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浮萍

  春季行情,人心躁動,連股市也是如此。

  2019開年以來,準確的說是從2月1號以來,國內的A股出現了一波上漲行情,從最低點的2500點狂拉至3100點左右,上漲超過20%。

  上漲之快、行情之堅決在歷史上都十分罕見,更有幾個交易日出現“瘋牛”行情,單日內狂拉上百點,讓諸多專業人士都踏空,深感市場的非理性行爲。

  行情看不懂沒關係,只要股價上漲很多問題就可以解決掉,包括傳媒股飽受詬病的高質押問題等,事實上傳媒股在這一波行情裏面也跟風上車,股價出現大幅度的反彈,跑贏大盤20%的股票比比皆是,有一些甚至能夠達到驚人的50%的漲幅。

  這一波行情因何而來,還可以持續嗎,傳媒股還有多少的上漲窗口期?

  政策先行,四大動力助推股市站上3000點

  這一波行情果斷迅速,具有暴力拉昇的屬性,並且動因複雜。

  其中最直接的利好當然毛衣戰的緩和,在雙方高層的努力溝通下,和解備忘錄已經初步達成,最終的協議預計會在3月底達成,算是外部環境得到一定的預期改善。

  二是正在召開的兩會時隱性利好,在如此大的盛會面前,股市只能穩中向好,如果跌跌不休引起全民關注,代表們也不能安心提建議,這在國內是政治正確的代表。

  更大的原因在與高層重視。高層認爲2018年的去槓桿太猛太直接,導致股市大跌,衍生出股權質押、民企困境的諸多難題,潛藏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的風險,所以必須要把股市拉上去,拉到一個合理的範圍(目前來看是3000點到3500點),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所以從開年以來,可以看到政策喊話,比如每一次大漲都能引起《新聞聯播》的關注、比如減免交易印花稅、比如釋放流動資金等,一切都是在營造股市觸底反彈的氛圍。

  在我國國情下,上面的重視是最大動力,所以這一輪的上漲不能完全用慣常的經濟學理論去覆盤解釋,導致很多專業人士都踏空。

  最後一個也是高層重視的結果,就是科創板的推出。目前關於科創板的信息幾乎每天都能夠在朋友圈刷屏,總體來說科創板的註冊制、非盈利、不設漲幅限制等特點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的。

  最新的結果是第一批企業最快7月1號出現,那麼在新板塊推出之前必須要穩定現有的A股板塊,聚集人氣,爲科創板創造氛圍。歷史上2004年的中小板、2009年的創業板推出之前,A股都會出現明顯的增幅,這是歷史慣性。

  傳媒股普漲10-50%,多數跑贏大盤

  A股集體大漲,傳媒股也紛紛跟進。據文娛商業觀察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上絕大部分的影視傳媒股都實現了上漲,幅度在10-30%之間的居多,最高漲幅如慈文傳媒,超過50%。

  慈文上漲如此之快和控制權易主不無關係。

  2月26日晚,慈文傳媒發佈公告稱,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華章投資將成爲公司控股股東,江西省人民政府將成爲慈文傳媒的實際控制人。華章投資表示將通過二級市場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

  根據公告,公司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馬中駿等四人13元/股的價格將其持有的公司15.05%股份,分兩次合計作價9.29億元轉讓給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華章投資,較公司停牌前溢價44%同時,馬中駿等四人同意將其持有的剩餘慈文傳媒部分股份表決權委託至華章投資。

  慈文傳媒本身是電視劇行業龍頭公司,華章投資又是江西國資委企業,兩者併購消息出來之後,慈文傳媒股價應聲大漲,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實現了股價的大幅度躍升。

  而唯一下跌的北京文化,可以說徹底跑輸了大盤,在整體上漲的浪潮中,唯獨它一家始終處於橫盤狀態。

  造成北京文化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爲電影《流浪星球》。因爲這部電影在未上映之前的小規模看片會上就顯露爆款品相,各遊資紛紛跟進炒作,從1月11日11.35元每股的開盤價,最高炒至15.17元每股,上漲超過30%。

  但是北京文化在這個項目上的收益並不高,公司2月10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截至 2019 年 2 月 10 日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約爲 7300 萬元-8300萬元,巨大的市值漲幅和實際收益並不匹配,導致北京文化的股價處於陰跌狀態至今。

  科創板利空對衝2萬億減稅利好,A股後市如何走?

  這一波的行情主要還是政策先行,外界原來的預期是很難具有持續性,會停留在3000點左右持續震盪,並有可能在6月份開始出現持續性的下跌行情。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一是因爲國內經濟的基本面沒有大的改觀,以前我們都認爲2018年中國的經濟會是L型的那一橫,是觸底反彈的關鍵年,但是越到後來大家才發現原來我們還在那一豎的狀態,遠未見底,股市不具備長期牛市的支撐。

  二是因爲市場上的資金是有限的,當新版塊新熱點出來之後,熱錢就會從主板抽離,追隨新板塊。根據歷史經驗2004年推出中小板之際,主板跌了300多點;創業板推出的2009年9月份前後,主板跌了近600點。

  所以理論上來說,科創板7月份推出,主板市場上從6月份就會開始有反應,資金陸續抽離至科創板,對主板的指數形成一定的壓力。

  自然而然的留給傳媒股窗口期時間也不會太久。

  不過一切都存在着變數。今天兩會上的政府報告釋放出了一個終極大紅包:實質性減稅。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預計會爲企業減負達到2萬億元,這是實實在在的政府讓利於民間,對刺激實體企業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實體經濟有好轉,股市的這一波後市行情就有了一定的支撐,不至於如此悲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