功率、波段以及先進複雜程度等決定。可以最簡單的理解為同樣波段的雷達,在一定的功率範圍內,雷達的功率越大,探測距離就越遠!戰鬥機由於體型較小,攜帶的油料有限,功率提供有限,也只能攜帶體積不大的雷達,直接就導致了戰鬥機的探測距離有限。

所以就是因為體積和功率供應等方面的限制,導致了戰鬥機的雷達探測距離不遠、精度較低、探測角度有限和可探測目標不多等缺點。

但是預警機的機型龐大,一般和普通的民航客機相當,空間大,載重量也大,能夠攜帶更多的雷達設備和功率設備等。最簡單的就可以增加雷達的天線數量和提高發射功率,這兩者的提高都能提高雷達最基本的指標,也就是探測距離。同時預警機可以攜帶更為複雜先進的雷達系統設備,不光是探測距離獲得了提高,精度和探測目標數量等指標都獲得了提升。

而現代戰爭誰先發現誰,誰就搶佔了先機,就可以首先發起攻擊,獲勝的概率就大!由於機載雷達的性能有限,所以就非常需要空中預警機的幫助,這樣可以提前發現對方的空中目標,提前預警或者指揮戰鬥機前往打擊,提高取勝的概率。

為什麼說航母沒有預警機就沒有戰鬥力

前面說了,雷達是現在戰場上的千里眼,誰先發現目標,誰就有優勢!而航母如果只是依靠自身的探測能力,就算把功率在怎麼提高,由於受到地球曲率的影響,航母的艦載雷達的探測距離有限!

所謂站得高看得遠,空中的預警機就避免了雷達的探測盲區!提高了探測範圍,還具備前面所說的預警機擁有的其它探測優勢,也就是探測距離遠、精度高和可探測目標數量多等特點,這樣就無形中把航母的保護圈擴大了幾百公里!下圖就是美國E2C艦載空中預警機:

這樣使得對方不論是海上來襲目標還是空中來襲目標,空中的預警機也都可以提前發現,然後指揮艦載戰鬥機前往進行第一波攔截。如果沒有全部攔截,艦載空中預警機還可以指揮戰術型軍艦,比如導彈驅逐艦再次對來襲目標展開攔截。

可以說航母戰鬥群如果沒有空中預警機的預警保護,那麼在海上的看不遠,幾乎相當於瞎子,當有目標來襲的時候,不能及時發現,等到目標接近航母的時候才能發現,這個時候已經晚了,現在攻擊航母的武器很多都進行超音速飛行,瞬間都到了航母跟前。

不光是防禦,航母發起進攻的時候,也需要空中預警機雷達的幫助,同時空中預警機同時還具有指揮的能力,不只是指揮艦載戰鬥機,還可以指揮航母的配套艦隻對目標發起攻擊。預警加上指揮,能夠儘可能的發揮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

所以航母戰鬥群必須要有艦載空中預警機的輔助,否則航母的進攻和防禦能力都非常有限!


在空空導彈廣泛應用以後,實際上在沒有預警機的情況下,是很難有效組織和協調大機群的空中作戰的。

預警機主要有兩個職責:

1,戰場監視。

戰場監視方面,由於戰鬥機在空戰中需要進行複雜的戰術機動,而機載雷達要持續跟蹤攻擊目標,所以一旦進入戰鬥,在沒有數據鏈的支持下戰鬥機飛行員會失去對整個戰場的態勢感知能力,非常容易被偷襲。

在機炮空戰的時代,這個問題還可以依靠編隊戰術解決,但是在導彈空戰的時代,由於戰場更大,就只能靠數據鏈和完善的預警系統來解決。而預警機代表的就是「集中式預警系統」。

在空戰中,預警機將通過數據鏈持續地將戰區的空情信息分發給戰鬥機飛行員,讓他們在激烈的空戰中也能獲取敵方機群的位置等情報。

2,戰場指揮。

在預警機出現之前,空中指揮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飛行員的精力有限,大機群的編組,指揮靠的都是以雙機編隊為單位互為長/僚的結構進行編組。

