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坦克

版圖從此改寫!

自2017年12月便開始的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案,將於今天正式收官落幕。北京時間2019年3月20日中午12點02分,也就是美國東部時間的20日凌晨12點02分,迪士尼正式完成對20世紀福克斯的收購。

據悉,在交易完成後,付出713億美金的迪士尼將控制福克斯的大部分資產,包括電影、電視製片廠、付費電視運營商Star TV在印度的頻道、Hulu視頻網站以及一些區域體育頻道的股權等。

作爲全世界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好萊塢自誕生之初就不斷伴有大大小小的各式破產、收購、併購案發生。近三十年,也誕生過索尼收購哥倫比亞影業,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合並等重大資產重組案,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電影公司之間的收購,還屬於頭一次。可以說,這是好萊塢誕生以來最大的收購案。

爲什麼收購福克斯的贏家會是迪士尼?福克斯麾下的《阿凡達》《X戰警》《異形》《王牌特工》等系列IP的未來命運會是如何?好萊塢會有形成怎樣的新版圖呢?今天我們一同來探討。

2006-2019,

迪士尼帝國的收購之路

迪士尼收購20世紀福克斯,這在2年前,是誰都不曾想象過的事情。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好萊塢六大的格局,已經保持了三十餘年。雖然不少人曾經預想過這個格局將會改變,但卻很少人有人能預料到,第一個被併購的會是二十世紀福克斯。

的確,在過去幾年,福克斯在“六大”中的表現,排名位於中間。翻看好萊塢七大公司近年來的市場份額排名,20世紀福克斯的整體成績並不差,處在六大的中游,基本會排在索尼影業與派拉蒙影業的前面,並且在2014年憑藉《X戰警:逆轉未來》《猩球崛起2》《消失的愛人》《馴龍高手2》等片,稱霸了好萊塢六大。

因此很多人原以爲,僅剩《變形金剛》和《碟中諜》系列IP的派拉蒙影業,或者剛剛失去了《007》系列,僅剩《蜘蛛俠》和《黑衣人》系列的索尼影業,會被率先收購。

那麼爲什麼福克斯會被率先收購呢?這主要還是因爲福克斯的執行董事長魯伯特·默多克的意願。據悉,默多克其實一直對好萊塢的光環和浮華看得沒那麼重,他還是對“新聞”行業更感興趣,無論是紙媒還是電視。

而六大中,最具有收購實力以及收購意願的,當屬以13年內接連收購多家制片公司的迪士尼。

上世紀80年代,好萊塢曾經的八大電影公司的雷電華影業、聯美影業和米高梅相繼退出歷史舞臺,而那時的迪士尼影業還遠遠不是現如今樹立於行業前列的公司。2000年前的迪士尼,給人的第一印象仍然是隻會出品動畫片和低幼閤家歡電影的單一出品公司,甚至2003年的《加勒比海盜》,是迪士尼的第一部PG-13電影,距今纔剛剛16年。

可以說,現年68歲的迪士尼集團CEO羅伯特·艾格,從2006年開始,一手打造了迪士尼現如今的傳奇版圖。

首先,在2006年,在羅伯特·艾格剛剛成爲迪士尼公司的CEO不到一年後,迪士尼以74億美元的高價格收購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皮克斯動畫,《玩具總動員》系列導演約翰·拉塞特上任,成爲了皮克斯和迪士尼動畫的首席創意官。

2009年,依然是羅伯特·艾格,讓迪士尼僅僅以40億美元買下了漫威娛樂公司。那時的漫威影業,僅僅剛剛推出了《鋼鐵俠》和《無敵浩克》兩部電影,風頭遠遠不如現在。2015年8月,迪士尼對漫威公司進行了改組,漫威影業不再是漫威娛樂的子公司,而是成爲了迪士尼影業的子公司。漫威影業的CEO凱文·費奇直接聽命於迪士尼電影部門總負責人艾倫·霍恩。

又是三年後的2012年,迪士尼公司以40.6億美元買下了盧卡斯影業,凱瑟琳·肯尼迪成爲盧卡斯影業的總裁。三年後,沉寂多年的星戰系列電影,在迪士尼的推動下出品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以9.36億美元的本土票房,刷新了沉寂多年的北美歷史紀錄。再次證明了羅伯特·艾格爲迪士尼帝國驚爲天人的收購策略。

最終,財大氣粗的迪士尼,也擁有了收購影業傳媒巨頭的資歷與實力。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是成功收購福克斯仍然意味着迪士尼商業帝國的版圖再次的擴張。

福克斯未來IP前瞻——

《阿凡達》《X戰警》《異形》

將會何去何從?

