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資事經緯

“這太突然了,前幾天在電視上還看到它們的廣告,周圍還有朋友剛投了。”

3月28日,當團貸網實際控制人唐軍、張林,被東莞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出現“爆雷”的消息被轉到各個羣后,羣裏立刻活躍了起來。同時,在微信以及微博上,一些網友也曬出自己在團貸網投入的本金,還有投友自發建羣,溝通信息準備抱團維權了。

而在幾天前的23日,團貸網還在糰粉粉絲見面會上,專門回覆稱請大家不要輕信外界不好的謠言,一切以官方公告和客服回覆爲準。

“爆雷”事件發生後,在團貸網的官網上,一切卻顯得異常平靜。出借和轉讓都可正常交易,首頁也沒有因爲高管被警方控制,新增任何風險提示的信息。資事君昨日下午撥打團貸網的客服電話,不是無人應答,就是自動語音回覆說座席忙。

但團貸網還是引發了“蝴蝶效應”。唐軍、張林也是廣東派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派生科技”)實控人和法人,受此影響,派生科技原定當日的業績說明會推遲,並且發佈停牌公告。

隨着事件的發酵,由唐軍所主控的派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派生集團“)也浮出水面,以團貸網爲紐帶,派生集團旗下的派生科技、小黃狗等子公司之間,形成了錯綜複雜的產權以及交易關係,也留下了更多的謎團。

紙包不住火?

3月28日下午3點,是派生科技原定舉行2018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的時間,但當日的12時40分左右,卻突然連發《停牌公告》、《關於公司相關人員被採取強制措施的公告》、《關於推遲舉行2018年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三則公告。

這樣的變化,都源於東莞公安的官方微博,在當日11點發布的一條《情況通報》,稱東莞團貸網互聯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即團貸網)實際控制人唐某、張某主動向東莞市公安局投案。東莞市公安局已對“團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立案偵查,並依法對上述二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偵辦中。

而《情況通報》中的唐某和張某分別指的是唐軍和張林,此二人同時也是派生科技的實控人和法人。

團貸網是華南地區的頭部平臺,此前已完成三輪融資共計6.75億元,其中B輪2億融資由九鼎投資領投,巨人投資、久奕投資和沈寧晨等跟投;C輪3.75億融資由宏商光影領投1億。官網數據顯示,團貸網已安全運營6年258天,截至2019年2月28日,團貸網借貸總餘額145億元,當前出借人數22萬人。

就在團貸網被正式立案的前幾日,網上便已經有了團貸網將要清盤的傳聞,不過彼時團貸網卻表示,平臺所有產品都在正常經營,可以繼續購買。

短短几天,形勢怎麼就出現了大逆轉?

知名證券大V@股社區認爲,團貸網、派生科技暴雷是有預兆的,看公告,大股東廣東碩博以及實際控制人唐軍在股份全都質押了,摺合大約46億元,如果質押率按4折算,那也可以套現將近20億,業內風傳是實際控制人想潛逃出境,被央行檢測到所以就收網抓人了。

在外界看來,唐軍爲何選擇在派生科技說明會前一天自首,這是個疑點,團貸網是已經紙包住火了嗎?畢竟主動自首和被警方直接緝拿,是屬於不同的法律量刑範疇。

投機還是投資?

回到上面提到的派生科技,其屢次更名以及快進快出涉足金融業務,致使其股價暴漲、營收大增的現象,也值得玩味。有媒體在調查時發現,派生科技因爲一般股東人數少、流動性差以及常年沒有券商研究機構調研等特徵,甚至被稱爲是“莊股”。

派生科技在2018年5月之前,公司名叫廣東鴻特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特精密“),是一家從事鋁合金壓鑄業務的公司,主營業務爲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中高檔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等製造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及其總成。

在佈局新業務方面,鴻特精密看到了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機遇,並在2017年3-4月間連續成立了三家子公司,即廣東鴻特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鴻特普惠)、廣東鴻特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鴻特信息諮詢)、廣東鴻特互聯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鴻特互聯網)。

其中,鴻特普惠主要提供非抵押的信用借款以及消費分期等產品,鴻特信息諮詢則主要提供房產抵押貸款及車輛抵押貸款類的產品服務,兩家主要提供助貸業務,其資金合作方主要爲網貸平臺團貸網。

涉足金融業務且與團貸網有了合作後,鴻特精密的營收立馬出現大增。根據鴻特精密2017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37億元,同比增長104.95%。其中由三家金融科技字公司帶來的金融科技服務,實現營收13.79億元,佔到總營收的46.97%。

【來源:鴻特精密2017年年報】

2018年1月,鴻特精密的法人變更爲張林,5月鴻特精密發佈更名公告,將公司名變更爲廣東鴻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鴻特科技)。對於更名的原因,該公告寫道,“公司在穩健發展鋁合金壓鑄業務的基礎上,將產業資本與金融創新相結合,開展金融科技信息服務業務,形成了以製造業爲主的實業板塊和金融科技板塊協同發展的格局。” 2019年2月20日,鴻特科技再次更名爲派生科技,此次更名背後就是唐軍入主成爲派生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不過,有媒體稱派生科技(鴻特科技)2017年年報、2018年半年報,均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在2018年半年度審計報告中,會計師事務所認爲,尚未完成監管備案的團貸網,其業務具有不完整性,導致派生科技的助貸業務收入在持續性上具有不確定性。

