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常提及的茶類多是六大茶類,對於再加工茶我們提及的似乎不多,或是再加工茶的界限有點模糊。其實中國茶千變萬化,但根基在六大茶類,隨著工藝的進步,我們逐步製作出了五花八門的茶。

袋泡茶、速溶茶、茶膏等,都是以六大茶類為基礎加工製作的品種,這都屬於再加工茶。先來解釋兩個對再加工茶常見的誤解。

首先非茶之茶不能列入再加工茶,通常我們習慣把當茶飲用的都稱為「茶」。但實際上它既不屬於六大茶類,也不見其對六大茶類進行再加工。那只是對「茶」概念的一種引申。

花茶是再加工茶中最常見的代表。比如人蔘茶、苦丁茶、杜仲茶……實際上這些植物與六大茶類中的茶屬於不同的植物種屬。

另外要明確的是花茶可不是以花代茶,直接拿花朵沖泡的不能只能稱為花草茶,和再加工的花茶沒什麼關係。花茶是再加工茶的代表,現在我們比較常見的花茶是北方人愛喝的茉莉花茶。花茶又名窨花茶、香片等。因為使用的花種類不同又可以分為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等。

香花入茶,古已有之。始於宋朝、興於清朝。明朝廢團茶為散茶,為大規模花茶生產奠定了基礎,朱元璋兒子朱權曾在《茶譜》中寫「今人以果品為換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除此之外,他還在書中記述了「隔花熏茶」之法。

清咸豐年間,由於花茶工藝改良,加之茉莉花深受慈禧的喜愛,茉莉花茶也因此流行了起來。尤其在京津地區。

中國是世界上茶類最多的國家,六大茶類讓我們在品飲茶葉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再加工茶的出現更是將這個範圍變得更大。


很多茶友都知道,中國的茶分為六大類,分別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和黑茶。於是,有些茶友就會產生疑問了:茉莉花茶屬於什麼茶?玳玳紅茶屬於什麼茶?袋泡茶屬於什麼茶?千兩茶屬於什麼茶?等等問題。其實,這些問題在茶葉的國家標準中都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

現行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30766-2014 茶葉分類 》中,將茶葉分為七類: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再加工茶。「分類原則:以加工工藝、產品特性為主,結合茶樹品種、鮮葉原料、生產地域進行分類。」

國標中再加工茶又分為:花茶、緊壓茶、袋泡茶和粉茶。「花茶 以茶葉為原料,經整形、加天然香花窨制、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緊壓茶 以茶葉為原料,經篩分、拼配、汽蒸、壓製成型、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袋泡茶 以茶葉為原料,經加工形成一定的規格後,用過濾材料加工製成的產品。」「粉茶 以茶葉為原料,經特定的加工工藝加工製成具有一定的粉末細度的產品。」

由國家標準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只有以茶葉為原料經特定工藝加工而成的產品才是茶。洛神花茶等不含茶葉成分的花果茶,即使被稱為「茶」也只是非茶類的飲料,不是茶。2、花茶是採用天然香花經窨制工藝製成,直接將各類乾花、果實等加入茶葉製成的「花茶」應屬於含茶成分的調配飲料,不屬於茶。因此,小青柑、大紅柑、檸檬紅茶等都屬於含茶成分的調配飲料。花茶並沒有限定窨制所用的鮮花種類,玳玳花、茉莉花、玫瑰花、玉蘭花等等有香氣、適宜窨制工藝的香花都可以加工花茶。3、緊壓茶不限壓製成的形狀和大小。萬兩柱、千兩茶、龍團、茶雕等特殊形狀的茶產品,均屬於緊壓茶。4、抹茶粉屬於粉茶的一種,不是單獨的一類茶。5、袋泡茶不限定袋內填充的茶葉種類,茶袋也沒有規定具體的形狀。三角形、圓形、方形、圓柱形、圓錐形等形狀的茶袋均可用於製造袋泡茶。


目前,根據中國茶葉學術界多數學者的意見,中國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兩大部分。所謂基本茶類,是以鮮葉為原料,經過不同製作工藝形成了不同品質的成茶: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以基本茶類的茶葉為原料,經過不同的再加工,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茶葉產品,即所講的再加工茶類,包括:緊壓茶、花茶、袋泡茶、新型茶茶品等。

