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G3988  

終於開始打文章了啊我的媽呀(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還記得每週更新部落格好像是今年的新年新希望,好意思拖到現在都一月底了哈哈...。

從去年八月中來到歐洲到現在也大概半年了,

我文筆不太好所以只是想照實的寫下這半年來歐洲的一些心情。

當日記看吧!如果你嫌我廢話有點多的話(笑)

關於自助旅行

 

有看過前面幾篇的人應該還記得我從很小就懷著很多旅行夢,

我很會寫旅行計畫,還待在台灣時就寫了一堆什麼北歐三個月自助計畫之類的,

內容細到連可以住哪些青年旅館跟火車發車時間到每個有興趣的點都包含在內,

但畢竟人在台灣時,北歐,或是整個歐洲,對我來說都太遙遠了。

況且我爸也不會同意。如果執意要出國也沒地方生這些錢。還是算了吧。

於是那些旅行計畫們就這樣被我夾在一些旅遊書內,然後之後再拿出來翻時把她們隨意丟在旁邊,

再也沒夾回去。

所以估計小時候寫的所有的旅行計畫到最後都被我拿墊便當跟當計算紙了,

現在想起來其實應該可以集結成冊直接出書的(懊惱)

 

時間快轉到去年夏天,我如願以償的跑來歐洲唸書了,而且一待還是最少四年。

好像很怕以後沒時間玩,我2014下半年玩過的地方多到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從夏天(歐洲最美好的季節)到法國巴黎、里爾、漢斯、

比利時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布魯日、迪南、

德國科隆、波昂、明斯特、柏林、波茨坦 ;

秋天在荷蘭境內玩以及仙境般的羊角村 ;

冬天又跑了一次德北不來梅、漢堡、呂內堡

每次旅行結束還沒從奔波的疲累中恢復還是會精神飽滿的計劃下個假期的旅行...

常常看到書上寫一個人去旅行是要在孤獨中找到自己還是什麼跟自己對話,

但對我而言,我旅行就是我想看看這世界上很多地方,他們的生活方式,

我只是想用自己的雙眼去證實我在書上讀到或看到的是不是真的如此。

而我自己一個人,因為我最討厭有人在旁邊時有不合的意見時只能妥協,

我承認我很自私所以很多時候我只會想到自己,在旅行時更是如此。

所以,我旅行不是因為什麼偉大的理由,我只是想看看這個世界而已。

不會在旅行時跟自己對話然後更瞭解自己嗎?

好啦可能我造化太淺,

通常我只會自言自語接下來要去看哪個點,

當天氣冷到很靠北時或碰到很北爛的事又沒人發洩只好一直罵髒話,

在塞納河搭遊船時滿船都是情侶只有我是一個人搭時內心無限翻白眼,

前面的情侶一直親嘴時老娘只好在後面翻白眼翻到黑眼珠回不來,

去德北看聖誕市集時冷到差點凍死在路上時一直罵自己幹嘛不待在家看康熙就好冬天出來旅行是想冷死誰...

所以能從一個人旅行找到自我的人,

我只能說我很佩服你,但每個人對旅行的定義都不同。

 

說到旅行的意義,

其實一開始我也會逼自己從一趟出遠門中找到一些東西,

不然好像這趟門就出的沒價值似的。

有在instagram上關注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只要一去旅行就會一直用風景照洗你們的版,

一開始,把一路上的美景記錄下來只是順手的事情。

也就是我旅行的目的不是只為了拍一些很美的照片上傳到網路上,

好像跟大家交代一下還是想炫耀一下就好,

好像拍完照就能回旅館休息一樣。

當然不是。

但是在冬天在德北的那段時間,

我的想法給我的感覺卻跟上述我不想成為的人很像

是因為德北的人很冷漠嗎(他們只是英文相較德國其他地區來說爛了不少也不願意講),

還是漢堡負十度把我凍到思路有問題,到底是怎麼了?