派生科技與實際控制人產權關係結構圖

隨着國家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亂象的整治不斷深入,派生科技又開始打算退出互聯網金融業務。2018年年底,派生科技將所持有的鴻特普惠與鴻特信息諮詢股權以1.29億元轉讓給東莞派生天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派生信息),派生信息同時也是團貸網的母公司。

同時,鴻特互聯網將被註銷,目前該項工作正在進行中。派生科技表示,此次出售後,公司將聚焦科技實業,繼續以智能製造、環保製造爲戰略發展方向。

儘管派生科技已決定將金融業務剝離給關聯方,但金融業務帶來的營收仍然在2018的年報中表現搶眼。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4億元,同比增長17.19%,而子公司金融信息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48億元(佔總營收的48%),毛利率達到了98.95%。

從派生科技這兩年發展來看,金融業務已經產生了數十億元的營收,但團貸網以及唐軍在其扮演的角色,是投資還是投機?這筆資金又流向了哪裏?這或許是外界更疑惑的地方。

拆東牆補西牆?

團貸網此次爆雷,唐軍所擁有的“派生系”“公司,除了牽出派生科技外,另一家同樣是唐軍擔任董事長的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黃狗)也進入大衆的視野。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爲,此次團貸網問題或與資金鍊斷裂有關,禍起“小黃狗”項目。

根據天眼查以及公司官方信息,小黃狗(曾用名東莞派生再生資源回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派生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業務是以有償方式回收市民的生活垃圾,提高再生資源利用。

據媒體報道,在團貸網爆雷前,小黃狗一直處於激進擴張中,2018年7月,小黃狗項目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34個城市;11月28日,小黃狗用戶數量突破100萬;2019年1月29日,小黃狗設備鋪設已突破10000組。

唐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我們2019年的目標是鋪設30萬臺,2020年是50萬臺,整個五年內的時間是100萬臺。如果我們100萬臺全部鋪設下去,並且運營起來以後,每天的收入是會超過1.5億,一年的收入是會超過500億。

浙江一家制造同類設備的設備製造公司向野馬財經透露,小黃狗的垃圾回收機制造並不複雜,成本大概在2萬-2.5萬之間,100萬臺的目標將形成200億元左右的設備製造訂單。而設備製造的錢,小黃狗也能賺,因爲其投資方上市公司易事特正是環保設備製造商。

2018年10月26日晚間,上市公司易事特發佈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1.5 億元人民幣對小黃狗進行增資。但易事特的增資是有條件的,要求標的公司即小黃狗保證以合理價格向易事特採購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2018 年最低完成不少於1億元、2019年最低完成不少於10億,2020年最低完成不少於9億,2021 年最低完成不少10億元,否則就要支付1.5億元違約金。

而據網貸天下報道,小黃狗2018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僅爲39.77萬元,虧損608.96萬元。從業績差距看,小黃狗存在着違約風險。

3月28日團貸網事件爆發後,小黃狗還在官網貼出一則《小黃狗運營一切正常》的公告,稱小黃狗的運營主體爲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團貸網是相互獨立的兩個法律主體,小黃狗運營的環保產業與團貸網運營的互聯網金融產業也並不存在任何業務關聯。

但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在3月23日糰粉粉絲見面會上,團貸網卻專門對小黃狗的發展規劃及盈利情況進行了答覆,稱小黃狗是環保科技板塊的IP,將來以小黃狗爲品牌會衍生更多的產品,比如智能垃圾桶,而且還增加了上門回收業務,這些都是利潤來源,不僅僅是回收機本身的利潤。小黃狗目前是投入期,預計明年會實現盈利。

如此來看,對於熟知小黃狗未來業務發展甚至盈利時間的團貸網來說,其與小黃狗兩者之間的關係顯然不簡單。某互金從業者集中的微信羣中,一位互金公司高層對此評論:“唐軍是想做個資本的局,一手環保科技小黃狗,一手上市公司派生科技,中間還有網貸平臺作爲資金端,可惜,玩砸了。”

所以無論是解決團購網“爆雷”後的兌付問題,還是小黃狗的違約風險以及後續運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根據唐軍以往的操作手法,獲取資金的方式包括出售或者質押股權。比如3月27日晚間,派生科技公告稱,唐軍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99.89%質押給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質押用途爲融資。

而在更早之前的2017年10月,港交所上市公司新絲路文旅還曾以發行股票方式作價12億元,收購了唐軍旗下“你我金融”這個網貸平臺的全部股權。

2015年到2017年,是網貸平臺最瘋狂的三年,這期間有無數的公司和機構都爭相涌入,而隨着2018年網貸監管的嚴格以及風險的加大,又有更多公司急於撇清與互聯網金融的關係。潮起潮落中,其中的利益也早已賺得盆滿鉢滿。

此次“團貸網式”爆雷所牽連出的系列事件,可能只是剛開始。(本文首發鈦媒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