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大稻埕・福來許咖啡館

近年來的大稻埕地區真的是充滿了蓬勃的朝氣,許多新的店家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展,也帶動了一股結合復古與文創產業的潮流,其中位於迪化街台北霞海城隍廟對面的福來許咖啡館,正是這一波新開展店家當中頗為吸睛的代表。說起這福來許咖啡館,籌備期間便經常聽聞友人提起,所以也就特別在意它的動向;好不容易等到試營運,便迫不及待的來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關於福來許,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事業有成的商人,與一位熱情蓬發的廚師,相遇之後所產生的火花,造就了這家店,也就是福來許。

店名的Flieisch,原本是德文【肉】的意思,據說是因為主廚STALU沈伯翰先生很喜歡肉食的緣故,所以才起了這個名兒(說真的聽到這裡,我腦袋裡想到的是魯夫XD)。至於音譯的店名福來許,以華人的角度來看也頗喜氣,尤其店開在這條老街上,而且馬上就要過年了,還真是個相輔相成的點題。福來許在一整幢翻修過的老屋裡,一二樓是料理場與咖啡餐飲空間,三樓為私人招待會所,四樓為工作室;我想這裡應該可以定位為複合式的文創餐飲空間。

一樓空間的設計偏向簡單的原木結構而成,但或許是因為左鄰右舍都是老字號蔘茸藥行的緣故吧,所以在擺飾上或多或少迎合了大稻埕老街區的傳統氛圍。有別於一般咖啡館的閒適感,融合了現代與傳統的交錯,我走進這裡的第一印象是: 很是熱鬧。

一階的角落擺放著一些皮件與飾品,吸引著路過的客人也能沒忌諱的走進來看看。

和主廚兼老闆的STALU閒聊著,隨口問起幾樣精美廚具的由來;他驕傲的說著,這些都是他從東京的合羽橋道具街一手扛回來的!我不禁佩服起他那份熱情,這應該就是廚師魂吧。

福來許的甜點也十分深得我心,從試營運至今三次的造訪,每回注文的甜點都讓我得到充實的甜食幸福感,而甜點師傅竟是一位年輕的妹妹,也讓已晉身大叔的我著實訝異。上圖為滿佈著堅果的小鬆糕,是香氣十足,口感綿密的一品。

三樓的一隅,這裡擺放著許多陶藝品的收藏,走上三樓,有別於一樓的熱鬧,這裡又是另外一份靜謐。

空間設計上看得出來花了很多的心思,像這一個在品茗室裡刻意形成的紅磚角落,就很有味道。

三樓的另一個空間是歐式廚房暨招待會所。甫一上樓,在樓梯間前透過那縷空的窗櫺看到這一幕,挺讓人激動。

在歐洲也曾看過這樣的鹿角燈飾,如今在此重現,有種時空錯亂的Dejavu。

環視一周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真想要一個這樣的廚房。

 

甜點師傅與主廚的合影,謝謝你們的好手藝。

最後附上一張店頭正面圖,有機會來到大稻埕,別遲疑,就進來坐坐吧。

 

Fleisch福來許咖啡館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76號   TEL:2556-2526

粉絲專頁連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