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理學家,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弗洛伊德。但實際上,在當今心理學界,極少有人把他看作心理學家了。以當今心理學的中心美國為例,美國心理科學協會裡的成員認同弗洛伊德理論的比例不會超過5%。

弗洛伊德的理論如同中國哲學,靠的是觀察、內省、類比、聯想、猜測,這確實能構建出很精細的理論體系(比如本我、自我、超我,生能量、死能量)。但是,這些理論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既找不到生理學上的依據,也沒有統計調查的支撐。當然了,也無法復現,主要依靠個例說話。如同中醫,「我的一個朋友得了什麼病,看了個中醫,好了」。怎麼好的,說不清楚;敢不敢做一個雙盲試驗,不敢。

同時,弗洛伊德的理論非常驚人,他把人夢到的一切直的長的東西都看作男性生殖器隱喻,把一切容器都當成的女性的。他還把性當作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類文化的內在內構,把什麼問題都回溯到童年的經歷,引導你回憶起一個童年故事(其實根本記不住那些事)。

我相信大多數中國人都沒有讀過弗洛伊德的著作,但有一個間接的途徑來了解他,那就是通過國內心理學家武志紅的理論。武志紅大體上屬於精神分析學派,你讀他的書或文章,猛一看挺有道理,但回過神來就感覺像是神學,神神叨叨的。他的很多東西就是個人的聯想、猜測、附會,但把這一切組織得很有水平。

其實也不是國外的專家教授攻擊弗洛伊德的理論,而是無視他,現在有更多更新也更科學的心理學。這一點,如同現代醫學與古典醫學的關係。那時候,心理學還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有一些粗糙、臆想出來的理論很正常,以後超越它就行了。


應該講科學精神,就是質疑精神,正因為有質疑精神,才能推動科技創新,讓科學更加精彩。現實中有專家、學者們提出異議這很正常,也是應該主動敢於提出質疑,不然科學如何向前發展,如何完善與糾正錯誤的答案。

首先弗洛伊德是心理學醫學性學等等多方面的大師級別的一代宗師,在當時就是一種科學權威性代表人物。特別是在精神性疾病分析方面屬於開創性宗師。

但這位奧地利醫生,出身於1856~1936年,這是正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燦爛輝煌歲月,也是科學大發現年代,與法國醫生巴斯德開創的免疫學同時代。

人類歷史進程中,十九世將是難以忘懷,因為這一百年創造了有人類歷史以來的飛躍。

科學精神是從哥白倫開始,從神學到科學探索與發現,從此刻起人類進入了文明進程里程碑。從此不再有神的權威性,敢於提出質疑精神,後來的宗教改革也是新教的產生,奠定了科學探索創新精神。

弗洛伊德必定是十九世紀中葉出身的人物,總有時代的局限性,對事物應該辯證看問題,總有當時還不認知的東西,而科學是向進發展,人類對文明的探索與發現是不會停止的,現代醫學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認為過去的認識也許是錯誤的,今天需要改革了,這完全符合科學精神。科學無權威,只有不斷進步完善下去。

任何時候都是今人比歷史人物的知識更全面,認知度更廣泛。因為科學知識是不斷創新,不斷提高,不斷積累。


謝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其理論包括精神層次、人格結構、性本能、釋夢及心理防禦機制等方面。是上世紀以前的一代宗師。從學術觀點看其理論可能會受時代及科學發展階段的局限,不排除存在片面甚至誤導的可能。在學術探討上有爭論才能明真理,有創新才會有發展。本人不是該專業業內人士,雖談不出具體的學術爭論內容,但相信經後代專家學者學術爭論及驗證,理將越辯護越明,其成果將越來越完善。


謝謝邀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創造了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對於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治療模式有代表意義。但是他的局限性也是較大的,因為使用他的方法,是要結合藥物實施起碼五六年,才能把一個並不是嚴重的患者治療到一定程度,卻無法使患者適應社會化。(真正的極端嚴重的患者沒辦法配合精神分析)因為他自己就是精分患者,無法逃脫自己的局限。實際上如果使用他的方法,可以給人分析一直到死亡為止。凡是採用此方法的心理師或醫生,加上由於利益趨使或者別的原因,都會在潛意識裡感到欲罷不能,甚至不願意停下而出現拖延時間或者過度分析,也可能為了分析而分析,耽誤患者。也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抽離變換。甚至某些高級心理學家還會發現,他們學院派的那些東西在實際操作中,怎麼完全不起作用啊?於是他們轉為只搞理論和制定規則了。冠冕堂皇的東西,怎麼可能讓那些絕大多數處於底層的患者搞明白?搞笑不是么。

