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偷懶,劇情請參考電影公司的簡介XD



我和《骸骨之城》這套小說結緣相當早,在中文版還沒出版之前,便曾向出版社推薦這套書(不過其實當時春天已經買下版權,進行翻譯了),我也是《骸骨之城》臉書專頁當初成立時的前幾名粉絲之一,後來還幸運地成了前傳《Infernal Devices》(尚未出版)的譯者,因為這樣的緣分,加上大概總編覺得我最近有快被太陽蒸發的傾向,所以就犒賞我去看今天的電影試映會,成為台灣少數搶先看到這部大片的觀眾。



身為原作的書迷,我對電影版是抱著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畢竟大多數的電影版和原作都有一定的落差,太忠於原作的電影常常看起來又非常不像電影(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那種僵硬的感覺,應該有人知道我想說什麼吧?),可是改編幅度過大,那還能叫作小說電影嗎?書迷的心就是這樣矛盾。



〈天使聖物:骸骨之城〉在台灣一開始就引發了很大的注目,畢竟系列中作者最愛的大配角:布魯克林大巫師馬格努斯‧貝恩是由台灣名模高以翔扮演,這是台灣之光,因為作者卡珊卓拉‧克蕾兒非常認可——不,應該說非常滿意這個選角,從高以翔扮演馬格努斯‧貝恩的消息曝光那天起,就可以看見克蕾兒三不五時在她的網站上稱讚這位台灣來的大帥哥。



電影在其他的選角上也非常用心:莉莉‧柯林斯(魔鏡魔鏡)的克萊莉、強納森‧萊斯‧梅爾(都鐸王朝)的華倫泰、琳娜‧海蒂(冰與火之歌)的喬瑟琳、傑米‧坎貝爾‧鮑爾(暮光之城)的傑斯,雖然目前都還不是一線巨星,但演技和外貌都非常亮眼,也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加上充滿魄力的預告片,看起來……應該是部好片吧?



不過好萊塢包裝精美結果一塌糊塗的電影太多了,在親眼看到之前,我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一直到今天進電影院看完試映會,才終於可以放心地說:請大家進電影院去看吧!不管是不是《骸骨之城》的書迷,一定都會喜歡〈天使聖物:骸骨之城〉這部電影!難怪美國還沒上映,片商已經直接開拍續集〈灰燼之城〉了。



〈天使聖物:骸骨之城〉是一部演員到位、敘事節奏流暢明快、畫面漂亮、特效精彩的奇幻動作電影,它不只是一部拍給書迷看的電影,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的娛樂大片。

《骸骨之城》本身是一本劇情量非常大的小說,要塞進兩個小時的電影根本不可能,再加上呈現的媒體和敘事角度的不同,電影當然修改了一些原作的橋段,小的修改像是:一開場喬瑟琳的「秘密」就很明顯、克萊莉看到路克被審問的場面方式、賽門沒有變成老鼠、杜蒙旅館的進入方式;大的修改像是:門戶的位置、惡魔亞伯頓沒有登場、最後決戰(這個部分改很大)、萊特伍夫婦沒有出現,但這些,真的,完全不會影響到我身為一個書迷享受電影的過程,甚至這些都是我回家翻書之後才想起來有哪些橋段在電影裡沒有出現,代表導演在橋段銜接的掌握上非常精準。

書迷可能比較有意見的是最後決戰的設計,包括地點和傑斯身世之謎的鋪陳,都和原作有出入,不過受限於電影長度,這是去蕪存菁的作法,同行沒看過原作的媒體界友人都表示敘事上非常順暢,以為原作就是這樣安排,重點還是在,傑斯的身世、克萊莉跟華倫泰的對抗、大反派的邪惡兇狠,只是呈現方式改變,所以我想是可以接受的妥協。我反而比較擔心萊特伍夫婦,在電影院裡完全沒有感覺他們不見了,回頭一想,有點擔心第二集該怎麼交代他們的戲份。



我很喜歡導演對於各個場景的氣氛掌握,喬瑟琳去窺探門孔、克萊莉和惡魔的初次對戰緊張感十足,都讓我整顆心揪在半空,克萊莉和傑斯的溫室愛情戲浪漫無比,杜蒙旅館大戰看得我血脈賁張,加上華麗的各種特效(我必須說學院和門戶的特效設計實在太讚了),兩個小時沒有絲毫冷場,一氣呵成。



演員都很出色,完全沒有讓觀眾出戲的空間,也因此,模特兒出身的高以翔有點吃虧,在趴踢的那場戲有明顯被莉莉‧柯林斯壓過去的情況,不過後來救亞歷克的那邊就很順又很帥了,而且英文很流暢,這應該是他最大的優勢。馬格努斯在這一集電影裡只出現兩場戲(原作的戲份本來就差不多這樣),但這兩場都是主角,鏡頭的重心所在,比起被邊緣化的依莎貝,更不用說比起其他好萊塢電影裡絕大多數的亞洲演員,高以翔真的很幸運,之後的故事還有更多馬格努斯的戲份,我很期待他有更出色的表現。這是台灣之光啊,請加油!



依莎貝在電影裡用的是鞭子!而且電影裡的模樣比劇照裡漂亮很多。



以滿分100來說,身為書迷的我可以給到85分以上,8月30日,請進場去看〈天使聖物:骸骨之城〉吧!絕對是值回票價!下一集電影公司甚至請來了雪歌妮薇佛擔任要角,好片保證啊各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