關於六大茶類就不再多說了,直接進入正題來聊一聊除它們以外的茶,也就是所謂的再加工茶。

緊壓茶亦稱「壓制茶」,由散茶或者半成品茶經過蒸壓而製成一定形狀的團塊茶。我國古代就有緊壓茶的生產,比如唐代的蒸青餅茶、宋代的龍鳳團茶,它們是由茶樹鮮葉經過蒸青—搗研—壓模成型—烘乾而製成的,這樣的成茶屬於綠茶類。

現代的壓制茶大都是以已加工的黑毛茶、綠毛茶、紅毛茶等為原料,再經過蒸軟壓制而成的。根據原料茶類的不同,目前我國的壓制茶有茯磚茶、康磚、青磚、黑磚、花磚、花捲茶、雲南七子餅茶、沱茶等。

花茶

花茶,又名窨花茶、熏花茶、香片茶等。茶葉吸收了花香,飲之既有茶味又有花的芬芳,是我國北方非常適銷的一種再加工茶類。有茉莉烘青、珠蘭大方、桂花綠茶、玫瑰紅茶等品類。

袋泡茶袋泡茶是利用袋泡茶包裝機,採用特殊的內包裝材料,將一定規格的茶葉或保健茶包裝而成的一種再加工茶製品,具有使用簡便、易於沖泡等特點,頗受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國內袋泡茶按內含物原料類型可分為純茶型袋泡茶、保健型袋泡茶和混合型袋泡茶等。

純茶型袋泡茶:袋泡紅茶、袋泡綠茶、袋泡烏龍茶、袋泡普洱茶、茉莉花茶等;

保健型袋泡茶:杜仲茶、銀杏茶、苦丁茶、菊花茶、絞股藍茶、金銀花茶等;

混合型袋泡茶:可以是茶葉和保健茶的混合,也可以是不同類型茶葉或者不同類型保健茶的混合。

新型茶茶品

新型茶是指以茶樹的葉、花等為原料,採用非傳統加工工藝開發而成的、具有特殊品味或功能的茶製品。近些年來,為進一步提高茶葉經濟效益、拓展茶葉消費途徑、適應人們口味的多樣性追求,科技人員通過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先後研製出了低咖啡鹼茶、γ-氨基丁酸茶、超微茶粉、茶花茶及其他一些新型茶產品。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愛茶的朋友,大家也可以關注我的V號【小茶一叢】,我會定期整理髮布關於識茶、購茶、泡茶、品茶的經驗方法。歡迎茶友和我交流~

我認為喝茶能品出三種味道,一是茶的本真味,六大茶類各有所好。二是茶的文化味,茶文化無深淺之分,有所感便為上。三是茶的生活味,每款茶都有獨屬的個性,人也一樣。我是【小茶一叢】的許煒鑫,「為你甄選本真茶」。


在國內通用的是第七類,再加工茶。

其他答主說得十分清晰了。我想聊一聊國外的拼配茶。

在國外,大部分飲用的是拼配風味茶,也叫調配茶。是以我們的六大類基礎茶以及再加工茶做為茶基底,拼配上花草,香料,有的還加入純植物香精加工製成。這種風味茶口感豐富,香氣獨特,外形富有創意,通過花草的療效對健康起到不同的效果。許多國外知名品牌的主流產品都是拼配風味茶。例如TWG、DAVIDS TEA.、TEAVANA等。但是這些茶在我們國內較難留行起來,這也是我一直很困惑的。

的確,國外這些拼配的茶基底品質不高,很多進口的是我們國內抵檔的茶,或者印度斯里蘭卡CTC,因此按照中國茶等級口感測評,這些風味茶可以說差的很,但是價格卻挺高,當然品牌溢價在這裡。

那麼,國內為什麼沒有這類,使用中高等級的茶基底,拼配同樣高等級的或有機花草做出一類茶呢?這裡加花草和再加工茶不是同一原理,也不屬於一類茶,這裡指的是簡單的拼配。

感覺上,這類茶的外形療效等都更能適應年輕一代,也更容易做為一種創新,與新茶飲這種通過沖泡後調製出來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據我了解的市場情況,有一些小品牌在做,但銷量一般,不火。

借這個問答,有這方面想聊的朋友,歡迎留言我們進一步溝通。


答案沒必要那麼複雜!從基礎分法只有兩大類,

一,基礎茶類,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大茶類!