在這種編組中,隨著編隊規模的增加,指揮通信浪費的時間非常多,而且無法建立起有效的情報共享,比如說左下角的僚機發現空情要彙報給編隊長機,就非常麻煩。

預警機出現之後,扁平化的指揮架構的應用才成為現實,這種架構擁有高得多的通信效率。從軍事的角度講,儘可能多的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人是致勝之道,但是呢,隨著兵力規模的增加,指揮系統的負荷會越來越高。如果指揮系統無法勝任指揮工作,那麼大規模的作戰集群還不如化整為零。


相比於預警機,戰鬥機上的雷達就是個近視眼。如今的戰鬥機,雷達最大探測距離能有200公里就不錯了。以前俄羅斯推銷蘇30,說它的雷達探測距離達到400公里,讓人非常羨慕。誰知道買回來一看,我X,能看400公里不假,卻是「老眼昏花」,分辨不出它看到的究竟是啥玩意。等看清楚目標了,雙方的距離已經是200公里以內了。而它的有效攻擊距離也就80公里左右,所謂能看400公里完全是吹牛。

而預警機就不一樣了。預警機雷達直徑大,站得高,看得遠。例如咱們的空警2000和空警500,它們對大型轟炸機的有效探測距離達到1000公里,對於戰鬥機,有效探測距離達到600公里左右,對於巡航導彈、無人機這類低小慢目標,有效探測距離也能達到300公里左右。另外,由於它們使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像美國的E2、E3系列那樣使用的是機械掃描雷達,所以它能時時刻刻無死角的盯著目標。而E2、E3是機械掃描雷達,天線是旋轉的,6秒鐘轉一圈,這樣一來它們就不能夠對目標實行時時刻刻無死角的跟蹤了。另外,空警500還有衛星數據通信天線,可以跟太空中的衛星聯網,實現更大範圍的探測和追蹤。

預警機除了能夠探測、跟蹤敵方目標,為戰鬥機提供預警支持之外,還充當著空中指揮所的職責。它可以將探測到的目標信息通過數據鏈發送到戰鬥機上,戰鬥機就可以不開雷達,實現無線電靜默,超低空突防,有效的減少被敵方探測發現的幾率。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假如發生空戰,一方有預警機,另一方沒有。那有預警機的一方,在你飛機剛升空,人家就探測到了,然後從容不迫的將目標發送到己方戰鬥機上,調派戰機對你方戰機進行獵殺。而你呢,卻需要開著戰機雷達,在空中拚命的搜索。而且受飛機機頭影響,戰鬥機機載雷達一般只能做±30度擺動,存在著很大的探測盲區。這就好比咱們的腦袋一樣,由於脖子不能夠360度旋轉,所以咱們看東西是存在很大的盲區的。那時候,人家都擺好獵殺你的陣勢,就等你往裡鑽了,你卻還是一頭霧水,什麼都不知道,到最後連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清楚,多可怕啊!更要命的是,現在的預警機不但能執行預警探測、空中指揮的任務,還能執行對導彈的中繼制導任務。它只要將敵方目標的信息發送給己方戰機,只要敵方目標進入己方導彈射程之內,就可以發射導彈了。至於這導彈怎樣擊中目標,則全交由預警機負責。

正是由於預警機有這麼大的作用,所以它才被稱為力量的倍增器。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中,以色列戰機在預警機的支持下,擊落了敘利亞和黎巴嫩空軍83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傷,震驚世界。