再說醫院,醫院裡有足夠的藥物,所以不需要多說什麼。現在已經到了特殊時候,有些醫院由於利益或者水平問題,有刻意誇大病情的嫌疑。不管國內哪個醫院的某些主力醫生,我們其實都能輕易發現他的診斷的錯誤之處以及體現出來的醫德缺失部份。

一個人一旦有了極其嚴重的疾病,自己是不可能救得了自己的甚至求毀滅都不可能。不信就去醫院看看,很多人由於痛苦自己想拔氧氣管都做不到。

對於弗洛伊德來說,他的方法只適合比他那種程度輕微的患者而已,而且他是不可能治得好他自己的,因為當時來說沒有人比他更懂精神病。如果是現在,那能給他治療的專家教授可多了。


20世紀初是個歷史中的百慕大,各種學科、科學派別的批判鬥爭如同當時的世界一樣是撕裂的,弗洛伊德的學說就誕生在那個旋渦時期,其學說形成了很大影響,同時遭受了很多批判。

一是因為弗洛伊德是一個學派的開創者,而這個學派對20世紀哲學、心理學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有很多理論上的衝突;二是批判弗洛伊德的那些人之中最深刻的是其最初和後來的追隨者,一個新的理論或技術問世,有很多考慮不周的地方,就拿《夢的解析》來說,一問世就遭到了大量的批評,還有其最有爭議的《性學三論》,遭受了很多嘲諷,但這些不同的意見並不影響弗洛伊德的偉大;三是理論往往是在爭議中出生,在批判中發展,在沉默中消亡,所以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對推動各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動力,沒有爭議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否則的話全世界都信仰一個宗教了。

20世紀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剛剛問世,到1909年弗洛伊德本人被美國克拉克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精神分析理論終於贏得了國際上的承認。

其後,隨著精神分析學派內部學術見解發生了裂變,首先是其弟子阿德勒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老師的心理學體系,出師門後稱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隨後,另一個舉世著名的弟子榮格對於弗洛伊德在人的發展和對神經症的分析中過度強調「性」感到不滿,最終於1914年辭掉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主席的職務,建立分析心理學,正式與老師分道揚鑣。

這是2個批判者,也是最初的追隨者,連最初的追隨者都離他而去,不能否認的是其學說里的爭議性之大。

但心理分析學派的影響不止於心理學,批判不代表其一無是處,相反從側面反映出弗洛伊德學派影響之大之深。舉個對我個人影響最大的兩個人咱們來看看,其他更多的不再分析了。

一個是埃利希·弗洛姆,美籍德裔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畢生致力於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弗洛姆出生的比較晚,1900年出生,趕上了世界大戰,他就在精神分析學的研究發展中調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和人本主義學說的矛盾,其有幾部非常耐讀的作品《逃避自由》《尋找自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使命》。在弗洛姆的調和之中,整合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加上對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命運的心理的關切,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另一個是拉康·雅克,法國心理學家,我個人認為也是法國甚至歐洲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跟著弗洛姆的後腳出生,1901年出生在法國。受結構主義學派的影響,拉康從語言學出發來重新解釋弗洛依德的學說,他提出的諸如鏡像階段論等學說。1953 年 7 月,拉康在《象徵,真實和想像》一文中,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號。隨後他開了27年的公開研討會,我看過那時候的節目錄像,與現在的電視節目相比,那時候專門給觀眾開公開課,所有的法國民眾都有機會在電視節目里聽各個哲學大師的授課,而內容是相當深刻的。27年中,經歷了法蘭西精神分析學會的解散,組建過法國精神分析學派,後更名為巴黎弗洛伊德學派,最後漸入獨具個性的神秘玄學狀態。在這個最後時期里,難解的「慾望結構」、「真實界」、「癥候」與「對象a」成為他討論的中心。他的書,是可以讓人發瘋的,南大哲學教授張一兵寫過一本書《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建議去看看這個受弗洛伊德影響頗深的思想家講的究竟是什麼。

