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看似刁鑽,其實是不了解現有的軍事發展。既然說是反制手段,靠堅固工事防禦核爆炸當然就不算了。而且還要求是核彈抵達後,那麼所有的防止核戰爭的努力,包括在核武器運載工具發射前將其摧毀,或在核導彈助推段甚至中段將其攔截也都不算了。

不過,核彈頭「抵達」也是個極為模糊的概念,如果要死摳字眼,真正的抵達是否指已到達起爆點?如果那樣,唯一的辦法是破壞或干擾其起爆,問題是這樣的措施作用範圍也不會太大,核彈的起爆裝置也會考慮抗干擾能力。如果你能將某種干擾裝置在核彈起爆前的極短時間內送到核彈附近並準確啟動,有這個本事,乾脆將它攔截下來好了。實際上,只採用慣性制導的傳統核導彈沒有辦法干擾,但如果它採用末段機動,並因此而需要雷達等末制導手段,那也是有干擾的機會的。

因此,如果我們對核彈頭「抵達」給一個相對寬泛的時間範圍,比如就指彈道導彈的末段,那麼所謂的反制措施,不就是各種反導系統中的末段攔截彈嗎?愛國者PAC-3、薩德都是這樣的系統啊。還等什麼未來?

總之,如果你非要有一種神功,能在核彈頭臨近起爆時將其凍結,或者使其失效,它需要的能量、準確度都相當了得,有這種能力,你完全可以在核導彈更早的飛行階段將它破壞,最後才來臨時抱佛腳,不是腦子有病,就是玩兒命。而且有這種能力後,你或許還會主動進攻,四處放火,而不是守在家門口玩空手奪刀。


核武器需要達到一定條件才能引爆,所以體積很難縮小,造成核武器需要推進載具才能發送,也就是傳統意義的導彈。

導彈又分為高彈道的彈道導彈和在大氣層內推送的巡航導彈,這是目前核武器最常用的兩種投送方式。

對於這兩種方式想要反制無非兩種手段,一是干擾,干擾可以是電子戰系統,也可以是近年來頗具前景的電磁和微波武器,燒毀制導和推進單元,使其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或精確打擊定點目標。二是攔截,有導彈攔截和激光攔截最為可能,導彈攔截有成功概率,而且很多攔截彈才能攔截一發導彈,概率還不是百分百,不是很靠譜;未來最有希望的是激光攔截,發現既摧毀,只要能發現和鎖定,攔截概率是百分百。

所以未來微波武器和激光武器才是反制核武器的最佳方式。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核武器反制手段只有在核武器到達目標前摧毀才有效。當彈頭抵達目標後任何還不能摧毀核彈頭那任何反制都沒有效果。只有坐等核彈爆炸。但是你要說能抗得住核彈攻擊的防禦工事不用等未來,現在就有。各國核發射井基本可以直接承受核武器攻擊。大型底下防禦工事深達上百米。也可以防禦核武器直接命中。大型城市新建小區地下室就是那種帶厚鐵門的那種也可以防禦核彈非直接命中。


不用等未來,現在就有了。80年代美國杜撰的星球大戰系統以及現在美國在各地逐步推行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就是反制核武器的手段,雖然還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但不斷實驗改進之下還是有望達到可觀的攔截率的。至於戰略轟炸機及核潛艇這兩種核武投送手段,可通過常規手段攔截。因此反制核武器是完全可行的。但矛和盾的對抗都是在不斷發展的,可預見的未來里這種對抗仍會繼續開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