當然啦,一般來說陸基預警機都是由大中型客機、運輸機改造而來的。因為這些飛機個頭大,航程遠,滯空時間長,能裝大型的雷達天線和大量的電子設備系統,乘員坐著也比較舒適。但航母上的艦載預警機就小得多了。受航母的機庫、飛行甲板和起降方式的限制,艦載預警機就比較小了。而且目前在役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就只有美國的E2系列,其最新改進型是E2D。受機體限制,它的探測距離就比陸基預警機小得多了。例如說對大型轟炸機的有效探測距離在700公里左右,對戰鬥機的有效探測距離在400公里左右,對巡航導彈、無人機等低小慢目標的有效探測距離則在200公里左右。據說我國也在研製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但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目前我們的艦載預警機由直18預警直升機充當。預警直升機就比固定翼預警機遜色多了。時速也就200多公里,飛行高度也就七八千米。而且由於機體過小,裝備的雷達探測距離也不遠,而且由於沒辦法塞進更多的電子設備,所以預警直升機探測到信息後並不能直接傳到戰鬥機,而是要選傳回航母指揮中心,然後再由指揮中心發送給己方戰鬥機。這種預警機純屬聊勝於無。俄羅斯、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印度、日本的艦載預警機也是由直升機改裝而來。法國的艦載預警機是從美國購買的E2C,每架要2.5億美元。


戰鬥機的機載雷達的確很有用,但是也有局限性。

其中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機載雷達是有範圍的,大概是機頭正前方的±35度左右。

就是這幅圖上面的,雖然這幅圖不是在說明機載雷達探測角度的問題,但是可以就這個圖來理解一下。

所以,預警機的作用就非常大了,預警機可以實現360度周轉無死角的雷達探測角度。

並通過這樣的角度和探測距離,可以探測敵機,敵我識別,將敵機的位置通過數據鏈發送給己方的飛機並引導進行攻擊等眾多作用。

打個比方的話,預警機就是戰鬥機編隊的眼睛,但作用不僅與此。

所以戰鬥機最好是有預警機支持,在空戰中這對己方戰機來說簡直是難以想像的buff加持。

航母沒有預警機就沒有戰鬥能力,這句話不準確,但是可以說沒有預警機的航母,戰鬥力會大打折扣。

上圖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航母艦隊需要預警機。

受地球曲率的影響,艦載雷達對於掠海目標的探測距離大概只有,40到50km,那麼如果有大批超音速飛機緊貼海平面攜帶JSM,JDAM等大當量武器接近航母艦隊 很容易來不及反應,導致後果。

所以預警機對於航母艦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沒有艦載預警機的航母,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盡量不要脫離岸基預警機的支持。

否則,馬島戰爭,就是下場。


預警機不同於戰鬥機,作為專司預警的平台,在作用範圍和距離上,與戰鬥機雷達不是一個概念,範圍更廣,距離更遠。戰鬥機雷達開機,易被發現和干擾,生存力大受影響,有了預警機則不同,可以以數據鏈分配給多架戰鬥機,收到空情信息以後,可以直接迅速地抵達作戰空載,展開制空作戰。航母一樣,如果沒有預警機,僅靠艦載戰鬥機雷達,即在作戰效率上大受影響,朝哪個方向出動,在哪個空域作戰,就會表現較大的盲動性,當然要比使用預警機的一方不佔主動。致人而不致於人,誰先發現,正會贏得作戰主動權,直接關係到作戰的成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一句俗語,用在預警機身上,特別合適。

空中帥府

穩坐中軍大帳,便把令行,特別是大型飛機平台,以其攜載的大功率雷達,發現距離遠,看得清,加之航程遠,飛行性能高的優勢,受到大國空軍青睞,因稱「空中帥府」,擔任的正是空中司令部的角色。戰後預警機甫一出世,即以多代多型,成為取得制空優勢的重要利器,競相發展,美國E-3,蘇俄A-50,正是其中的嬌嬌者。於航母,美國則一騎絕塵,一款E-2經過了幾十年一再升級改造,近年發展出E-2D此一型號,性能先進出色,成為艦載預警機的霸主,其他航母國家大多數以艦載預警直升機來代替,但存在作戰半徑小,雷達小性能有限,作戰即受到很大平台制約。