有時候那天沒拍到我覺得能上傳的照片還會莫名的心情很差,但其實那天玩得非常開心啊。

我在火車上一直問自己這個問題。

沒有結論。

 

不過我答應自己,

下趟旅行絕對不會再被“我每天要拍到品質夠好構圖夠好自己超滿意的照片上傳網路”給束搏住了,

這樣太累了。

旅行本身已經夠累了。(但我樂在其中)

 

題外話:我超喜歡德鐵的,特別喜歡有兩層的,一定要做上層。

然後聽得符合自己當下心情的電音,慢慢的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進。

 

接下來還是要一直玩下去,只是如果去冰島的話我想找個人陪我去而已,

感覺一個人去太孤單了,我說冰島。

雖然喜歡一個人的自由,但確實會有希望旁邊能有個人陪我玩,

最好還是男朋友。

因為啊,我覺得,

如果跟我一起自助旅行幾個月而我們感情還是很穩定的人,真的很難得。

比同居後感情還不會淡更難得。(考慮嫁了)

第二個學期才剛開始,我已經訂好接下來兩趟旅行的機票跟住宿了(撒花)

三月底到四月初 瑞士十天:

巴塞爾、蘇黎世、伯恩、洛桑、日內瓦、琉森、因特拉肯以及少女峰。

五月初 丹麥七天:

尚未開始擬行程,只希望我能待的比七天更久...

當時在奧地利、匈牙利、丹麥間選擇,

阿姆斯特丹飛哥本哈根來回才臺幣三千多!就決定是丹麥了(笑)

 

來荷蘭之後歐洲的一切都變得很近了,到史基普機場離家裡才40分鐘,

搭上飛機整個歐洲在三個小時內想飛到哪都能到。

好幸福 

 

 

關於電音

 

我 非 常 喜 歡 歐陸電音。

台灣很少很少人在聽電音,你說你在夜店聽到的不都是嗎?

對我而言那些是質感很差的混音,

而且怎麼聽都是那些萬年老歌,謝金燕的說不定還比較有原創性

好啦我無意要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但在電音這一塊絕對是如此,

尤其荷蘭是出產全世界前十名dj的大國

(2014年世界十大DJ九個是荷蘭人,十個都是荷比盧的人)

來荷蘭之後根本覺得這裡是我的天堂啊(扭)

從Amsterdam Dance Event (ADE,基本上是整週都不用睡的)

到平時上網滑一滑就能發現哇咧哪個超大牌的dj又要來阿姆斯特丹的哪間夜店或(很像夜店的)表演場地了,

每週都過得心滿意足 

最近非常多人私訊我說他們想開始接觸這類的電音,有沒有一些推薦的

欸我當初開始接觸電音也沒人帶啊,自己去摸索就能大概知道自己喜歡哪些類型的,

接下來鎖定一些dj跟label後追蹤他們,你就有聽不完的電音了

 

我個人的話

喜歡的類型跟該類型我有在追的dj :

Tropical house

目前我最愛的是Kygo,挪威人 ; 這類型的音樂聽起來各種夏天的感覺,在死寂的歐洲冬日裡最適合

Deep house

Armada deep house,荷蘭的label

Progressive house

Hardwell - 蟬聯兩年世界第一名dj,現場非常厲害,荷蘭人,

Vicetone - 最近紅起來的二人組,非常有質感的音樂,荷蘭人 ,

Spinning' session 不多說自己去追蹤,我讀書時都靠他們的track維持清醒

Trance

Armin, 他是傳奇。荷蘭人

這個音樂類型就跟他的中文翻譯一樣,出神音樂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我還留著很多沒跟大家分享哈哈哈有興趣先自己去發掘,

有些心得之後我們能來討論討論...拜託不要再來完全沒接觸過的要我推薦入門的了,

同樣的東西打了不下十次(手很酸我也很累啊)

 

到instagram上追蹤我:miiya_lu (更新比部落格快非常多 )

我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iiyalu

snapchat : miiya_lu

 

 

預告:中集跟下集你會看到的

關於身材

關於感情

關於學業

關於18歲就離家這麼久還這麼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