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木

  上天入地,綜藝無所不及。

  曾經有人說過,社會上有多少種工作,綜藝節目就有多少次體驗的機會。這幾年,我國的電視節目市場空前繁榮,季播形式的綜藝節目被大衆所認可,伴隨着真人秀節目的興起,綜藝節目將“魔爪”幾乎伸向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工作。

  “上至宇宙天體,下至掘地百米,左達說唱電音,右達街舞流行。”可以說影視行業中的各個工種,社會生活中的各個行業,漫漫人生的各個階段,哪裏都可以看得見綜藝的身影。

  文娛商業觀察重磅盤點,萬物皆可“綜藝”,那些年,我們跟着綜藝節目走過的腳步。

  所向披靡!

  垂直類綜藝開闢廣闊市場

  國內最早的綜藝節目公認爲是1990年開播的《綜藝大觀》,由於脫產於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所以《綜藝大觀》中都是以歌舞小品類節目爲主。

  而在時代的發展中,簡單的歌舞小品已經不能滿足大衆的需求,於是,一大批基於傳統的舞臺表演,而產生的創新類節目走進了觀衆的視野。

  在歌唱類節目中,既有“神仙打架”的唱歌節目《歌手》,也有音癡橫行的《偶滴歌神啊》;同時,唱歌形式的不同也演變成了各種不同的節目玩法,既有帶着面具唱歌的《蒙面唱將猜猜猜》,也有躲在幕後唱歌的《隱藏的歌手》,還有一些節目對歌曲中的內容進行加工,出現了像唱歌與古典詩詞結合的《經典詠流傳》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音樂類節目橫向發展的同時,也有許多專注於某一種音樂類型的垂直類節目接踵而至。

  比如說愛奇藝打造的專注於嘻哈的《中國有說唱》,騰訊視頻製作的專注於電音的《即刻電音》,湖南衛視專注於美聲唱法的歌劇音樂劇節目《聲入人心》等。(詳情見《踢館成功!“梅溪湖36子”的後續影響力會是美聲行業的春天嗎?》)

  除此以外,今年夏天,又會有另外一檔垂直類音樂節目誕生,愛奇藝聯合米未傳媒打造重量級音樂節目《樂隊的夏天》,這將會是一檔主打搖滾音樂的綜藝節目。同時,愛奇藝還將會推出一檔立足於原創音樂文化,讓各類頂級明星音樂人進行詞曲創作比拼的《我是創作人》,值得期待。

  在對舞蹈類節目進行模式創新的過程中,出現了像去年火極一時的《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也有全新升級迴歸後的明星舞蹈競技節目《舞林大會》。而且伴隨着近幾年廣場舞備受大媽們鍾愛,安徽衛視還聯合打造了一檔廣場舞比拼節目《一起來跳舞》。

  而在傳統的語言類節目中,絕大多數都是以一種晚會式類型出現,近幾年出現了一大批具有鮮明特點的節目。諸如東方衛視先後開辦的《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笑傲江湖》《笑聲傳奇》《笑傲幫》《笑星撞地球》等,幾乎把喜劇類節目的模式全部都嘗試了一遍。

  其中,有“相聲101”之稱的《相聲有新人》,出現了車輪戰、魔王挑戰賽、battle戰等多元化賽制,將傳統藝術做出了一種“現代感”。

  除了這些傳統的藝術類型,還有一些從前不被注意的影視行業工種也通過綜藝節目逐漸被大衆所熟知並喜愛。

  湖南衛視在去年開播了大型原創聲音競演魅力秀《聲臨其境》,緊扣“配音”這個主題,將幕後配音的工作搬到了臺前,通過聲音來展現演員的專業功底,並以聲音之名給幕後的配音以最高的儀式感。(詳情見《《聲臨其境2》迴歸,配音類綜藝節目出圈之路還有多遠?》)

  上天入地!

  跨行業綜藝上演多重角色

  其實,並不僅僅侷限於傳統的藝術領域內,伴隨着帶有體驗色彩的真人秀節目的興起,社會生活中的各行各業都陸陸續續被搬上了電視熒屏。

  最具經典的是關於農民形象的節目。湖南衛視的《嚮往的生活》連續播出兩季,通過“蘑菇屋”的一天三餐,來讓明星放慢生活節奏,據悉,該節目第三季即將在三月中旬開啓錄製。

  而近日,在芒果TV又有另外一檔號稱是國內首個沉浸式鄉村人文體驗真人秀《哈哈農夫》開播,看到王源小哥哥跑到村頭去買辣條的場景,不得不讓人產生好奇。

  前兩年,這種慢綜藝節目風靡一時,各大衛視都紛紛操作起來。湖南衛視《親愛的客棧》作爲領頭羊,在四川瀘沽湖和內蒙古阿爾山先後都開辦了民宿;東方衛視在浙江莫干山開了一家《青春旅社》;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浙江衛視當時還邀請了吳彥祖、馮德倫等人深入鄉村古鎮,對四個老房子進行改造,上車前還是明星建築師,下車後帥哥也要化身成爲搬磚工人。