未來發展

固定翼預警機雖好,但自身生存能力弱爆了,於是世間開啟一種全新的作戰樣式,以打掉對方眼睛——預警機為制空手段之一。以性能和數量優勢,突破對方空中防禦,將其預警機直接幹掉,就是軍語所說的硬摧毀,也給預警機平台發展帶來極大危脅。因此,預警機平台發展,再次成為大國空軍擺在面前的迫切現實。擁有空戰體系優勢的一方,藉助多種手段充當或部分代替預警機責任,比如偵察衛星,系留飛艇,以及地面遠程雷達等,近年來又有大型隱身無人機,亦能部分代替有人大型預警機。無論怎麼考慮,預警平台都將作為空中作戰重要的一個環節, 須臾不可缺少。


預警機被稱為空戰倍增器,倍增效果有多強呢?根據美國的判斷是能夠增強30倍,這個數據不知道是否太誇張,但是在二戰後的所有空戰,有預警機一方對上無預警機一方都是碾壓之後再碾壓。我們都說激光武器將改變未來空戰的規則,其實預警機也是改變空戰規則的利器!

舉個形象的例子,不知道有多少人玩過《紅警2》,預警機就像這款遊戲力的雷達,當雷達造好就能窺探全圖,沒有雷達只能窺探周圍很小的一塊區域,雙方的信心完全不對稱。預警機也是雷達,道理也都是一樣的,有預警機的一方可以直接窺探半徑450公里空域的一切,甚至在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的戰機剛起飛便遭到預警機的監視,然後就被其引導而來的戰機直接擊落!

因此預警機可不是空戰輔助飛機,他是整個空戰的大腦中樞。你可以理解為空中指揮官,預警機的強悍得益於他的雷達比戰鬥機自帶的雷達強悍得多得多,戰鬥機的雷達罩內能夠裝一個直徑1米的雷達就相當強悍了,而且雷達還有死角,只有看前方±65度的一個錐形範圍,探測距離也很有限。而預警機的雷達進行全向360度掃描,能夠對大型轟炸機等探測距離達到650公里半徑,即使是小型戰鬥機也能在450公里範圍發現,有了它,戰場情況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然後預警機就可以為己方戰機提供信息支持,有了它的指揮,就可以從容調度空中戰機進行偷襲,甚至讓局部形成以多打少。

在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能夠獲得如此驕人的戰績,不得不說預警機是功不可沒,再加上先進的電子戰機的輔助,以色列的戰機起飛就像組建了一張天網系統,窺探著整個中東的空域,相反阿拉伯戰機在電子戰機的干擾下全部變成了瞎子,這就像以色列擁有千里眼、順風耳,而且還是一個30歲的壯年男子,去打已經變成瞎子的阿拉伯80歲老人,這讓阿拉伯國家很難受,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美國的多次局部戰爭中證明,預警機根本無法被取代!

目前世界上預警機比較牛的幾個國家,也就是美、俄、以色列和瑞典,這些年中國成為後期之秀追趕了上來。咱們中國的電子技術比較厲害,而且有著絕對的後發優勢,因此咱們的空警2000也能算是世界上非常優秀的預警機;不過我們有個問題是大飛機技術不成熟,所以我們國家之前只能用俄羅斯的伊爾76作為預警機的平台,空警2000的數量很有限。後來不得不用中等的運輸機進行研發,比如我們的空警200和空警500(運8和運9為平台),特別是空警500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預警機隊伍的頂樑柱。目前我國有了運20,有了C919,還在研發C929,不知道未來的預警機會是以運輸機為平台還是客機為平台了!

而對於航母來說,預警機就更重要了。航母的任務是遠洋作戰,是脫離大陸構架支持的作戰,在沒有預警機支持的情況下,只能派出艦載機進行巡邏警戒,這樣的警戒會漏洞百出,一旦被敵方找出了巡邏的規律,很可能被敵方利用然後突襲,即使這樣航母的警戒範圍最大只能有400~600公里,而目前遠距離的反艦導彈已經可以在這個邊緣位置發射導彈然後離開了!

