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宅男何其多,不用我講,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心理,還不是因為孤獨。

可以說《非誠勿擾》的問世,滿足了一大票宅男的內心需求

1.美女如雲,大家都知道《非誠勿擾》這款相親節目,每每開場,台上都會有各路美女坐鎮,幹嘛呢!來一男人,讓美女選。

美女選中誰,那個男人有資格選不選美女,這樣的好事兒,哪一個男人不心動。

即便沒有臨場,在電視上看一看,也是能夠望梅止渴的。

2.單身久了看電視都覺得像戀愛,有的人追求高沒有女朋友,有的人經濟條件不好、長得也不好沒有女朋友,總之是什麼樣的男人都有,當這些人孤獨寂寞的時候,一定會找個溫暖的角落躲起來。

很顯然《非誠勿擾》成了這一部分人的寄託,他們愛看,不完全是因為喜歡看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是將自己想像成男嘉賓,覺得是自己最終抱得了美人歸,絕大部分人在看的時候,都會這麼想。

3.太現實,長得不好看的男人不管有錢沒錢,上了《非常勿擾》基本都被淘汰了,長得好看又沒錢的男人可以多待一會兒,長得好看又有錢的男人,基本可以成功,這個節目無時不刻在向大家訴說現實,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還是一個看腰包的社會。

因為現實與在宅男身上發生的種種無限重合,也就導致了這款節目成為爆款的原因,這叫什麼,叫接地氣,很好的刺中了廣大宅男的痛點。

不過,我還是覺得《非誠勿擾》不靠譜,大家找女朋友,還是到現實中找比較好一些。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要是大家有其他意見,可以和我一起交流探討。


非誠勿擾這個節目還真的蠻有意思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覺得主要是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跟八卦心理。

通常大家在生活中對這類話題都是比較感興趣得到,你仔細想想你是不是這樣的?讀書的時候就開始私底下討論誰誰誰好像喜歡誰誰誰,誰又拒絕了誰,還有那個誰怎麼會選擇做他的女朋友呀,一直持續到自己做父輩了,可能還偶爾做下媒婆,所以說這個節目的觀眾是下到十多歲的同學們,上到五六十歲的老奶奶。

而這個節目流程設計的也是一步一步吊足你的胃口。

節目開始,顯示女嘉賓入場(播放音樂)------讓大家看看這些女嘉賓長得如何。

然後在請一號男嘉賓入場,還故意設置從電梯下來-----讓大家看看男嘉賓長得如何,主持人調侃幾句

接著男嘉賓選心中女生----是不是你心裡也好奇,想看看他眼光怎麼樣?

接著女嘉賓評第一印象選擇亮燈還是滅燈-----相當於上一步調換角色

隨後播放男嘉賓的短片,讓女嘉賓了解在做選擇------女嘉賓進一步了解並提問

最後愛之終極決選-----如果有機會到這一步的話,女嘉賓選完總該男嘉賓選了吧,哈哈哈

最最後要麼牽手成功,要麼可惜不是你。。。

一整個流程是把你想知道的一步一步慢慢滿足你,所有這個節目這麼火是有原因的。


我追看《非誠勿擾》很多年,從單身到戀愛到結婚,基本沒中斷過,近兩年才看的少了。在耍了男朋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公後,我們也經常一起邊看邊探討,所以接下來我會從共性、男性、女性3個角度來分析。

共性角度

《非誠勿擾》就是社會縮影,各色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觀點,包羅萬象,看非誠,有種「不出門即可知天下事」的感覺。

  • 開拓眼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人群面相對是比較窄的,銷售類工作接觸的人群面會大不少。但是和非誠里展示出來的人群的類型、層次相比,就要差上不少。

  • 情感需求:針對單身男女,滿足大家對戀愛的幻想,喚起大家對情感的憧憬。

  • 情感填補:針對已婚男女,雖然已婚男女大多是有了穩定的情感,但人始終不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都是有些缺陷的,而人其實都是有完美情節的,那麼在非誠節目里,可以得到情感的替代補償。而且,如果夫妻能夠溝通好的話,其實通過非誠可以彼此促進、改善。

  • 情感技能提升:單身者,有的是交際範圍狹窄,有的是不擅交流,有的是遇人不淑,有的是不懂處理男女之間的關係。而這些問題,在非誠里都有可供學習的知識。

  • 社交技能提升:節目中有不善言辭的,也有八面玲瓏的,只要懂得對比學習,必收穫不菲。

  • 生活目標升華:一山總有一山高,非誠中的成功人士不少,特別是還有不少年少有為的,為廣大的普通人群提供了奮鬥學習的目標和榜樣。

男性角度
  • 看各式各樣的美女(男人心中不會說出來的小竊喜)

  • 自身優點炫耀,尋找優越感:男人都是自傲不服輸的,所以在看非誠時,喜歡把自己拿去做對比,若是有些勝過男嘉賓的優點,便會嘚瑟不已,尤其是某些已婚男士(咳咳)

