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信達證券發佈了一份關於寵物食品行業的研報。信達證券就當前的寵物食品行業做出了兩個判斷:

一是寵物食品板塊需求端出口政策不明朗,但國內需求爆發。

二是溼糧增速快、乾糧市場大,高端增速高於中低端。

具體來看:

1、出口政策不明朗,但國內需求爆發。

寵物食品的需求主要由內需和淨出口組成,後者是內資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二十世紀末,受全球化浪潮的影響,跨國巨頭紛紛將低附加值的生產環節轉移或外包至國內,使我國涌現了不少規模化的加工企業。發展至今,我國的寵物食品產業鏈外貿依存度很高,行業內企業的產品主要以代工貼牌方式銷售給海外品牌企業,並不直接觸及終端消費者,因此,定價能力弱,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與出口市場景氣度息息相關。

但海外市場近年來波動很大,增速疲軟。2010至2012年間出口規模增長較快,2013至2015年呈下降趨勢,2016年至2017年企穩回升,2017年度實現出口額爲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5億元)。我國寵物食品出口規模自2013年開始出現下降主要受美國的寵物食品安全事件和日本寵物食品市場增長乏力的影響所致;2017年較2016年呈現較大幅度提升主要受益於中國產寵物食品在美國市場認可度回升及歐洲寵物食品市場的持續向好。

2018-19年,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於2018年9月24日開始向包含寵物食品在內的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進加徵10%的關稅,未來根據兩國貿易談判的結果再決定是否將進一步加徵關稅至25%。加徵關稅一方面會削弱內資企業相對其他國外供應商在價格方面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面會影響其最終結算價,影響毛利空間。

2011年至今,美國一直是我國寵物食品的最大出口國,但其國內相關政策變化頻繁,倒逼內資企業持續發掘其他地區市場。同時,隨着我國寵物消費意識的覺醒,內需市場近年來增速勢不可擋,爲內資企業出口轉內銷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根據國家統計局,我國規模以上寵物食品企業的銷售收入由2010年的約100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398億元,年均增速22.3%;其中境內銷售收入345億元,年均增速高達29.1%,體現了極其強勁的發展勢頭。歐睿統計的樣本數據也顯示,2017-19E,寵物食品板塊的增速分別爲37%、33%和30%,且後續各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2、溼糧增速快、乾糧市場大,高端增速高於中低端。

寵物食品根據用途可分爲乾糧、溼糧和零食及混合產品三種類型。但是由於過去用戶缺乏正確餵養寵物的認知,寵物食品中消費量最大的還是乾糧,因而,寵物食品電商或線下寵物店並沒有進行細分,而是採取混合銷售的模式。

隨着將現代家庭將寵物作爲“家人”的需求愈發強烈,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注重寵物的營養健康,體現在寵物食品板塊的細分和升級。

信達證券根據歐睿數據對中、美、日寵物食品結構進行了橫向對比。

信達證券指出,截止2018年,我國貓和狗零食分別僅佔總收入規模的0%和9%,零食板塊規模很小,而美國和日本都有更高比例。溼糧方面,由於貓和狗的飲食習慣差異,貓溼糧佔比往往高於狗溼糧。目前,我國貓溼糧佔比30%,仍低於美國和日本的42%和39%;狗溼糧佔比18%,介於日本和美國之間。

因此,信達證券認爲,貓、狗寵物零食和貓溼糧將是我國未來增速更高的寵物食品子板塊;而乾糧板塊由於市場容量最大,新進品牌有望很快獲得一定規模效應。

2013-18年間,我國貓糧總體增速略高於狗糧。縱向比較各產品價格帶,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我國寵物食品正經歷消費升級的趨勢:不論是貓糧還是狗糧,高檔產品CAGR增速明顯快於經濟型和中檔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寵物零食,2018-23年的預期CAGR增速仍高於前5年,體現了極強的增速。

文:雕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