但是美國的航母就配置了6架E-2D鷹眼預警機,同時可以起飛兩架,這種預警機對大型目標的探測範圍可以達到650公里,戰鬥機目標在400公里左右,他可以飛離開航母1000公里外進行警戒巡邏,航母的外圍警戒範圍達到了1650公里,而且是大範圍偵測,不管是為航母警戒,還是指揮艦載機作戰都是遊刃有餘的,讓航母的作戰能力提升30倍還真不是吹出來的!


謝邀。戰鬥機的雷達主要是裝在機頭,用於搜索前向的一個扇面,對於側面和後方目標就無法探測了。而且戰鬥機受到自身尺寸和重量的限制,機頭空間有限,雷達尺寸和重量都受到很嚴格的限制,這也就大大影響到探測距離。至於媒體報道的俄羅斯一些戰鬥機裝有後視雷達,就更是聊勝於無的東西。此外,戰鬥機座艙很狹窄,根本無法搭載空中指揮系統。因此,單靠戰鬥機,是無法對空情做到有效掌握的,也難以指揮空中編隊作戰。預警機則不同,其機體平台都是客機或運輸機,載重能力強,空間大,能裝尺寸和重量大的雷達,通信和指揮系統,電子偵察系統等,所以其探測能力遠強於戰鬥機,圓盤狀的大尺寸雷達天線不僅能夠實現360度全向探測,而且對戰鬥機目標的探測距離可以達到戰鬥機雷達的2倍。即便是「平衡木」這樣的,也能對兩側200多度的扇面進行探測,探測距離也比戰鬥機雷達遠得多。而且預警機內普遍裝有多個戰術顯控台,即使是機體尺寸小的E-2C/D也有2個戰術顯控台,能夠對空中多架戰機進行指揮。因此,預警機能夠提供遠程預警、空中指揮,是空中作戰的「倍增器」。航母如果沒有預警機,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感知能力會顯著下降,對大範圍的空情和海情無從掌握。艦載雷達是對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敵方戰機只有幾十公里的探測能力,那麼面對敵方空中攻擊基本是無法提供早期預警,只能被動挨打。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二戰末期美國面對日本「神風」攻擊就深感缺乏低空預警導致的被動和戰損較大,所以才會採取雷達哨艦驅前部署的做法,並且開始研製預警機。雷達哨艦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早期預警能力問題,但是缺陷也很大。因為雷達哨艦本身探測能力並不強,只是通過前置部署來增加航母編隊的預警範圍。而一旦雷達哨艦被敵方打掉,航母編隊的預警能力又會出現缺口。在二戰中,充當雷達哨艦是很危險的任務,美軍有很多艘驅逐艦都是充當雷達哨艦而被日軍擊沉擊傷的,著名的「拉菲」號驅逐艦在作為雷達哨艦時,遭到日軍「神風」自殺機多輪攻擊,傷痕纍纍,但很幸運沒有被擊沉。而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英軍也因為缺乏預警機,讓42型驅逐艦承擔雷達哨艦任務,結果「謝菲爾德」號就被擊沉了。如果沒有預警機,航母始終處於不明敵情的惶惶不安狀態,兵力難以調配。無論是防禦還是攻擊,都無法進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預警機決定著航母編隊的攻防範圍,而不是艦載機的作戰半徑。沒有預警機,艦載戰機的作戰半徑再大,也無法充分發揮。(S)


首先說預警機的問題,在咱們國內將帶有大型雷達系統的戰機叫做預警機,其實在這個說法就有點籠統了。

狹義上講的預警機其實只是E-2這類的早期預警機(Air Early Warning,AEW)。

這種預警機只有雷達功能,可以長時間飛行並發現遠方的空中目標。

而對於E-3這類的飛機其實就不僅僅是單純的預警機了。

E-3 叫做AWACS,英文縮寫展開之後就是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空中警戒和飛行管制系統)。簡單的說,就是將陸地上的一個帶有雷達系統的空軍指揮中心直接搬到了天空之中。這樣說就有點不明覺厲了吧?

