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簡單講,南斯拉夫內能夠承接鐵托權力的重要人物要麼被鐵托整肅,要麼比他早死,接班人無從談起。

鐵托本人是克羅埃西亞人,他在世時一方面打壓塞族的集權和獨大,另一方面則是靠著個人威望維持聯邦的存在。在打壓塞族方面,影響最大的莫過於1966年對塞爾維亞裔老革命的蘭科維奇整肅。此後,黨內支持塞族大塞爾維亞主義的一派暫時蟄伏,可是黨內政治力量的對比傾向於少數民族的分權派和自治派。在1970年後,克羅埃西亞還是發生了要求擴大自主權的運動,甚至克羅埃西亞政府高層也牽涉其中,因此鐵托在鎮壓了克羅埃西亞的運動後,也對克羅埃西亞政府進行清洗。至此,無論是塞族還是克族的重要人物都被打壓。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出身斯族的黨內第二號人物卡德爾在1979年去世。卡德爾雖然比較同情分權自治,在60年代似乎淡出視線,但在1970年克羅埃西亞事件後,重新得到鐵托信任,黨內具有極大威望,而且他比鐵托年輕近20歲。1974年的新憲法由此公領導修訂。根據1974憲法,南斯拉夫聯邦主席團做國家常務權力機關,再輔以卡德爾這樣溫和元老,能夠保證鐵托死後的平穩,然而卡德爾先鐵托而去,安排落空。

而鐵托對身邊人也不放心或者說不希望她們牽涉進政治中,他最後一任夫人約婉卡是塞爾維亞人,在他的晚年似乎是由於顯露出傾向塞爾維亞,因此被鐵托禁止干預政治。但更可能是鐵托的盟友對塞族出身的約婉卡不放心,擔憂她作為鐵托夫人/遺孀的影響力用在支持塞族上,才在鐵托去世前後將她排除出核心圈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