總而言之,一個能接受批判的學說體系才能更好的發展,完完全全的去信一個人或者一個學派而對其他人的批判性解讀視而不見的話,反而是最消極的一種應對方式,毫無疑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是20世紀乃至今天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邏輯分析師於2018年10月17日


說他不足錯誤,談不上攻擊,是正常的學術批評反對,只要有理有據,這樣做對學術進步是有益的。弗洛伊德的學術肯定是存在問題的,把人的一切反常問題歸之於性的渴求和壓抑所造就,且涉幼小的年齡,這令人難以置信。我作為外行雖不能說出理據還是大不以為然。為什麼?人類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生物能力要完善,在青春期前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是吃好喝好長身體智力、認識外界特點聯繫。、學會處理人際關係等,性並不重要,不過是器官偶爾受刺激沖血調適一下而已,這從經驗即可觀察到,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即為他們本能要完善能力的方面。到了青春期,積蓄成長已足夠,才開始發展傳種接代的能力,這在動植物身上都可看到,此時才體現出生殖方面的一些新變化。因此,把一切不正常歸為性產生的問題,並認為幼兒即受了性壓抑,並非合於常識,其學術自然呈應該受到人們的質疑、驗證和推翻的。


謝邀,

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正確!

《另一種》錯誤!

宇宙間的事物,是有規律的,又都是在相行,相剋中無限制時間的運轉作用下,

今天認知是正確,標準的答案!

但明天,後天,一百年,二百以後隨著科技和人類前進腳步的不歇的一在認知下,今天對的標準答案就未必是一程不變的永遠的正確的!

所以,國外一些專業人士(專家,教授)攻擊弗洛伊德研究出的學術成果,

<1>還沒有突破或達到(弗)的水平,不然就拿出成果,論文,論證,結論,《國際專家鑒定會》

進行公開,公正,公平的以正視聽來否定或修正(弗)研究出來的成果那裡出現謬誤或者是錯誤,

進行世界性質的全球新聞發布大會,發布新研究出來的更正(弗)的應用和理論體系那些地方是不對的(出了問題)。

在從新應用,使用,新研究出的新的成果體系,

從新應用和更正(弗)的體系不對的地方再或者廢棄(弗)的理論和應用體系不就完事了嗎?

但時至今日沒有這樣公開,公正,公平的有哪么一個人,在或那一個機構出來證明自己的成果!

那麼到現在為止,只能說明,證明任何人,機構,現在對弗洛伊德體系的攻擊,(國外「專家教授)

都是對弗洛伊德的不服責任,輕挑,無知,缺少道德的,更是違心的。


因為他們不懂弗洛伊德。以為他所描述的性僅僅是生理方面,根本不懂他的性理論可以升華象徵為很多形式和領域。還有借靈性來批評他的生物決定性,也根本不懂他的初衷。弗洛伊德從來沒有否定人的靈性,只是他認為人的靈性要從遙遠的幼兒時期的本能開始說起,而那個時候並不是沒有靈性,童年時的感情其實是很美好豐富的。


謝邀回答:弗洛伊德他出生於1856年是科學大發展的年代,他與法國醫生巴斯德開創的免疫學同時代,科學無權威只有不斷向前發展。

弗洛伊德的主要觀點是:(l)潛意識理論觀點(2)人格論(3)性慾論(4)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5)自我心理防禦機制(6)釋夢理論,弗洛伊德提出這一系列思想觀點構成一系列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具有很強大的理論性(潛意識:夢·醉酒催眠)等。一個人從出生到衰老,一切行為動機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衝動的支配,神經症的產生就是由於性本能衝動受到壓抑而得不到滿足的結果,在性的後面有一種潛力,許多成人的變態心理心理衝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創傷性經歷和壓抑的情節。

有些專家和學者提出異議也算正常,各舒己見提出更多質疑。

弗洛伊德是心理學性學他是大師級別的一代宗師,學術是無國界的,世界在一步步走向人類的輝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