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7.jpg  

有時候真心覺得住在台北真的很好,台北雖然是個不折不扣的都會區,但是周遭鄰近就有很多山可以踏青,想要看海也是搭個捷運或是火車就可以聽到天然海浪聲。隨心所致,天氣好就可以出發。某日周末,睡到接近中午才起床,發現窗外的好天氣,覺得繼續賴在家也太浪費了,於是臨時起意前往福隆,租個腳踏車,照著政府規劃好的自行車道練腿力兼賞景,穿過全長超過2公里的將近百年隧道之後,眼前開闊的海天美景,讓人忍不住讚嘆「台灣真的好美!」,然後讚賞政府原來還是有在做事!XD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5.jpg  

↑從台北車站到福隆車站,車程大約1小時~1.5小時,班次也挺多的,非常方便。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4.jpg  

↑下午的福隆車站外滿滿的人潮,除了跟我們一樣目標是舊草嶺古道騎遊的人之外,也有些人是去福隆海水浴場的。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9.jpg  

↑車站外很多自行車出租店,可以在這裡租車,種類也很多,一般變速車、淑女車、協力車、親子車、還有電動車等等。本來蜂子和阿Y有點想嘗試協力車,後來超慶幸還好沒真的選這個,姊姊我已經上了年紀,不堪還要努力配合適應同騎者,然後騎上二十公里路啊!

借車完就興奮的騎車上路,沒拍到照片,這張是回程還車時補拍的。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1.jpg  

↑租自行車的地方,會提供淺顯易懂的地圖,照著圖騎即可。沿途也有指標,還有許多同路騎遊客,很好找。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8.jpg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3.jpg  

↑來到這個很像停車場的地方,看到鐵道火車裝置和一些鐵做的雕塑,就是鄰近隧道入口囉。草嶺隧道以前是火車行駛經過的隧道,這些裝置也跟這裡有很深的淵源。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7.jpg  

↑舊草嶺隧道入口,作為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的一段,目前只提供行人和自行車通行。

隧道入口牆上寫著「制天險」,據說是因這裡地形險惡,可見前人開拓的辛苦。而這條隧道是在1924年開通完成,距今已經將近百年囉。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1.jpg  

↑隧道口不是24小時開放,如果沒打算要周遊自行車道,而想要中途折返,往返隧道的人,要特別注意時間。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8.jpg  

↑總長超過兩公里的隧道,路燈通明,加上遊客又多,騎起來一點都不恐怖。而且相較於外面的艷陽高照,裡面涼爽的像是冷氣房。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2.jpg  

↑隧道內保留著不少油燈燈罩,是這個隧道歷史的一部分。當年照亮了隧道,現在成了復古氣氛的象徵,增加了隧道的特色。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4.jpg  

↑隧道裡的路面非常平坦,可能騎起來很舒服的關係,大家的時速都超快的。在快速奔馳中,突然撇見反方向車道上一塊特殊木板。 可惜第一時間,在“呼嘯”(真的是呼嘯,大家都像在自行車競賽一樣)的車流中不方便騎回頭。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0.jpg  

↑還好隧道中不只一處有這特殊的看板,還有好幾處。這次沒有錯過,小心翼翼避開車流,靠近一看,發現是老舊的距離與方向的指示牌,真的很復古懷舊耶!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6.jpg  

↑騎到一段落的時候,發現這個標示。意思是在這隧道的此處,就是宜蘭縣與新北市的交界處。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5.jpg  

↑不可免俗的要來個跨越界線代表性照!就用我的手象徵一下,此刻我人是一半在新北市,一半在宜蘭縣XD。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0.jpg  

↑在隧道裡,會看到有徒步的遊客,不自覺的都會為他們捏把冷汗,因為自行車真的車速很快,部分騎士警告鈴聲按不停,感覺行人走在裡面不太安全….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3.jpg  

↑另一個隧道口,門額上寫的是「白雲飛處」。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9.jpg  

↑果然出了隧道,如門額所寫,真的是白雲飛的藍天啊!明顯可見宜蘭代表島嶼「龜山島」。想想剛才還在台北,穿過個山洞就來到宜蘭的感覺好妙!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2.jpg  

↑接著依著指示,開始沿海的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路段。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8.jpg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6.jpg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5.jpg  

 ↑東北角美麗的沿岸風景盡收眼底,特殊的海蝕景觀令人讚嘆。就算太陽很大,平常超怕曬的我,忘了自己回家後可能粉餅色號得買再深兩號,沿途忍不住就一直想要停下來欣賞拍照。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1.jpg  

↑也有不少釣客來這裡享受磯釣的樂趣。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0.jpg  

↑一邊是山,一邊是海,雙重自然享受。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全長20公里,雖然不足半馬的21公里,應該也很適合練習越野馬拉松,沿途偶爾會看到慢跑的人。若是當成健行走的話,真的是要看體力了,畢竟這裡不如登山樹蔭多,長時間日曬也是很辛苦的。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7.jpg  

↑來到中間休息站「四角窟觀景區」。其實我期待的是有屋簷,有賣咖啡冷飲的地方,結果和期待的有點落差…還好這裡還是有椅子可以坐著稍為休息,旁邊也有小攤販賣冰涼的寶特瓶飲料。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3.jpg  

↑從觀景台看到遠處龜山島的南面。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9.jpg  

↑覺得超恩愛的一對石頭^^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0.jpg  

↑看到這張照片就暴露了蜂子前往的季節–隨風搖曳的蘆葦是秋天的舞者。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4.jpg  

↑三貂角燈塔……前的雷達XD。因為燈塔太遠,我的相機捕捉不到好畫面,就拍了這個,而且覺得它渾圓的造型也很美呀!

