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近日,深圳警方開展統一行動,一舉搗毀同類型電信詐騙團伙6個,刑事拘留135人。

新款電信詐騙 “套路拍”

收藏愛好者劉先生擁有一批古錢幣,去年底,深圳某家藝術品電商平臺業務員主動給他打來電話,稱可以幫助他高價賣掉。 受害人劉先生講述,電商平臺業務員說叫我的款打到他賬號去,打到他的微信,我在心裏想沒有這個可能的事,你沒有看到我的實物,沒有看到我的東西,我爲什麼轉給你,我就跟他約,我說20號我纔到你們公司去,把我的實物帶到你們公司去,大家一起來談,籤個合同,問他可以不可以,他說可以。

3月20日,劉先生來到該公司,卻沒有見到之前聯繫他的業務員,而是見到了在此執法的深圳民警,原來這家公司早已經被警方盯上了。事實上,這並不是劉先生第一次被騙,近兩年來,他已經被五六家所謂的藝術品公司欺騙,總共被騙了四萬到五萬元。 同一天,深圳警方統一行動,一舉打掉了6個“套路拍”詐騙團伙,現場控制 216人,刑事拘留135人,凍結資金賬戶22個,資金110餘萬元,涉案資金還在進一步統計中。對劉先生實施詐騙的公司就是6個團伙中的一個。

深圳市南山分局刑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唐敏介紹稱,我們南山警方依據之前報案的一個電信詐騙的線索,然後依託我們的智慧新警務,採取大數據合成作戰的方式,一舉端掉了六個團伙,涉及到五家公司。這五家公司的詐騙手段是一致的,都是採取連環套的方式對受害人實施電信詐騙。

步步爲營 誘人上鉤

那麼這些所謂的藝術品公司是怎麼一步一步誘惑收藏愛好者上當,他們宣稱的藝術品鑑定、去海外拍賣等等又是否真實呢?

在深圳南山區看守所,記者見到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根據他的描述,公司會爲他們發放“作業話術及技巧”,按照套路來和收藏愛好者對話。而所謂的專家也並無任何鑑定資質。 犯罪嫌疑人稱,就叫我們照着話術說。不懂的就問他們上面。瓷器類說什麼誇它色澤圓潤,胎骨老氣,錢幣就說它包漿老氣,一看就是大開門的產品。

這些公司主要採用4個步驟誘人上當:

第一步,把公司包裝成很專業、很有實力的拍賣公司,發展業務員物色急於鑑定古董或拍賣收藏品的對象。

犯罪嫌疑人稱,有規定每天打電話30多。完不成就會被體罰。

第二步,無論客戶提供的藏品是真是假或者有無缺損,業務員和“專家”配合忽悠客戶,聲稱藏品價值很高,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從而獲得客戶對其公司的信任。一旦客戶將藏品委託給他們拍賣,公司會與其簽訂一份合同,並收取5000-50000元不等的“展銷服務費”。犯罪嫌疑人稱,報價一般就自己去網上查,要不就問他們領導,這個東西值多少錢。服務費提成10%,超過5萬,提12%。

第三步,一個月後,業務員又會以各種理由宣稱藏品未銷售成功,並要求客戶轉爲拍賣流程,需繼續繳納一定的“拍賣服務費”,而拍賣的結果一定是流拍。

那麼藏品有上拍賣會的嗎? 犯罪嫌疑人表示,他們(上面)說有。只是他們說因爲我本身沒有自己去過。有沒有成交也不知道。

第四步若客戶想取回收藏品,公司會要求其繼續繳納一定的費用。收藏愛好者一旦陷入圈套,欲罷不能,即使想跳出陷阱也會被迫交錢。如果受害人喊冤求助,犯罪團伙就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對公司的負面內容快速刪除。

犯罪嫌疑人表示,有客戶在跟我說東西到底能不能賣出去時候,本身我自己也在懷疑。總監就說你放心吧。 根據深圳警方介紹,此次查處的6家公司均以對客戶“收藏品”進行拍賣,採取連環套的方式實施電信詐騙犯罪。

深圳市南山分局刑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唐敏介紹說,我們發現涉案公司一共有七個虛假虛構從業經歷、虛假資質、虛假鑑定、虛高價格、虛假合同、虛構拍賣事實、虛假收費。從以上七個虛假的情況來看,我們認爲這個公司就是一個徹徹底底從頭到尾都是帶有套路性質的電信詐騙行爲。 通過調查,深圳警方發現受騙的大部分受害者都是老人和外省人士,並且對自己的收藏品沒有正確的認知,存在快速致富的迫切心理,並提醒廣大收藏愛好者注意詐騙風險。

深圳市南山分局刑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唐敏:在此我也提醒廣大的收藏愛好者,如果你手上有這種產品需要市場流轉,

第一請自己對你的產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了以後,你再去找相關的機構進行拍賣。

第二就是你在委託這些公司進行展覽和拍賣的時候,請你一定要認清楚,找到有拍賣資質的公司進行正規的拍賣,而不是貪圖小便宜去找這種小公司或者是非法的公司進行拍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