其實,被收購前的20世紀福克斯,已經頹勢漸顯。

2017年,隨着夢工場動畫被環球影業收購、卡梅隆的《阿凡達》續集拖了又拖、《異形:契約》票房虧損、《猩球崛起》系列的完結、《王牌特工》第二部的不如預期,以及“X戰警”系列電影在迪士尼漫威影業的壓制下只能依靠R級電影打差異化之後,20世紀福克斯也逐漸進入了瓶頸期。

而在確定被收購後的一年多時間內,大批福克斯電影產生了檔期的變動,包括《X戰警:黑鳳凰》《阿麗塔:戰鬥天使》《鐵血戰士》《新變種人》《牌皇》《王牌特工前傳》《尼羅河上的慘案》在內的多部電影延期超過半年,這在檔期變動較少的好萊塢,實屬罕見。

分析原因,除了迪士尼收購母公司的原因之外,X戰警宇宙的西蒙·金伯格掌門人的弱勢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那麼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購後,會有怎麼樣的IP變化呢?對於普通影迷、觀衆來說,最大的改變莫過於X戰警、死侍以及神奇四俠們未來的電影方向。

從迪士尼和福克斯目前的動作,我們也可探知一二。

首先,迪士尼已經砍掉了包括《牌皇》《X特攻隊》《幻影貓》《分身人》《毀滅博士》等項目在內的所有福克斯未開機的X戰警電影項目。這也就意味着《X戰警:黑鳳凰》和《新變種人》會是福克斯出品的最後兩部漫威電影,甚至已經接近一年沒有新消息透露的《新變種人》,有可能會直接放棄院線發行。

而原有的X戰警電影宇宙,想要融入以復仇者聯盟爲主軸的漫威電影宇宙,可以說難上加難。只有重啓才能夠實現。可以說,除了瑞安·雷諾茲飾演的死侍外,其他X戰警演員很難再獲得與現如今漫威電影宇宙角色同框出演新電影的機會。

在幾個月前之前,漫威影業主席凱文·費奇就已經確定將接管X戰警電影,進行前期規劃。

考慮到他一直非常想要收回分拆的漫威角色的所有權利,我們確定,他已經在尋找方法把X戰警添加到MCU。去年12月,凱文·費奇在《綜藝》上表示漫威影業可能六個月內開始對福克斯角色進行開發,相信隨着今日收購案的塵埃落定,以及《復仇者聯盟4》上映之後,會有新的漫威項目被披露開來。

另外,已經立項並準備拍攝或者已經投入製作的福克斯其他項目,譬如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馬修·沃恩《王牌特工》以及藍天旗下動畫《飛鴿特工隊》也會繼續投入製作,雖然是迪士尼發行,但是大概率仍然會保留福克斯的廠牌。除此之外,一直製作獨立電影的福克斯探照燈將繼續保持獨立電影製作外。

雖然迪士尼在大franchise的製作改編以及對新IP的開發上擁有其他廠牌都不具備的功力,然而福克斯在小說改編、新IP開發以及R級電影的製作上擁有着迪士尼不所具備的能力。是保持原有的閤家歡概念,還是保持更多元化的電影製作並拓寬更多的市場份額,也許是迪士尼在收購福克斯後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超多強的好萊塢新格局形成?

好萊塢近年來的第一名,都大致佔據20%的市場份額,即使去年憑藉《黑豹》《復聯3》《超人總動員2》頻頻刷榜的迪士尼影業,市場份額也沒有超過26%。然而隨着今年正式收購福克斯,迪士尼2019年之後的市場佔比將長時間佔據好萊塢第一的位置,並且有望在《阿凡達2》上映的2020年突破40%。讓好萊塢成爲真正的一超多強格局。

雖然在今年1月,美國電影協會MPAA正式接納Netflix成爲新會員,是首次有好萊塢大製片廠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加盟該協會。但是毫無疑問,Netflix在短期內,對好萊塢A級製作的衝擊力仍然較低。即便Netflix《羅馬》在今年的頒獎季上大放異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Netflix的影響力仍然主要集中在美劇、綜藝以及中低成本的網大上。 近期多位大咖演員加盟出演的《三方國界》的口碑不如預期,也證明了Netflix在商業片領域仍然處於弱勢,品控水平距離六大仍然具有差距。

即便根據財報,Netflix已經成爲僅次於迪士尼的好萊塢第二大公司,但是在院線電影上的成績,Netflix甚至還比不上只發行中國電影的華獅。因此,Netflix可以被稱爲娛樂巨頭,但是距離好萊塢六大的位置,明顯爲時尚早。

而在收購福克斯之後,迪士尼也會擁有更豐富的流媒體資源,除了自己的流媒體服務Disney+外,迪士尼還將擁有福克斯30%的Hulu股份、39%的歐洲SkyTV股份,還有印度媒體綜合性企業Star India。在此基礎上,迪士尼必然將對擁有的流媒體資源進行整合,以提高流媒體的綜合實力。未來,流媒體之戰,也會愈加洶涌。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成熟以及5G時代的來臨,未來只有絕對大型的超級媒體公司才能夠存活。而媒體公司與技術或者電信公司的聯合,也會在未來形成新的行業收購併購趨勢。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僅僅會是一個開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