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煩惱背後的奇蹟

文:太橋旦曾堪布

作爲一個修行人,時常要做的就是觀察自心:當下自己在想什麼,產生了什麼念頭?

一個還未開始修行的人,一旦發脾氣,馬上就會瞪眼,甚至會罵人、打人。作爲一個已經接觸佛法並修行的人,當發現自己發脾氣了,先不要急於瞪眼,也不能急着罵人,更不要着急動手。

最先要做的,是去觀察脾氣是怎樣發生的?正在發脾氣的自己明明是佛教徒,爲什麼還控制不住脾氣呢?如果這樣一直發脾氣,那麼和之前沒有學佛的自己有什麼區別呢?還要慢慢體會觀察脾氣本身是什麼樣子?什麼形狀?什麼顏色?脾氣從哪裏來?現在在哪兒?當脾氣過去以後,看一看它消失在哪兒了?

如果能這樣分析,在發脾氣的過程中,就能找到脾氣的真相——心的本性。脾氣越大,越讓我們變得怒火沖天,我們越不要着急付之行動,要看着脾氣,找一找脾氣的本質。如果能這樣做,說明我們已經控制住了脾氣,在不斷的努力下逐漸降服、戰勝、超越了脾氣。因爲當我們觀察脾氣時,根本找不到一個真實且具有實質性的脾氣,這就是脾氣的真相——心的本性。正如《金剛經》所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同樣,“過去煩惱不可得,現在煩惱不可得,未來煩惱不可得”。

不僅是發脾氣,慾望、嫉妒、我慢、愚癡、懶惰等各種各樣的煩惱都可以用上這個方法,這樣,煩惱對我們就產生特別大的幫助和作用,成爲修行的助緣。因爲沒有煩惱,我們也不會有機會去找尋心的本質,正因爲有煩惱的產生,纔會引發我們見到脾氣的真相——心的本質。

總之,當煩惱產生時,我們不要跟隨煩惱去行動,而要去追逐煩惱的本質——什麼形狀?什麼顏色?什麼位置?爲什麼讓我們如此難受、對他人造成這麼多的傷害?煩惱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當我們通過觀察,發現根本找不到實有的煩惱,這時我們放鬆地安住,煩惱就很難繼續膨脹,因爲我們越盯住它,它越容易被降伏,它只是緣生緣滅,究竟而言,是不生不滅的。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