  當然,還有一大批節目讓明星體驗運動員的生活,諸如此前的《來吧!冠軍》《這就是灌籃》《跨界冰雪王》《星跳水立方》等。

  而近期,由浙江衛視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推出了少兒燃動冰雪成長類節目《大冰小將》得到了不少關注,易烊千璽在節目中擔任經理人,與領隊雷佳音一起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冰球小朝夕相處,幫助他們向着最強冰球隊少年夢之隊的目標進發,用體育競技創造碰撞出夢想光彩。

  這種職業挑戰類的節目早在前幾年基本上都已經被嘗試了一遍,以《極限挑戰》《了不起的挑戰》《我們的挑戰》《挑戰者聯盟》等一衆“挑戰類”綜藝真人秀爲主,跨越大江大河,在全國各地嘗試各種不同的職業崗位,教師、司機、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廚師、煤礦工人、乘務員等基層工作者,都在電視熒幕上呈現出來。

  其中,岳雲鵬曾在節目中就切身處地體驗了一把煤礦工人的井下8小時工作,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下礦井中挖煤、產煤、打眼、裝炸藥,這些生活中幾乎不可能想象到的工作,一個相聲演員全部經歷了一遍。岳雲鵬在最後直接坦言,這一天他會記一輩子,因爲這是他參加工作以來最辛苦的一天。

  更有甚者,去年優酷推出了《挑戰吧!太空》,聚焦中國在探索外太空領域爲世界作出的貢獻,講述航天科技進步和航天人不懈奮鬥的故事,以王寶強、張雨綺、田亮、吳宣儀、朱正廷、陳鍇傑六位嘉賓作爲“太空C計劃”志願者參與了節目拍攝,體驗中國航天員訓練體系,並前往火星模擬真實環境進行封閉式生存挑戰,這真的是上天入地,無所不及。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直是綜藝節目比較關注的重點,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下,一個人人生中所擔任的不同社會角色,基本上都在電視熒幕上有了自己獨立的節目。

  既有像以父母視角來講述子女生活的《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和《女兒們的戀愛》,也有像以童年子女視角的《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和成年子女視角的《帶着爸媽去旅行》。還有一些以夫妻關係爲切入點的真人秀節目,如現在正在熱播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和早些年的《老公看你的》。

  可以說,一家老小齊上陣,把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呈現到了觀衆的眼前。通過觀看綜藝節目,也走進了社會的各個角落,更加詳細地瞭解了社會的方方面面。

  空前絕後!

  萬物皆綜藝還會如何發展?

  無論是對於垂直類綜藝節目的充分開發,還是對於跨行業真人秀節目的親身體驗,這些都是近幾年來綜藝節目市場欣欣向榮的一種表現。

  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多創新類的、體驗類的綜藝節目,是因爲觀衆對於電視作爲娛樂生活消費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傳統的節目類型已經不能夠滿足大衆的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外加之觀衆對於社會生活中其他工作崗位所具有的一種“求知慾”,也促使綜藝節目市場不斷跨領域跨行業蔓延。

  當然,最直接的原因是近幾年真人秀節目的火爆,讓電視製作者看到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所以各大衛視平臺都在進駐這一領域,並且以自己的方式來創新,因而纔會誕生了那麼多檔體驗類的真人秀節目。

  同時,這也是廣電總局鼓舞的主打原創內容中所涌現出來的一大批新的成果,既反映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市場的繁榮,也體現出了電視節目製作人在不斷探求新的創造領域所做出的努力。

  在未來,文娛商業觀察預測,傳統的藝術類型節目創新會越來越難出新品,遭遇發展的瓶頸,不過依舊會有一些垂直類的綜藝節目受到更多的關注;而另一方面,帶有體驗色彩的真人秀節目也會繼續挑戰更多種可能性,不過挑戰的難度始終不能超出一定的範圍,不會達到所謂的“極限”,否則此類節目也極有可能會被廣電總局叫停。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真人秀節目深入基層,讓明星體驗不同的社會崗位,爲觀衆帶來歡聲笑語的同時,也傳遞許多正能量,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