女性角度

  • 看帥哥(女人可以肆無忌憚的口花花)

  • 吐槽渣男渣女,化身正義衛士

  • 幸福共享:我們女人是感性的,看到別人的幸福,往往會感同身受

最後,雖然對非誠的真實性莫衷一是,但並不影響大家得到上述的收穫。

只要是喜歡看人生百態吧,人生百態里,除了功成名就、生老病死,愛情就是比較重要的。人們除了關注自己的愛情,同時也有喜歡看一看別人的愛情故事。當代人除了金錢、地位和親情,其實還有愛情是大家都很關注、也很期待的。

當代人的「三大問題」,貧富、生死、愛情。除了前面兩項,如果第三項沒有吸引一個人的話,請問還能有別的什麼嘛?


還真不太一樣,不過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大家喜歡看的可以對號入座:

其一:情感需求,主要是適齡青年男女的情感需求。現代社會,年輕人的壓力普遍很大,但從每年的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人數上就可以看出,年輕人找工作的壓力有多大,更別提有的早早進入社會,沒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了。況且現在國家還鼓勵延遲退休,在退休延後,新崗位嚴重不足的前提下,年輕人只能是拼了命的去工作,生怕自己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滿足不了單位的考核而失業『這就導致了很多年輕人平時根本無暇談戀愛,最終成了大齡剩男剩女。有的即使有對象了,兩個人之間也可能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動,感情趨於淡薄。那麼這個節目就很好的填補了這片情感的空缺,在想要而不可得,得之而不能滿的前提下,在節目當中尋求感官上的滿足和情感的共鳴是再合適不過了。當然,很多人甚至想像著能在裡面找到看看哪位更適合自己,期望能從中選出自己理想中的公主或王子呢。

其二:情感補償,主要是已婚的男女的娛樂和情感補償。單身的話可以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但是結婚以後,夫妻之間,甚至是與長輩街坊四鄰親戚朋友之間的互動會增加,人與人之間一旦互動,就勢必會產生矛盾。有了矛盾那心裡就會不舒服,不管什麼原因,這些負面的情緒積累多了,就需要一個釋放的途徑。而這個節目也很好的幫一部分人解決了。看著裡面的孟非、黃菡、樂嘉、寧財神以及後來的佟大為等導師之間的分析、交流,爭執,還有與男女嘉賓的互動,總能引起或感同身受、或憤憤不平、或酣暢淋漓的感覺,娛樂了身心,釋放了負面情感。至於情感補償,就是有的人會在裡面找契合點,會有角色代入,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假如我是這個男嘉賓/女嘉賓,我會怎樣怎樣做,或者我才不會選她/他呢;如果男嘉賓/女嘉賓是我的老公/老婆該多好啊!這樣想著,再歪頭看看身邊的那口子,不免暗自嘆息。一般正常的已婚男女,也就到此為止了,節目是節目,生活總歸還得生活,娃兒都會打醬油了,還要啥自行車啊?關電視,該幹嘛幹嘛去。

其三、純粹娛樂,主要是老年人和一部分沒心沒肺(這裡更傾向於比較單純的意思)的人的心理狀態。說白了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會邊看節目邊指指點點,對男女嘉賓品頭論足,從長相、身材、臉蛋、甚至是臉上的瘊子都能給分析出個長篇小說來,並且特喜歡預測,哪個男嘉賓能獲得多少盞燈,誰跟誰能牽手成功,誰是男嘉賓的心動女生……總是在節目下一個環節揭曉前給出自己的判斷,並且不斷強調自己這麼認為的依據,一旦說中,那是相當的驕傲和自豪;加入沒猜中,那也沒關係,繼續猜下一個。其實這部分人是最快樂的。


《非誠勿擾》能真正了解到男神女神之間最真實的想法和交流,我們的主持人孟非老師加上樂嘉還有一些具備良才華橫溢的嘉賓,從中能學習到很多東西,也能得到很多樂趣,裡面男神們真正想選擇的女嘉賓是那種,別人幸福時她會默默祈禱!而別人不幸時她會為別人的不幸而流淚。


男的:我想了解下都是什麼樣的女人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女的:好羨慕啊,要是我去這個節目能遇到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嗎?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大多,很多時候當作一種可以消遣娛樂的方式,比一些脫口秀節目更加真實,逗樂,也了解社會一些真實的東西存在的徹底


大家好,我是「倆孩兒他爹」,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不記得從哪個時段起,我開始追看《非誠》,其實我比較後知後覺,《非誠》開播二三十期之後才在無聊間抱著看看的心態,在網路視頻上開始看的。一開始我知道有這麼個節目時,還對老婆說,一個相親節目,有什麼看頭,而且,絕對假!假!假!可看過三四期之後,出乎意料,一發不可收拾了,幾乎每期都找來看了,以至於老婆動怒道,你是不是春心萌動,想上去換個人了啊?!我嘴上說,怎麼可能!心底里卻悄悄冒出個聲音,「換個女神吧」。哈哈,玩笑歸玩笑,靜下來問問自己,到底這麼一個曾經呲之以鼻的節目會如此吸引我呢?試著總結歸納一下吧:

第一,作為男人,當然首先得看女神了(順便圍觀女神經)! 在這樣一個注重顏值的時代,長著一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眾臉的我,註定與女神無緣了,甚至只要是我乘坐的交通工具,在方圓十米內甚少出現雌性生物。電影里的女明星太星光閃耀,在《非誠》一下子看到一個甚至幾個女神級的美女站在台上,不管她說話或者沉默,笑著或者傷著,就像星星長在地里,雖然依舊星光閃耀,卻多了幾分地氣。猜想著她也許就住在某某小區某某號,或許哪天就與我擦肩而過呢(屌絲心理,別多怪)。 我的理解是,每個女神都有一顆無比強大的心,受得住恭維也捱得了質疑,我自美麗管你怪神亂力。而每個女神經卻在誇張的外表下往往有顆敏感而柔弱的心,行為言談的出格也許只是一種自我保護,當然,不排除天性使然。

第二,看主持人孟非、心理導師黃菡與明星嘉賓觀點的碰撞,「真善美」的引導。 一開始拒絕看《非誠》的原因之一便是強烈懷疑這只是一檔「假虛空」的娛樂性真人秀,而後來吸引我上癮般每期必看的最重要的原因恰恰相反,《非誠》所呈現出來的「真」「善」「美」,在經意或者不經意間時時擊中我的心,而引導或者製造「真善美」的,便是全名所敬稱的孟爺爺、黃菡老師和明星嘉賓,當然,一些男女嘉賓的正能量,更充實了節目的「真善美」。 孟非、黃菡、嘉賓,三個人對台上男女嘉賓所述的觀點、所呈現的三觀、所表現的行為等等而引發出來的觀點碰撞、心理疏導、「真善美」的價值引導,是我認為《非誠》作為一檔電視節目,除完成相親這一主題任務之外最具價值的核心力量。許多觀點、許多話題,讓人深思,讓人觸動。 作為一個過了而立之年,已為一雙兒女父親的我,卻一直沒有找尋到自己的精神榜樣人生導師,從小到大,一切精神世界的建立與重構,全靠自我學習與摸索,彷徨、迷惑時無人解答,無從解決,過往的經驗是不停的閱讀,可是閱讀依然只剩自我的探索。常常問自己,我如何成為兩個孩子成長的指向標啊?! 而《非誠》所呈現的觀點碰撞、價值引導,不失為豐富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陽光大道。

第三,從節目中,我觀人生、察人性。 隨著一位男嘉賓的登場,我往往可以看到場上呈現出來28種人生(24個女嘉賓+孟非+黃菡+明星嘉賓+男嘉賓),各有各的故事、人生軌跡,大多數是我沒有經歷無法體驗的,於是,我便從中可以觀測出許多種人性的呈現,或光輝、或偉大、或自私、或狹隘……幾千嘉賓,人生百態,幾百期節目下來,說盡在其中也不為過。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想做一個至少有點光輝、有點情懷、有點趣味的人,好成為孩子心中的山。 在觀看節目中,我羨慕那些富二代、留學生或者具備先天優勢的成功人士,不是羨慕他們優越的生活強大的物質條件,而是羨慕他們有那麼多學習、深造的機會和各種資源、平台、人力的幫助,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我空有滿腔抱負和闖世界的心,卻依然逼迫自己經營好現在的小粉店,為家人和孩子努力改善生活,創造比我的未來更好的未來。雖然不認命現實,卻心底仍存悲傷,特別是讓我的兩個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無法陪伴他們成長,是內心最大無奈。 孟非關於留守兒童的那番話,對我觸動很大,我下了決心,一年之內,定要返回家鄉,回到孩子們的身邊,從此不離,陪伴成長。

第四,《非誠》作為在周末播出的節目,仍然具有娛樂性,豐富了我的周末。 在觀看節目中,我可以短暫的放下現實的壓力,釋放情緒——潸然淚下或者開懷大笑,也可以憧憬或者幻想那些美好的生活,或者至少可以在別人的故事裡走上三五分鐘,有如電影的夢境。 作為一檔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非誠》接地氣,不做作,過程中的插科打諢、小幽默,所有的那些故事,依然「秀」出於林。 當然,少不了的一個原因是看我喜歡的那幾位充滿親和力、睿智、真誠的明星嘉賓,如黃磊、佟大為,他們在節目中不是扮演電影電視劇中那些虛構的人物,而是真實的兄長,諄諄教導,真誠關懷。

最後,感謝《非誠》。閑話少表,情意在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