體力好的人可以在中途挑戰騎上三貂角燈塔,這次實在沒體力,就經過、看過就好XD。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9.jpg  

↑騎到了有人煙的馬崗漁港。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6.jpg  

↑據說馬崗潮間帶是全台最多綠藻生長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觀察藻類、螺蟹類的生態。可惜此時天色漸黑,加上同行的阿Y一直催促提醒要趕在傍晚六點前還自行車,不然很想脫下鞋子近距離觀賞。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8.jpg  

↑居高臨下看馬崗潮間帶的海蝕平台,很壯觀啊!對了,從漁港騎回公路上的這段斜坡,應該是自行車道中最陡的一段了吧!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8.jpg  

↑只要公路上車不多,沿著海邊騎車真的是很幸福。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7.jpg  

↑接著來到保留著純樸風貌的卯澳漁村。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6.jpg  

↑只剩下斷垣殘壁的吳家樓仔處,仍可看見多種石頭屋砌法,具有研究價值與歷史意義。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jpg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jpg  

↑有著彩虹階梯的福連國小,階梯前就是大海,好美的學校!據說這裡也是台灣本島內位屬最東邊的小學。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5.jpg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jpg  

↑好喜歡純樸恬靜地卯澳漁村,隨便一個轉角都美到爆表。希望這裡有朝一日遊客漸多時,仍然能持續保持這樣。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1.jpg  

↑騎到東興宮,可以進去拜拜或是在這裡稍為喘口氣,來到這裡,就表示即將抵達自行車道的終點啦!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7.jpg  

↑從東興宮前遠望福隆海水浴場。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56.jpg  

↑挑戰「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大成功!!!雖然過程並沒有特別辛苦,看到這個終點牌,還是很有成就感。

 

福隆鄉野便當+石花凍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6.jpg  

↑坐火車回台北前,不免俗的要來個福隆便當。這間「鄉野飯盒」就位在車站前,據說是福隆便當的始祖,也是最富盛名的。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4.jpg  

↑牆上掛著一張老照片,顯示創業悠久,而民國四、五十年代當時一盒便當只有15元,現在一盒是60元,不過因為台灣今日的物資價格和昔日早已相差甚遠,說實在的也不知道這差距是否算合理,反正就是和台鐵便當一樣價囉。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5.jpg  

↑店內的用餐區很簡便,買好便當後自己找空位坐,稱不上舒適,人多時可能一位難求。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2.jpg  

↑這裡就只賣一款便當。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1.jpg  

↑打開來是這樣,和台鐵便當有點像,但是多了一片香腸,肉從滷排骨變成燒肉。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0.jpg  

↑這顆雞蛋的蛋黃無敵小的,幾乎都是蛋白,有點神奇。說實在的,一樣的價格,我可能會選擇台鐵便當,對於無肉不歡族來說,台鐵便當內排骨的大份量真的很令人滿意,鄉野飯盒的肉太小塊了些。神奇的滷蛋也不是非常入味。不知道是否是我這盒特別不盡人意,總覺得沒有滿足感啊!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42.jpg  

↑除了便當之外,車站外最常見的是這個石花凍的攤販。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34.jpg  

↑這個攤販還特別秀出石花凍的原料石花菜,幫助顧客了解。總之,就是一種藻類的樣子。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3.jpg  

↑檸檬口味的石花凍飲品,喝起來有點像是檸檬愛玉的口感,但又更軟爛一些。

 福隆舊草嶺環狀線2.jpg  

↑下午剛抵達時,車站前明明是人聲鼎沸的,入夜之後就瞬間人潮退去。 難怪自行車出租店的老闆千交代萬交代要我們六點前還車,這裡的營業時間大多就是只到傍晚,早早就要收工歇業了啊!

 

皇蜂子嗡嗡情報:

●東北角單車慢活遊官方網站

 

 皇蜂子自薦延伸閱讀:

【宜蘭】登島才知道,浪漫愛情傳說下的「龜山島」不只是像烏龜而已  

【宜蘭】忙不停的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溫泉住宿與礁溪必吃小吃 

【宜蘭】風景有限、美食無限的「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和蘇澳小吃名產(上集) 

【宜蘭】風景有限、美食無限的「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和蘇澳小吃名產(下集) 

【新北鶯歌區】半日小遊「阿婆壽司」+「鶯歌陶瓷博物館」美食+藝術+玩水 

 

↓↓↓隨意分享旅遊、美食、電影、藝文...來face book跟我一起到處瘋、亂哈拉。

 facebook namecard.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