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是《粵港燒臘論壇》今天分享「如何看出燒臘檔的燒鴨是不是用冰凍鴨做的?」

首先,你知道冰凍鴨鵝和新鮮鴨鵝差別在哪,新鮮鴨鵝肉質紋理清晰,吃起來很有肉質嫩、口感鮮,急凍過的鴨鵝,肉質吃起來是粉粉的,口感不韌,當然也少了肉的鮮香。

明檔櫥窗前,如果看到的烤鴨顏色暗黑,表皮皺巴巴,那80%是凍鴨沒錯了,凍鴨經過長時間低溫急凍冷藏,皮組織受到破壞,不在有彈性,張力不如新鮮鴨子,特別是高溫或者長時間燒制,火力稍微控制不好就容易皺皮巴巴的!


雖然我並非廣東人,但最近幾年長居廣州鑽研肉品,平素又好杯中物,常以燒臘送酒,對分辨鮮鴨與凍鴨積累了點滴經驗。

1.看個頭。一般的規律:鮮鴨的個頭小,凍鴨的個頭大。與生豬類似,鴨子的養殖、銷售也有淡旺季,長到3公斤左右,夏季約需7周,冬季只要6周,而銷售方面似乎夏季更旺一些。這樣,鴨子長到足夠大而銷售不及時,便會屠宰冷凍,所以凍鴨的個頭相對要大一點。

2.觀著色。燒臘均需上糖色,未經冰凍的鴨子肌肉中含水量大,因而比較豐盈,不會起皺,上色較均勻;冰凍的鴨子已經失去了部分水分,著色會深淺不一,在腋下反映最為明顯。

3.是否起皮。冰凍的過程破壞了鴨子的組織機構,剁開後會皮肉分離;未經冰凍的一般不會。

4.嘗口感。同樣因為失水、破壞了組織機構,冰凍的燒鴨口感較綿、柴,失去了酥脆的口感。

當然,這些經驗多是跟老廣學的,飲食上他們崇尚清淡、食材的本味,在新鮮度的辨識上相當刁鑽,我等北方佬望塵莫及。


雖然我是廣西人,但是我在廣東近十年,2012年在廣東珠海有幸接觸廣東燒味,拜珠海南坑市場最旺粱國慶燒臘檔,粱國慶師傅門下學習廣東燒味。經過這些年的實踐經歷中,在買不到活鴨的情況下,也是曾經幾次用過凍鴨來燒。所以,對於是否是凍鴨還是活鴨我是非常清楚的。

首先凍鴨冷水自然解凍以後打氣是比不了活鴨打得那麼飽滿均勻的,燙過以後過冷水再上糖色,除胸脯前面好上一些,鴨腿部包括背部上色是沒有活鴨那麼均勻的,或多或少有斑點。待鴨子涼點後斬料時往往會皮肉分離,而活鴨是很少這種情況,當然烤老了的另當別論。r凍鴨肉質顏色沒那麼鮮艷,黑黑的,吃起來很渣,特別胸脯跟鴨腿中間肉質。再有就是凍鴨普遍很肥,尤其是鴨腿,一層皮下儘是肥肉,讓人看到有些怕。呵呵,不管怎麼說,凍鴨怎麼做怎麼燒都比不了活鴨的色澤自然,肉質渣,普遍肥。


本人是燒臘檔店裡,自己也有加工廠,所以對於此問題應該算是比較有發言權了。首先個人認為凍鴨和新鮮鴨不能僅用燒鴨表面顏色來區分,因為個人手藝不同,新鮮鴨也可能被燒的表面皺皮,凍鴨也會被師傅燒的油光發亮,金光閃閃。我認為可以從外觀的大小來看,很多除去廣東香港其他地區的市面上的燒鴨都是個頭比較小的,而真正的燒鴨光鴨在5斤左右,熟的4斤左右,所以個頭都是較大的,其次凍鴨吃起來肉是棉的,不夠鮮嫩多汁,新鮮的皮肉可以分離,肉質紋理清晰,正宗的燒鴨都搭配有鴨肚子裡面燒出來的純正湯汁,也可搭配酸梅醬,味道超級棒,皮脆肉嫩,鮮美可口就是新鮮的了。謝謝大家,個人觀點,歡迎各路專家指導。


如何判定燒臘檔的燒鴨?是不是用冰凍鴨做的?我作為一個廣東人,現在教你一個方法鮮鴨表皮比較有彈性,燒制出來的燒鴨表皮比較完好,而冰凍鴨彈性較差,燒出來的燒鴨容易起皺或者破皮。第一個,你看過的鮮鴨子燒制出爐的樣子和冰凍鴨燒出爐的樣子是。不同的。第二個是靠你以前吃過的口感和現在吃的進行對比,鮮嫩潤滑的美味的事先壓燒結而成的,這也是還有技術工藝問題,工藝不一樣,口感也不一樣。


我是粵菜廚師,燒臘接觸效多,也很喜歡吃。但是,總會有極少部分無良檔主,拿冰凍鴨充當新鮮鴨加工,賺黑心錢。

如何簽別呢,先看顏色,新鮮鴨加工出來的表皮發亮,紅得很自然,冰凍鴨加工出來的表皮發暗,紅中帶黑。

買了燒鴨,一般檔主會幫剁成合適食用的小件,新鮮燒鴨件件帶皮,很少皮肉分離,冷凍燒鴨斬的時候會破皮,皮肉分離也有,碎肉橫飛是常見現象。

確實分辨不出,最後一招試吃,新鮮燒鴨香味留齒,韌而不柴,冷凍燒鴨入口,象吃土豆一樣,口感粉,沒有香味。


謝謝邀請!我是廣東人,廣東人喜歡吃燒腊味是中國人都知道的!好的燒鴨表面是光滑生動,誘人至極!吃起來滿嘴都是鮮肉味美!冰凍鴨表面會起皺,往往皮也不脆,吃起來都是粉粉的,就跟麻辣燙的肉丸一樣,令人反胃!


誰會用活鴨?每天要多少就有多少的燒臘鴨從來不可能缺貨可能是活的嗎?用腦子想一想!冰凍鴨那是肯定的,至於用死鴨才脫毛加工的就更噁心了


北京烤鴨全部用凍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