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質量好和服務吧。我家二十多年換了兩次洗衣機,用的是都是海爾。最新的全自動滾筒洗衣機用了三年多了,一直沒出什麼大問題。有點小毛病打電話給客服,都會很熱情地解答和上門檢查,服務態度很好。


海爾從瀕臨破產到成為家電巨頭,張瑞敏確實有自己的一套,但本質上來說張瑞敏是個營銷大師和政治家,其針對海爾的幾次重要包裝營銷,讓海爾有了今天。首先是砸冰箱營銷,在80年代國產冰箱質量確實不怎麼樣,但不至於差到要砸76台那麼多,即使有也是商返的故障機堆在一起,做了一次質量事件營銷而已,當年可是全國轟動,才讓大家知道了海爾,其實質量隨著引入國外的生產線和技術,每個廠家都不差,質量大獎每個廠商都拿過,只是海爾營銷得最好。第二是動畫片營銷,當年一部海爾兄弟,家喻戶曉,看動畫片的現在長大了都成了買電器的主力,這種品牌滲透是深化的,今年海爾兄弟第三部又來了,10多年後的這批孩子,又成了買電器的主力。第三是服務營銷,所有買過海爾電器的人有共同的認知就是服務好,至於質量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不要說家裡的冰箱用了什麼20年,當年買新飛的一樣能用20年。最後就是管理模式營銷,海爾全面質量管理,人單合一,並不是什麼新概念,而且在海爾的實際管理效果中並沒有看到有什麼實際的外在表現力,不過就是大家這麼一說而已,請問哪個企業沒有這些東西。就家電產品來說,如今已經沒什麼技術含量了,要不然日本,美國的家電品牌都賣給中國了,海爾近年來沒什麼進步,就多收了幾個國外小弟,畢竟也沒什麼可以突破的,而且張瑞敏的個人能力天花版可能也到了,這是再牛的人都逃不脫的~


張瑞敏這個人很有魄力,85年代砸掉76台冰箱,那時候一台冰箱可不便宜,抵得上一個職工將近兩年的工資,但是海爾就是這樣拿到國家質量金獎的。2005年他又能一錘砸掉海爾的中間層,提供平台給員工自主創業,提倡人人都是CEO。海爾到今天這個規模,九年蟬聯全球白電第一,他真的功不可沒。


張瑞敏是中國企業家裡最好的改革家之一,引領海爾經歷了五次發展戰略變革(品牌、多元化、國際化、全球化品牌、網路化),帶領海爾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小廠成長為全球知名白色家電品牌,九年蟬聯全球白電第一,很了不起。


以楊綿綿為代表的得力幹將不能忽略。


我帶著懷疑的眼光在觀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