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張曉菡

  優秀者少眠?年輕人熬夜成家庭便飯會怎樣?面對我國3億的睡眠障礙人羣,中國當代作家、學者王蒙攜手著名醫師郭兮恆對談“睡眠”,他們的對談集結成書,稱《睡不着覺?》。

  這是一本關於睡眠的趣史,更是一部哲學小品。王蒙從生活經驗出發,講述自己從少年失眠到老年善睡的有趣經歷,由此引述老莊哲學的“心齋”“先睡心,後睡眼”等觀點,進而提出“失眠是個僞概念”;郭兮恆結合自己從醫30餘年的經典臨牀案例分析睡眠這一生物節律,從科學甚至心理學層面消解失眠人羣的焦慮。

  因爲失眠更加珍視睡眠

  王蒙不僅是此書的創作者之一,也是此書的策劃人之一。

  1948年,王蒙14歲那年考上高中,開始住宿,一間宿舍12個小夥子,一到晚上就異常熱鬧——有磨牙的、說夢話的、打呼嚕的還有放屁的。突然從獨居走向集體生活的王蒙無法適應,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失眠狀態,甚至被指明“這孩子活不長”。

  直到1951年,參加工作後,長大了,也習慣了集體生活,才徹底好,之後他便異常重視睡眠。

  大約30年前外國一批漢學家給王蒙提議,就他睡眠上的經驗寫本書,因爲“洋人”睡不好覺的人特別多,書寫好了,全世界都能暢銷,因爲洋人特愛聽。後來,又有美國人和他這麼說,加之在寫作過程中見到同行爲失眠而痛苦,他也將這個活兒放在心上。

  直到長江出版社北京的出版家表示支持,併爲他找到一個睡眠方面的專家作談話伴侶——郭兮恆,他終於找到了貢獻自己85年睡眠經驗的契機。

  他希望讀者可以從中有所得,“大家能夠睡得好,能夠生活習慣好,能夠對自己充滿信心,能夠自己的精神功能好,能夠克服一切對心理健康負面的那些干擾,我覺得也算對社會的一個益處吧。”

  “失眠”疑似僞概念

  對於“失眠”這個概念,王蒙開始就提出異議,他覺得“失眠”一詞,神經兮兮,嘀嘀咕咕,迷迷糊糊,是個毒素超標的詞。“有時失眠這個詞兒,給人們造成的痛苦比睡眠機制失調本身還要多。很多說法都比失眠這個詞好,比如,睡眠障礙這些專業用語。”

  “有的人只是睡眠障礙,幹嘛非要自己說成失眠呢?就像吃飯也會有吃飯障礙一樣,可能我咬着舌頭了,又或者之前吃的太飽了,吃飯的時候我就不想再吃了,這不都算吃飯障礙嘛!”王蒙說,去掉“失眠”這倆字,你可以承認你睡眠出現了障礙,最多費點吹灰塵之力,克服一下,這個障礙也就跨過去了,被“失眠”二字綁架的壓力也會減輕。

  郭兮恆在對病人做睡眠監測的過程中也發現,睡眠的概念和睡眠的感覺是兩回事。很多病人的失眠是假失眠,是他主觀感覺對睡眠的不滿意。

  附:對話摘錄

  問:王蒙老師在書裏引用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一個概念“鈍感力”,即不要神經末梢過於敏感,否則會影響你的心態和睡眠,針對這個理念王老師也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睡覺好、心態好,所以我們要提升人的抗逆能力”。您能否解釋一下“抗逆能力”這個概念?

  王蒙:“鈍感力”指,你對於低級趣味沒感覺,對背後議論的人沒感覺,別人沒議論到你這兒,不要去找罵,該忘的必須忘。要拿的起來放得下。今天走到大街上,不小心包讓人給摸了,丟了三千塊錢,不就三千塊錢嘛,有什麼了不起,這就叫“抗逆”。

  此外,逆給人帶來的好處很多,你處在逆境的時候,可以靜坐常思己過,所以我覺得人自個得把自個掌握好了。

  問:“優秀者少眠”這個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郭兮恆:我不希望大家能夠接受這樣的暗示,認爲有的人就是睡覺少,他就能夠很智慧,我認爲可能未必是原因,可能是個結果。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還是要過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是一個正常人,我們需要正常的睡眠行爲和睡眠時間,不要被有些特殊的案例迷惑。

  其中有一部分人,非常有能力,他們自身是嚴重的失眠病人,自己也非常痛苦,但當他們對外講時候,只講自己的成就。還有一部分人,能力特別強,不過是靠“睡眠剝奪”工作,最後,剝奪的睡眠越多,他的能力變得越差。

  還有一種情況,要辯證地看,這些人非常智慧,因爲他們想的問題比我們多,考慮得更周全,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這樣的人往往很難進入睡眠狀態。智慧來自焦慮,焦慮導致失眠。所以有些智慧的人,往往跟睡眠障礙有關係。

  王蒙:想從睡眠上判斷一個人成就的大小,靠不住,睡的少的人不見得都傻,睡的多的人成就都大,更不見得。睡眠歸睡眠,智力歸智力,成就歸成就,中間的關係不是一個固定死的關係。

  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睡眠障礙,我們該怎麼去應對?

  郭兮恆:這可能是受現在生活環境的影響,比如說工作壓力、學習壓力、生活方式等。 但是我要糾正一個可能存在的誤區,現在的年輕人有些晚間不睡覺,並不是睡不着,而是不想睡,他們想玩手機。他們覺得忙了一天了,都不是自己的時間,不是在做工作,就是在學習,現在有一點兒自己的休息時間了,你都不給我嗎?他就不會在休息時間睡覺。

  我認爲這不是失眠的問題,是“睡眠剝奪”。什麼叫失眠?在睡覺的時間——晚上,有睡眠的環境——牀,有睡眠的願望卻睡不着。 “睡眠剝奪”帶來晚睡,晚睡帶來什麼影響呢?生物鐘的紊亂。當前,會造成你的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女孩子月經紊亂等一系列問題。長遠講,會出現長期的睡眠障礙。現在你是不想睡,以後你是睡不着。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科學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睡眠。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邱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