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越南河內】真正的越南味在河內D6-越南的九族文化村-民族學博物館

綁滿竹籠的單車

東南亞民族館的銅器

少數民族的居屋

多種族越南 精彩萬分民族學博物館

結束了早上的昇龍皇城的行程後,下午趕緊來參觀民族學博物館

民族學博物館(Vietnam Museum Ethnology)

地址: Nguyễn Văn Huyên, Nghĩa Đô, Cầu Giấy, Hà Nội

開放時間: 8:30~17:30

休館時間: 星期一

費用:2萬5000越盾(帶相機,攝影機入內要再加收5萬越盾)

由於民族學博物館離市中心有點距離,最方便的方法是搭乘計程車,從市中心出發約20~25分鐘;搭公車的話則有7號、13號及38號會停靠在博物館前的義都公園。

這座博物館是由法德合資興建而成的,主要分為東南亞展區、戶外展覽區、越南室內展區、紀念品販賣區及餐廳

買了門票之後就先參觀越南民族室內展區~

碰巧遇到戶外教學

正門口來張照片

多采多姿的民族文化

古代的越南國土是主要由三個國家(民族)所組成,北越:京族(佔總人口的86%)、中越:佔族及南越:高棉族,因越南自古以來與中國交流頻繁,有許多民族是來自於中國的少數民族人種,如:瑤族、苗族、漢族(華人)、儂族、布依族,因位於中南半島的緣故也有一些來向高棉、寮國,泰國的種族,如:傣族、高棉族、佔族,使得越南融合了多種人種,激盪出獨樹一格的文化。在臺灣應該只有像九族文化村纔可以看到這類的博物館,但臺灣只有九族(好像已經變十族了) 但越南可是有54族,相差5倍之多,其可看性當然可想而知。親自走一趟保證能夠瞭解到越南深厚的文化

歡迎牆 顯示越南54族的臉譜

傣族編織笠帽的情形

水上木偶

這應該是華人的宗教

少數民族的樂器

神主牌 ?

雕刻精美的匕首

這個是年曆,十二支代表十二個月份

補鴿籠

各種尺寸的鑼

少年初長成 性知識的展館

在展館裡有個特展,性知識特展,此主要是一般的性知識的展覽,其內容大概就是國中健康教育的等級,宣導性行為需使用保險套,當然其中還有不少噁爛的性病照片

是個滿特別的展,在亞洲國家對於性教育,一般都比較保守,只不過我倒是提不起什麼興緻,倒是有幾樣展示品,滿有趣的…

猜猜這衣服是什麼做的,遠一看覺得還好,近一看覺的嚇到…恩 是保險套,但應該是沒用過的啦…

這也是保險套裝

保險套裝飾品

傳統建築

少數民族的日常用品

用樹皮做成的面具…

樹皮揹包

用於葬禮之中

感覺是符錄之類的東西

依族縫製織品的情形

少數民族的婚禮服裝

 

倮倮族的服飾

屬藏緬語系,居住於越南北方山區,特色是利用各色的小花拼縫而成

狐狸毛草製成的揹包

縮小版的巴拿族公房

各式的武器及容器

嘉萊族的墓室

各式各樣的木偶

瑤族日常生活情景

類似古箏的弦樂器

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

各式的飾品

博物館附屬水上木偶戲院

這個博物館也有水上木偶的表演,但是不是很清楚表演的時間,去的時間也剛好沒有表演,只不過剛來河內的時間有去欣賞昇龍水上木偶戲了,所以對這個就覺得還好,這個相對比較小型,應該也比較道地吧!旁邊的小房子被貯放了不少各式各樣的水上木偶,並有不少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花點時間在這裡瞭解一下

感覺是比較小型的劇場

有各式各樣的木偶

介紹水上木偶的歷史

戶外展區 一比一傳統建築真實展現

接下來個人覺得是此館最吸引人的景點之一,真實展現的傳統建築,每個建築都是一比一,用原木建造而成,難得有這種經驗可以進去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築參觀,裡面不管是雕刻,還是裝飾品都是依照真實情形而建,最重要的是全由該族人民親手搭建而成,可以看到各種民族的民居,如:占人的雙層屋頂房、瑤人的半乾欄平房、巴拿族的公房及嘉萊族的墓室等,真不虧是由外資合作建造的,果然有過人的地方,親自去感受這些建築,是一種很特殊的感受,特別是當光著腳踏進房屋裡(進去房屋裡都必須脫鞋),感覺竹片從腳底傳來的冰冷感,聞著木頭特有的香氣,看著房裡精美的雕刻,真的很迷人,很值回票價。

埃地族長房室

位於邦美蜀地區家庭的房屋,長42米,是母系大家庭的房室,包括和母親有血統關係的女方小家庭:女兒家庭,外孫女家庭,1980年之後這種集中式建築便消失了

正門

這應該代表的是女性的乳房

室內的照片,很通風,非常的涼爽,地板是用竹片製成的

精華的雕刻

各式各樣的動物雕刻

窗外側拍

巴拿族公房

於2003年由昆嵩市42個巴拿族人重建的,高度近19M的公房是村子共同體的象徵和才藝的表現。

真的很高…

 

嘉萊族墓室

周圍木欄上的木像,很多是男女交構的形象,表示出人們對人類繁衍的渴望

左右都有男女交溝,而中間的男生十足一付曠男樣 (古代的去死去死團嗎?)


東南亞民族館 一次看遍整個東南亞

接下來是民族學博物館的最後一個展館,其實看到這邊已經快到用餐時間了,肚子已經很餓,著實沒有太用心在這個館看慢慢參觀,加上東南亞我有不少國家都已經去過,對其國家的文化也不是非常的陌生,時間充足,加上不會因為肚子餓就沒耐心的朋友可以好好參觀一下

展館主要分為幾個分區: 導覽、織物、日常生活、社會生活、藝術手工品及宗教。

東南亞民族展館的門口

祭典盒(緬甸)

稻米帽 !?

檳榔盒(高棉)

窗花嗎 ?

匕首

印尼的面具

皮影戲(印尼)

傀儡戲(緬甸)

華人文化的神像(關公及土地公)

泰國的文物

菲律賓

伊斯蘭文物

牀頭裝飾(馬來西亞)

祭文(緬甸)

個人心得小總結:

1.搭計程車是性質比最高的方法,而且車費也不貴

2.記念品店裡的東西老街都找的到,沒必要在這裡買

3.把整個館逛完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記得多安排點時間,很值得來這邊參觀

4.當天晚餐去喫路邊攤的海鮮快炒,立馬就被坑殺了,建議問好價格或是直接到有標明價格的店喫飯,看到是外國人被坑殺的機會極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