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7286_10153362037489719_4802188630793440495_n  

 

 

 

 

 

 

 

 

暑期專案過了一半多

以往年的經驗來說

團隊到現在會出現一些倦怠感

夥伴因為挫折壓力的關係

會開始倦怠、無力

因此助教安排的這個團隊激勵教育訓練!!!

是由我們的協會創辦人楊智為老師授課

授課方式採問答式

在前一天助教先收集了大家的問題

統一交給老師來一一為我們解答!

而老師今天幫我們的問題分類為四大類

 

 

 

一、面對挫折

世界上有三種人不能信:男人、客人、學生

而我們做的事情就剛好遇到後面兩種人

遇到挫折是必然的

但是當我們習慣了挫折

我們就不會覺得痛或是覺得累

挫折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外包裝不同

而我們的挫折累積越多的時候

忍受度就會提高,我們的生命品質就會變得越好

因為會覺得這根本沒甚麼

 

很喜歡老師的比喻

將我們比喻成「輪胎」

輪胎讓物體能夠向前移動

而輪胎的「氣」就非常重要

我們人所散發出的「氣」

最重要的就是元氣(精神)正氣(能量)

而輪胎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點的洩氣

我們要養成閱聽正面能量資訊的習慣

去補充我們的元氣和正氣

 

老師更是拿自己當作例子

從地下室停好車開始

就拿起書邊走邊看

等電梯看、搭電梯也看

這樣短短的時間也能夠閱讀80幾頁

 

「我不敢把握這80幾頁都有效能,但有總比沒有好。」

就像育銓助教常常跟猶豫不決的學員說的話一樣

參不參加ATC不是能不能上多少課問題

是0跟1的差別

參加了至少能有一點收穫

不參加就是完全沒有

而其實做任何事都是一樣的概念

 

二、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可以分為兩種

1.戰略:分析、研究、計畫

這是屬於比較原則性的東西

是可以事前做的

例如:

把英文學好的原則

其實就是背單字、多聽、多說

 

2.戰術:心態、技術、方法

例如:

把英文學好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

可能是看雜誌、聽ICRT、補習.......等等

 

 

而在這個專案中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戰術

在七月的時候

戰略能教得基本上都教了

我們也都知道了

但是在調整自己的心態上就很重要了

 

「教育訓練?你們自己去學就好啦!學到了就是你們自己的。」

這是老師大學時期販售吸塵器的時候

主管所說過的話

當時的教育訓練只有向每位sales介紹吸塵器的功能與特色

可是銷售的技巧或是心態

完全沒有教

都是透過自己主動去尋找資源學習

主導都在自己

 

 

三、心情歸零

在這一個月我們都在打電話

有時候有些話像是能夠倒被如流似的

可以邊划手機邊跟同學說

因為在我們耳裡聽起來

同學的問題都差不多

但是每個同學的問題程度深淺不同

這是我們感受不到的

而我們的固定說詞只對部分的同學有用

對其他同學沒有用的時候

我們就會感覺到挫折

「為什麼同學說不動呢?」

甚至停止去思考

 

我覺得有夥伴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必須在30歲前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

 

「有時候可能會開始討厭原本喜歡的事情,

但若要成功就必須堅持下去,

而要堅持下去,就必須培養自己的意志。」

現在我們在30歲前所作的我們不想做的事情

正是培養我們的意志力!

雖然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會想起老師在卓越生命體驗營中所說的一句話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有個性的人,

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才是有意志力的人。」

 

四、樂在成功

 

夥伴牧真也問了很棒的問題

「我們達成目標之後要幹嘛?」

「再設立更高的目標,然後達成。」

人會有動力繼續走下去

來自於成就感

不一定要設定更高的業績

也能夠設定另外不同性質的目標!

 

 

 

 

 

這次的教育訓練

其實也幫我解決了一個從去年遺留到現在的問題

去年八月初

在與隊長有約時

當時的隊長伊涵助教就問我目前的狀況與心情感想

我就說

「我覺得我做膩了。」

我真的覺得這件事情很恐怖!!

因為我現在只是實習

才一個月而已就做膩了這個工作

那未來我出了社會之後該怎麼辦?

難道我要每一個月換一個工作嗎?

 

「你今天有沒有不一樣了?」

老師舉了成功人士的例子

每一個都是做一件事情做了好幾年才成功

例如張惠妹唱歌唱了好幾年

出道作品唱了不下千萬次

但是問她會不會膩?

她說不會

因為每一次都不一樣

心情不一樣

狀況不一樣

情境不一樣

 

所以即使是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情

仍然要問自己「今天有沒有不一樣了?」

 

 

 

 

 

 

 

 

 

Fine.

2015.08.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