當然了繼續擴充的機型還有E-4,這是一架NEACP,繼續展開National Emergency Airborne Command Post(國家應急空中指揮所)。這是一架和衛星、通訊電台、調度系統完全鏈接的大型電子化戰機。一架E-4足以取代美軍現在的核心指揮系統。當然了,這架飛機也是飛行小時成本最高的飛機,飛起來比B-2都貴。好處就是在高空中的一個快速移動的指揮中心是敵方很難摧毀的。

再再有就是E-8。

這是JSTARS,展開後為Joint Surveillance Target Attack Radar System(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是對整個戰場尤其是地面和海面目標進行監控的一型電子站飛機。

讀到這裡,大家應該解決了一個問題——帶E開頭的「預警機」其實很廣義。有太多的功能了。

如果說狹義的預警機,那麼咱們就說E-2吧。這是美國海軍的一型號輕型預警機。

是美國海軍航空兵空中預警的重要一環。

為什麼戰機上有雷達,還要用預警機?是不是脫褲子放屁?

自然不是,原因有三點:

第一,雷達的可視距離和解析度是由雷達「孔徑」來決定的,在同等功率下,「孔徑」越大的雷達探測距離越遠。E-2c上的雷達天線直徑達到了7.32米。這個尺寸往往是普通戰鬥機機鼻內的雷達難以達到的。

第二,雷達的方向性。

大部分戰鬥機的雷達都只安裝在機鼻內部,由於能夠轉動(掃描)的角度問題很難做到360度全方位掃描。這就導致戰鬥機雷達是有盲區的。這個盲區就可以依靠預警機上面360度掃描的雷達進行補充。

第三,功率。

戰機上的系統不可能給雷達供應大量電力,還有更多的子系統需要電力維持。而相反的是預警機的系統相對簡單一些,是一套以雷達系統為核心的綜合系統。那麼對雷達的供電就有了更優先的考慮。因此,在預警機上的雷達功率都遠遠的大於戰鬥機。

所以,看的方向全、孔徑更大、功率更大的預警機雷達可以說是空中最好的雷達,戰鬥機的小雷達就別硬著頭皮去比了。

同時對於航母來說,預警機可以在更大範圍內對航母艦載機進行調度,同時監控更大的作戰區域。


兔哥回答;預警機可是一個重要的機型,這麼說吧,現在的體系作戰環境下,沒有預警機你就矮人一頭。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個圓球狀的,這就使地球有了一個曲率,地面雷達功能在強大,但也看不遠,就是受地球曲率的影響。除了受曲率影響看不遠,也會受地形的影響,山地、盆地等等。還會受到地面雜波的干擾,看不清楚。早期正是根據地面警戒雷達的這個缺點,戰鬥機研究出了超低空突防戰術,巡航導彈也是利用這個戰術攻擊目標。而直升機更是可以利用地形的遮擋和雷達藏貓貓。預警機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能夠居高臨下,克服了地球的曲率影響,而且也克服了地形、地面雜波的干擾,這樣預警機就能夠看很遠的地方,使探測距離遠大於地面雷達,下面就按照題目說說預警機的作用。

(一)預警機和戰鬥機的關係;戰鬥機的確都有機載雷達,而且是越來越先進,探測距離和精度也越來越好,但無論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多厲害,受戰鬥機體積的限制不可能安裝大直徑的雷達天線,而雷達天線的直徑和探測距離有直接的關係。加上現代飛機的速度越來越快,就要求戰鬥機能夠更遠的發現目標,這是戰鬥機做不到的。如果有預警機的協助,預警機把探測到的目標信息通過數據鏈傳輸給戰鬥機,那麼戰鬥機就有了充分的準備,作戰中就能佔得先機,這是第一點。

