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各社區張貼了一份關於加強對小區清掃保潔面積監管的通知,並對各個社區的保潔面積進行公示,歡迎社區居民監督。這是該區環衛中心被區委巡察組發現存在虛增城區保潔面積問題後,開展巡察整改的一項舉措。

  2018年7月5日,端州區環衛中心收到區委第二巡察組發出的一份《專項巡察報告》,直指該區環衛社會化服務保潔面積存在多報、虛報等嚴重問題,建議區相關職能部門重新對城區環衛保潔面積進行覈算。同年8月26日,經有關部門重新覈算,發現虛報40萬平方米麪積,經測算這一份報告就避免了2800多萬元的財政損失。

  虛報的保潔面積是如何被發現的?這要從2018年4月端州區委組織開展的第五輪巡察說起。

  按照安排,端州區委第二巡察組對區環衛中心開展巡察。在翻閱有關資料時,巡察組發現城區東、西片區兩家保潔外包公司在2017年11月,分別向區環衛中心提交新增保潔面積的申請,涉及新增面積共約355多萬平方米。

  “區環衛保潔作業從2017年3月起實施社會化服務不到1年時間,爲什麼會新增這麼大面積?”這一情況引起了第二巡察組組長的警覺。隨後兩天,巡察組對此開展實地核查,選取某街道瞭解該片區保潔管理具體情況;查閱某小區物業管理公司聘請保潔工人的費用支付憑證;實地核算小區保潔面積。

  調查發現,被覈查的小區保潔作業雖屬於社會化服務範圍,卻一直是由物業公司承擔管理;而《政府採購合同書》中涉及該小區的保潔面積不僅重複計算,而且虛增保潔面積超5萬平方米。

  “財政資金使用怎能如此‘兒戲’!城區的其他小區有沒有類似問題?”巡察組迅速釐清工作思路,確定以覈定保潔面積作爲切入口,調取招投標、面積覈定等檔案資料,仔細查找問題,並對有疑點的保潔面積進行實地測量。

  巡察組成員密切配合、兵分幾路,深入城區大街小巷,以現場丈量這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挑選17個測量點逐一覈算真實面積。經覈查,發現城區環衛社會化服務保潔面積存在嚴重虛增問題。隨後,巡察組順藤摸瓜,查出第三方評估公司資質不符,環衛中心負責人亂作爲、工作失職等問題。

  巡察組查清相關問題後,撰寫了問題線索專題報告,經領導小組同意,及時向區紀委監委移交了問題線索。區紀委監委對環衛中心主任鍾建文的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調查,給予其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區委要求相關職能部門以案爲鑑,查漏補缺,及時避免了更大的財政損失。

  “財政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應該發揮其惠民利民的最大效用。我們將繼續用好巡察‘利劍’,及時發現並查處損害羣衆利益的問題。”端州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關則團說。(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羅有遠 通訊員 幹唐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