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在沈從文的邀請下,年僅23歲的卞之琳來到沈家做客,房門打開後,沈從文的妻子張兆和很熱情,一將房門打開,便熱情的對卞之琳說:“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位朋友!”,說罷,便將一位身穿天青色旗袍的少女拉到自己面前,對卞之琳說:“這是我的妹妹張充和!”,少女甜甜一笑,沒想到,這一笑,便將卞之琳的魂兒給勾去了,卞之琳對張充和一見鍾情!

  當時的張充和年僅19歲,正是一個女孩正有魅力的時候,而且張充和出身書香門第,舉止談吐都優雅無比,從沈家吃完飯,卞之琳便對這位少女朝思暮想,沒多久,便對沈從文說了自己的想法,卞之琳是“新月派”代表人物,人品也沒得說,能做自己的連襟,沈從文當然很高興,和妻子張兆和積極出謀劃策,想要促成這段姻緣!

  有了未來連襟和妻姐的鼎力支持,卞之琳信心滿滿,拍着胸脯對沈從文夫妻說:“我一定把張充和娶回家!”,結果現實卻給卞之琳潑了一盆冷水!

  在沈從文夫妻的牽線下,卞之琳和張充和很快熟識,二人漸漸有了書信往來,變着法子給張充和寫信,想用自己的才華,將張充和征服,結果張充和並不感冒,原因其實很簡單,卞之琳寫的要麼是生活瑣事,要麼是國家大事,慷慨激昂的有,平淡無奇的也有,卻唯獨沒給張充和寫過情書,就連聞一多都感嘆:“卞之琳在年輕人之間,不會寫情詩!”。

  不會寫情書,卞之琳苦追張充和15年,還是沒將張充和追到手,轉眼之間,張充和已經34歲,已經是個大齡剩女,但除塵的氣質,張充和身邊追求者無數,卞之琳壓力是越來越大,可又無可奈何!

  終於,在1947年的9月,張充和認識了北大西語系外籍教授傅漢思,很快被傅漢思吸引,二人僅僅相識13個月,便與1948年11月喜結連理,卞之琳是肝腸寸斷,但仍不死心,又等了張充和7年,見張充和並沒有和傅漢思離婚,卞之琳徹底死心,在45歲時,與青林結婚!

  在張充和結婚後,有朋友對張充和和卞之琳之間的感情很不解,便問張充和:“你既然不愛他,爲何不乾脆拒絕呢?”,張充和答道:“我等了他15年,可他給我寫的信,都是日常瑣事,很囉嗦,從來沒有對我表白!”。

  15年,5000多個日夜,卞之琳都沒能骨氣勇氣,明明白白告訴張充和自己愛她 ,也許,這便是張充和對卞之琳一生最不滿的事情吧,卞之琳看着愛人嫁別人,只能說咎由自取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