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下自然界植物的四個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題主所說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就屬於最後一個類群種子植物。實際上以上植物的類群也是地球上植物進化的歷程,最先出現的是藻類植物,然後是苔蘚、蕨類,最後是裸子到被子,結構越來越複雜,生命越來越堅強。和動物的進化一樣,被子植物相當於植物演化的最高階段,是目前最先進最具優勢的植物種類。

說起來似乎很輕鬆,但以上植物的類群每一個演化都在數億年甚至數十億年。大約在4.25億年前的志留紀,由於加里東造山運動,海洋退縮露出沼澤和窪地,一些藻類(最有可能是綠藻)成功登陸上岸,發展成第一批陸生植物裸蕨;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早在5.2億年前,苔蘚類植物就已成功上岸,成為最早的陸生植物。

不管是哪種植物先上岸,大約在3.95億年到3.45億年的泥盆紀,裸子植物終於出現在了大地上,地球變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而被子植物,一般認為是侏羅紀晚期或白堊紀早期由裸子植物演化而來,很快就佔據了陸地上的生態位,成為最具優勢的物種。目前地球上被子植物有30.4萬種,而裸子植物僅有800餘種。

那麼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只需要知道被子植物的另一個名稱便一目了然了,這個名稱就叫開花植物,被子植物是要開花的,裸子植物則不開花;被子植物的種子是由果實包住的,裸子植物的種子則是裸露在外,僅有一層鱗片覆蓋。另外草本植物肯定都是被子植物,因為裸子植物都是木本植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