(二)目前戰鬥機上都有探測雷達的告警器,如果戰鬥機開啟雷達就會被探測到,而且雷達告警器都具備發現、定位發射雷達探測信號的戰鬥機的位置、速度、航向等數據的能力,這就等於在視距外誰先開啟雷達,誰就先暴露目標,空戰中這是很不利的。如果有了預警機,戰鬥機就不需要開啟雷達探測,保持靜默,接收預警機的指揮,將戰鬥機悄悄引導到敵機的後方有利位置,這樣戰鬥機就可以開啟雷達開火了。特別是隱身戰鬥機,如果過早開啟雷達也就失去了隱身機的性能,使優勢受到限制。預警機也可以和戰鬥機配合,由戰鬥機攜帶對地、海目標打擊的中遠程導彈,戰鬥機的雷達探測距離有限,只管發射,後面的事交給預警機來完成,而戰鬥機則負責保衛預警機,共同作戰。

(三)除了引導戰鬥機幹活,預警機也負責空中防禦,利用機載大直徑雷達探測距離遠的長處,對一定的空域進行戰時預警。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馬島戰爭中,英國由於沒有預警機,遭到重創,原因就是沒能發現阿根廷的戰鬥機來襲。同樣是這一年,以色列空軍在一架E-2C預警機的指揮下,大戰貝拉谷地,以無一架飛機損失的巨大優勢摧毀敘利亞的19個防空導彈連。並在隨後進行的空戰中,大顯身手,擊落敘利亞80多架戰鬥機。美軍也是預警機的首個用戶,歷次戰爭更是離不開預警機的作用。可以說,預警機是戰鬥機作戰力量的倍增器,能夠讓戰鬥機以少勝多,等於是裝備了更多的戰鬥機,作用重大。

(四)預警機對航空母艦的作用;航母行駛於茫茫大海上,沒有陸地預警雷達的協助,而且也是受地球曲率的影響。和陸地不同,陸地可以把雷達安裝到山上,降低地球曲率的影響,航母沒這個條件。航母都是真金白銀製造的高技術兵器,沒有一個強大的預警能力就等於是一個近視眼,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因此,預警機是航母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沒有預警機航母離不開家門口,這樣說並不過分。預警機也是航母防禦的中心地位,航母編隊通常是以航母為中心,但真正的防禦是建立在以預警機為主導的體系上的。以美國航母為例,預警機前出400公里左右,能為航母編隊提供上千公里範圍的空中情況,能夠追蹤數百個目標信息,並對有危險的目標進行有效的掌控分類。航母編隊都需要搭載4~5架左右的預警機,能夠全天時提供空中預警,並引導數十架戰鬥機進行空戰。

正是由於預警機強大的功能,使戰場變的透明,預警機是體系作戰中心領頭雁位置,是空中的預警雷達,也是空中的作戰指揮中心,更是空戰中的情報員。預警機同時也是空中的交警,能夠有序指揮戰鬥機的航行路線。目前,擁有預警機的國家越來越多,而能夠研製預警機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一些軍工強國手裡。隨著戰場立體化的發展,預警機的作用涵蓋陸海空整個戰場,作用也已經從預警指揮拓展到了對武器彈藥的攻擊引導,戰場監視,空中協調等等方面,成為戰場上重要的信息支撐點。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發表個自看法,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路。


因為戰鬥機雷達方位和俯仰上的掃描範圍都不大。相控陣搞120度的掃描範圍已經是極限了,範圍再大信號就會失真了。而預警機雷達的掃描範圍要寬鬆很多,很多能360度搜索。所以這方面戰鬥機必然需要預警機給自己指示目標。

而航空母艦沒有預警機就意味著放棄了低空防禦,由於預警機飛得高,可以看得遠。海面雜波又不如陸地那麼強,因此預警機可以較容易地從海面分辨出正在掠海的導彈,大大提高防空的效能和可靠性。反之,就很容易被敵方鑽空子。英阿馬島之戰許多英軍驅逐艦、護衛艦就因為對低空來襲的阿根廷飛機完全做不到早期發現,結果被阿軍炸沉。

所以才有這麼一句話:沒有預警機,就沒有航空母艦的生存二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