二,再加工茶類,即在六大類茶基礎上進行再次加工改變風格創造新特徵,比如窨花茶,如茉莉花茶桂花烏龍,比如焙火茶如濃香鐵觀音等等。


南詔茶童很高興為您解答!點擊頭像關注,不定期送茶樣!

自家百年古樹春茶已經上市。

我們知曉的為六種茶類,大致上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 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

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在普洱茶生茶里有包含著諸多的品種的茶葉,我們都統稱普洱茶! 生茶:普洱生茶是指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陳放,不經過人工「發酵」、「渥堆」處理。

生茶下的品種:分為兩種種類一個是大葉種普洱茶,一個是小葉種普洱茶。

普洱茶三色茶:

紫芽茶:紫茶青原料幼嫩芽葉 紫芽茶是按茶青原料幼嫩芽葉的顏色特點命名的茶。它是從幼嫩芽葉呈紫色的茶樹上採取茶青進行加工以後形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中國栽培茶樹里,芽葉呈紫色的不多。

紫鵑茶樹屬小喬木型,大葉類中芽種,屬於製作綠茶茶種。外型與群體原始種(紫芽)類似,然香氣口感差異甚大,並不適合做曬青毛茶。

紫茶,是茶葉中的稀有品種,其生茶因其具有生於茶樹呈紫紅色,製成干茶成品呈墨綠色,置於杯中沖泡後呈青綠色的神奇變化,故被茶區的民族稱之為「三色茶」,陸羽中記載的「茶者,紫為上」,指的就是紫茶。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以上是筆者的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茶友們,點擊關注, 期待與您下次分享!
基本茶類

茶鮮葉經過不同製造過程形成的不同品質成品茶的類別。中國現代生產的茶葉依據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分為六大類,即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青茶)、黑茶、紅茶。

六大茶類中各自包含樹種至數百種茶葉,外形、內質都有所差別。

再加工茶類

以基本茶類的茶葉為原料經再加工而形成的茶葉產品。根據再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花茶(窨花茶)、香料茶(添香茶,在茶葉中加入天然香料製成的再加工茶)、緊壓茶、萃取茶(比如速溶茶)、果味茶(如檸檬紅茶)、保健茶(比如苦丁茶)和含茶飲料(如奶茶)、包裝茶(比如袋泡茶)

來源:中國茶葉大辭典


我國六大種類茶: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和黑茶各自有什麼特點,

綠茶----不發酵的茶(發酵度為零) 龍井茶,碧螺春。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乾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清綠茶。我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傳統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紅茶----全發酵的茶(發酵度為80-90%) 如祁門紅茶,荔枝紅茶。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雲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青茶----半發酵的茶(發酵度為30-60%),鐵觀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 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黃茶----徽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20%), 如白牡丹,白毫銀針,安吉白榮。在制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

、""黃大茶""(包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黑茶----後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0%) ,如六堡茶,普洱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雲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類,基本工藝過程是晾曬、乾燥。白茶的品質特點是干茶外表滿披白色茸毛。色白隱綠,湯色淺淡,味甘醇。白茶是我國特產。它的品質特點是:白茶最主要的特徵是 色銀白,真有「綠妝素裹」之美感,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白銀針全是披滿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狀挺直如針。在眾多的茶葉中,它是外形最優美者之一,令人喜愛。湯色淺黃,鮮醇爽口。

黃茶、白茶、紅茶、黑茶、綠茶、青茶、

黃茶----人們對於烏龍茶、黑茶、紅茶、白茶、綠茶都不陌生。不過,六大茶類中的黃茶,多數人還是「聽過沒見過」。「黃茶生產歷史悠久,工藝獨特,但近年來因為宣傳太少,鮮為人知。」下面就由中華老字號清雅源的資深茶藝大師為我們解說有關黃茶的知識。

黃茶是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的,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品類——黃茶。

黃茶是漚茶,在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對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而納米黃茶能更好發揮黃茶原茶的功能,納米黃茶更能穿入脂肪細胞,使脂肪細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復代謝功能,將脂肪化除。


菊花泡花其參

還有是花茶


分享給大家,自己看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