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業在變,基金公司也在變。在我們傳統認知之外,這些基金公司呈現出來的另一面,你瞭解嗎?

今天是第一期,後續我們慢慢聊。

1

QDII基金,哪家公司發力最猛?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在剔除貨幣和短期理財基金之後,易方達基金的規模爲2562億元,成爲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在證監會改變規模排名規則後,易方達2018年連續幾個季度位居第一。

在另一方面,大家不常談及的海外投資QDII基金上,易方達發展同樣迅速。

公開資料顯示,易方達基金於2010年發行了旗下第一隻QDII基金---易方達亞洲精選,這比首批QDII基金的誕生晚了3年,但是經過持續的佈局和發展,易方達旗下的QDII產品數量已經在所有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截至去年末,易方達旗下的QDII基金共有31只,成爲了QDII產品線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具體包括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恆生國企、香港小型股指數、黃金主題、原油、標普信息科技、標普生物科技、標普以來保健...等等。

這31只基金如今的總規模約99億元,而公募基金目前的QDII基金總規模爲821億元(wind資訊截至去年底的統計數據)。

2

權益明星基金經理扎堆的中歐,固收排名居然達到前15%!

這幾年,中歐一直便處在聚光燈之下。

比如中歐,率先在基金公司推行股權激勵,率先探索基金事業部制。行業內不斷的有明星基金經理加盟,成爲了明星基金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

我們耳熟而詳的名字有:周蔚文、曹名長、周應波...久而久之,給外界留下的印象是,中歐是一家主動投資能力很強的基金公司。現實有業績印證,去年底,中歐基金近5年平均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98.91%,在可比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銀河)。

實際上,主動管理能力除了股票投資外,還有債券投資。在銀河的數據裏,中歐基金近5年債券投資主動能力收益率43.39%,排名全行業15%。

比如中歐增強回報,自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達到6.19%,2018年獲得了“五年期開放式債券持續優勝金牛基金”。中歐可轉債2018年的業績表現,在同類可轉債基金中位列第五。

如今,中歐基金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規模,已經接近2000億了!其中,機構客戶的規模佔了大部分。

3

萬家基金,從指數到固收再到權益投資

很長一段時間中,萬家基金在我們腦海裏的印象一直是,“固收很強,但是可惜了。”

萬家基金(原名天同基金)曾是國內第一家定位於以指數化產品爲主的基金公司,其後不知不覺間,固收類產品反倒成爲了萬家的招牌。

2008年4月,從事債券投資的鄒昱加入萬家基金,隨後獲得了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2年度金牛獎。作爲萬家固定收益投資的總監,還幫助萬家在2013年3月,獲得“債券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第一名的好成績。

可惜的是,1個月後鄒昱因爲捲入“債券市場調查風暴”而離任。

2015年,莫海波從中銀國際證券加盟萬家,其代表之作萬家精選,在2015年到2018年4個年度分別獲得了87.12%、7.36%、12%和-17.2%的業績,讓萬家基金的權益投資,反而走到了固收的前面。

4

中海基金的新招牌,“醫藥”和“滬港深”兩大主題投資

數年前提及中海基金,可能除了“中小型基金公司”外,很難找到準確的詞彙來形容;數年後的今天再次談及中海基金,我們更多想到的是兩大投資主題“醫藥”和“滬港深”。

最近兩三年,中海基金是同時在“醫藥”和“滬港深”兩大主題投資上做出了特色的極少數基金公司之一。

比如,中海醫療保健主題基金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獲得了32.67%和-9.09%的業績,在醫藥行業基金中排名靠前;中海滬港深基金最近兩年的業績則分別爲44.39%和-18.72%。

這個業績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中海醫療保健規模從2016年底的0.59億元增長到2018年底的10.87億元;中海滬港深基金則從1.87億元增長到7.63億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海基金在2017年12月份主動對滬港深基金分紅(每十份分紅1.2元),隨後在2018年的4月份、6月、9月和12月,又連續四次主動對中海醫療保健基金進行分紅(每十份累計分紅高達2.82元)

5

“定增王”財通,公募業務逆勢擴招

說到財通基金,大家必會想到“定增王”這三個字。藉助定增這個業務,財通也是唯一一家在激烈的競爭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並跑出來的“60後”基金公司。

不爲外界所關注的是,在其傳統強項(“定增”和“投行”業務)之外,財通基金最近兩年正在積蓄力量大力發展公募業務,一個最鮮明的特徵時,在時下公募行業寒冬的背景下,財通基金的公募也投研團隊卻在逆勢擴招。

一個細節是,截至去年年底,財通基金的公募規模爲175億元,甚至比2018年初增加了20億元。(東方財富choice)

據瞭解,目前財通基金的主動權益投資、量化投資和固定收益投資三條線的投研人員總數在50到60之間,而在2016年時不過30左右。具體而言,權益團隊包括研究員目前的人數超過了30,固守和量化團隊都在10人左右。

一句話概之,“定增王”財通基金目前也在發力公募業務了。

......待續,請繼續保持關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