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邦凌

海底的扇貝、海航牧場的存貨,成了獐子島這家老牌漁業上市公司的祕密花園,也成了資本市場多年來的未解之謎。3月29日晚間,中小板上市公司獐子島披露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虧損4000萬元至4500萬元,2018年同期爲虧損899.85萬元。

那麼,獐子島一季度預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據公司自己的說法,影響2019年一季度業績下降的主要因素有四點:其一是受2018年海洋牧場災害影響,公司於2016年、2017年底播的蝦夷扇貝可收穫資源總量減少,短期內,由于海洋牧場養殖產品產量下降,相應折舊攤銷、海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無法攤薄,導致產品單位成本上升,影響一季度業績約900萬元。其二是結合生物的生長特點及市場特點,2019年,公司對底播蝦夷扇貝市場銷售策略進行了相應調整,選擇性價比較好的時點進行銷售,導致一季度底播蝦夷扇貝收入同比大幅減少,影響毛利減少約1600萬元。其它影響因素還有匯率等因素。

公司將一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於2018年海洋牧場災害影響,前幾年底播的蝦夷扇貝又少了。這個理由,獐子島的年報中已經不是一次出現了。2018年1月30日晚間,獐子島的一則公告震驚市場,表示公司正在進行底播蝦夷扇貝的年末存量盤點,目前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公司可能對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或覈銷處理,預計2017年淨利潤將虧損5.3億~7.2億元。

獐子島扇貝消失,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早在2014年就曾經上演過這一幕。在此之前,獐子島一直是績優藍籌股,被譽爲“海底銀行”、“海上藍籌”,業績優良,是基金的重倉股,是資本市場的優等生。但這一形象,在2014年轟然倒塌,假面舞會的主角自己摘下了假面具。

2014年10月底,獐子島發佈公告稱,因遭遇北黃海異常的冷水團,公司百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進而計提近8億虧損,全部計入三季度,全年預計將大幅虧損。儘管公司召開了說明會,但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還是引發了媒體與投資者強烈質疑,甚至懷疑其爲“藍田股份第二”。

在這一事件發生後,獐子島董祕曾對媒體稱,2014年冷水團事件後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海洋牧場的風險識別與預警能力、落實風險控制措施,並提升海洋牧場的透明度,同時聲稱目前上述承諾均已全部履行完畢或轉成爲公司的常態化管理。那麼,2018年這次突然羣體消失的扇貝,與公司聲稱的“海洋牧場的風險識別與預警能力”是否矛盾?

去年2月9日,獐子島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截至今年3月11日,獐子島披露最新一份立案調查進展暨風險提示公告顯示,目前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公司尚未收到證監會就上述立案調查事項的結論性意見或決定。

實際上,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獐子島的歷年業績,就會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隔幾年大虧一次,三年中總有一年盈利。受冷水團事件影響,獐子島將2014年1-9月的業績預告由盈利4413萬元至7565萬元,大幅下調爲虧損8.12億元。最終,獐子島2014年全年虧損近12億元。2015年-2017年、2018年1-9月,獐子島營業收入分別爲27.27億元、30.52億元、32.06億元和21.0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2.43億元、7959萬元、-7.23億元和2338萬元。也就是說,從2014年以來,公司鉅虧20多億。那麼,這與A股的三年連續虧損退市制度是否巧合?是否有關聯?“扇貝跑了”的鬧劇頻繁上演,是否是上市公司規避ST和退市風險而進行的財務調整和利潤調節手段?

由於獐子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水產品養殖,特別是底播增殖這種將苗種放回海底的粗放式養殖方式使得第三方難以審計檢測具體數量,更何況海上養殖極高的專業性與複雜性,對公司經營的監督形成了極高的壁壘。前幾年,獐子島存貨金額不斷攀升,而且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表現欠佳,公司現金主要靠籌資活動現金流支撐。

在去年獐子島蝦夷扇貝存貨異常,2017年報出現鉅虧後,業內人士就表示,假設獐子島真在存貨上造假,“第一,擺脫了龐大的虛假庫存包袱;第二,關聯方藉着存貨的幌子挪用的資金不用償還;第三,今年對存貨洗了個‘大澡’,來年反虧爲盈件變得很容易。”當時,21世紀經濟報道也載文表示,從行業特徵而言,由於農業股“看天吃飯”概率高,同時財務相對不透明(很多交易直接採用現金,會計師無法獲取交易的原始憑證),的確隱藏着較大的財務造假風險。

目前,對獐子島的調查還沒有結果。多年來,獐子島鉅額虧損疑雲重重,難免讓人產生諸多聯想。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需要監管部門及時公佈調查結果,給公衆一個權威的結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