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總共看了200百本以上的書,有挺多公認的好書,回答這個問題,那就主要推薦其中讓我豁然開朗、欲罷不能、又醍醐灌頂的6本書。

1.「薛兆豐

經濟學講義」

這原先是一個美女朋友推薦我在得到上的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當年在得到上訂閱付費排No.1,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薛兆豐不在北大任教了,北大覺得被蹭了名氣,專欄名稱去掉了「北大」兩字。

適合人群是像我這樣的非經濟學專業出身的小白,涉及200多課關於經濟學的專業術語及原理的普及。

每一課都通過舉例淺顯易懂、生動形象的故事來闡述經濟學的本質,看得出「得到」跟薛兆豐老師在這門課上付出的巨大精力,付費排名No.1說明了一切。

因這門課的火熱空前,薛老師就出了本《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書的內容基本全是得到專欄上的分享,豆瓣8.7的高分,說明確實非常值得一讀。

當然引起的非議不少,不少經濟學專家覺得這樣普及經濟學是誤人子弟,很多故事、案例根本就是以偏概全,甚至完全背離了一些經濟學原理的本質。

2.「王二的經濟學故事」

這也是一本給小白普及經濟學的通俗讀物,書中通過王二這個虛構的人物,引用生活中的家常事例來講解經濟學知識,淺顯的故事後面隱藏著郭凱老師嚴密的知識邏輯和深厚的經濟學功底。

著名經濟學家、北大國家發展院院長周其仁也極力推薦該書。整本書中郭凱老師的立場、觀點跟所講述的道理,既不意圖取悅政府,又不諂媚民眾,只為闡明經濟學中最核心的那些知識點。

3.「思考,快與慢」

「思考,快與慢」是一本行為心理學的著作,作者丹尼爾-卡尼曼曾獲得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書應該有卡尼曼的合作者阿莫斯的一半功勞,兩人其實是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因為一些「誤會」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在出這本書的時候作者就只署名了丹尼爾-卡尼曼。

這書最新穎的一個觀點是說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做決策的方式。

快的方式稱為系統1,是大腦最常用且無意識的,它依賴於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的作出判斷,但同時也很容易上當。

慢的方式成為系統2,是有意識的,通過調動注意力、精算數據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策,它很慢,不容易出錯,但會消耗巨大的精力。

書中通過大量的真實實驗數據來驗證系統1跟系統2的各種思維特性,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4.「欲罷不能」

這本書應該歸類為行為設計心理學,在豆瓣上評分不算高,我在看這書的前兩章確實感覺很一般因此被我擱置了2周多,後來無意中又翻起來,頓時愛不釋手。美國亞馬遜分類圖書暢銷榜第一名,確實不是吹出來的。

這書是針對互聯網時代中,我們的那些比如無時無刻盯著手機,不斷刷朋友圈,通宵追看電視劇集,沒日沒夜打遊戲,頻繁查看郵件等等上癮行為,進行了這些讓你欲罷不能體驗背後的設計邏輯,並告訴你如何遠離這些上癮的行為?如何用行為上癮去做一些積極有意的事?

5.「成功,動機與目標」

這書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算是一本雞湯書,誰讓這書名蹭上了「成功」呢?不過豆瓣9.0的高分為這書給正名了,它確實不是講成功學,而是一本方法學。

這本方法學是重點分析我們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失敗的原因又在哪裡?如何解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類通病?拖延到無可救藥該怎麼治?你做事常常事倍功半,如何做到事半功倍?減肥立flag周而復始、年復一年,該怎麼解決?為了掌握這套方法學還專門做了個思維導圖。

書中以嚴謹可靠的科學依據,通過大量極具啟發性的實驗,為大家揭示了人類動機的基本理論,闡明了樹立正確動機與成功實現目標之間的關係,並鄭重的指出,也是點睛之筆——所有人都能更好地實現目標!

6.「高智商犯罪」

這是紫金陳出的一個系列,目前總共三本,「高智商犯罪:死神代言人」、「高智商犯罪2:化工女王的逆襲」、「高智商犯罪3:物理教室的時空詭計」。

作者專攻「本格推理」(簡單來說就是以驚險離奇的情節與耐人尋味的詭計,通過邏輯推理展開情節,與注重寫實的社會流派相對),不怎麼在乎文筆,沒有過度的描寫,節奏非常夠意思,案情設計非常精彩。

雖然豆瓣的評分並不是特別高,如果你平時偶爾看小說,特別是偵探推理小說的話,那紫金陳的高智商犯罪系列,絕對不能錯過,相信會讓你大呼過癮。

最後大家私我,回復「書單」可領取一份那些讓你後悔沒有早點看到又讓你醍醐灌頂的150本書單。

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只收藏不點贊的都是耍流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