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洪臣

來源|野馬財經

3月12日,會德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會德豐,00020.HK)在香港舉行2018年度業績發佈會。其公告顯示,2018年度集團實現收入484.90億港元,同比減少31.66%;股東應占利潤172.39億港元,同比下滑16%。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會德豐主席吳宗權表示,如果價錢合理,公司會考慮增持九龍倉或九龍倉置業。而作爲會德豐的核心產業,業已分拆的九龍倉業績有喜有憂。

轉身的九龍倉“花開兩枝”

3月7日,會德豐旗下九龍倉集團(00004.HK)發佈2018年的年度財報,這是其拆分附屬公司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龍倉置業”,01997.HK)後獨立運行的首份財報,其中2018年集團收入減少13%至210.55億港元,淨利潤爲67.11億港元,同比下跌70.31%。

與九龍倉集團相比,分拆出去的九龍倉置業則奉獻出了一份較爲亮眼的業績。據其稍早前公佈的2018年財報顯示,九龍倉置業基礎淨盈利增加6%至港幣100.53億元,“海港城表現強勁,支持增長動力及持續派息”寫在了財報最顯眼的位置。

圖片來源:九龍倉置業2018年財報

在2017年11月之前,九龍倉置業還隸屬於九龍倉集團,之後分拆出來單獨在港上市。彼時,整個九龍倉集團市值達高達2300億,被稱爲繼李嘉誠家族“長實和黃大重組”後的又一起“世紀重組”。

分拆之後,九龍倉置業主要在香港從事策略性大型零售、寫字樓及酒店物業的投資;九龍倉集團將主要在中國內地從事地產發展及投資、其它香港物業及於香港和中國從事非地產業務;會德豐集團的另外兩家公司:會德豐地產有限公司與會德豐地產(新加坡)有限公司將繼續主要在香港和新加坡從事地產發展與地產投資。

圖片來源:會德豐有限公司官網

可見,分拆之後,作爲會德豐兩大主力的九龍倉集團與九龍倉置業將一個面向內地,一個留守香港,各有側重。

據九龍倉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內地業務爲九龍倉集團的業績作出了極大貢獻。其中,2018年公司在內地投資物業的收入增加了30%,達到34.29億港元,營業盈利增加28%至港18.72億港元。集團主席吳天海在發佈會上也表示,“中國內地貢獻了75%的利潤”。

同時,九龍倉集團在香港的業務出現明顯下滑,其在香港已簽約的銷售額爲19.19億港元,同比下滑59%。最終,2018年九龍倉集團的淨利潤同比下滑70.31%,業績差強人意。

對此,吳天海稱,“集團需要一點時間去轉身,希望股東們多給我們一點耐心”。

反觀九龍倉置業,海港城則成爲公司業績增長的絕對主力,年內租戶銷售額更是創下歷來最高記錄達港幣490億元,佔到香港零售銷售總額超過10%。與此同時,九龍倉置業在內地的業務開始大幅減少。同樣擔任九龍倉置業主席的吳天海在業績發佈會上直言,將會縮減在內地的投資。

可見,分拆之後的九龍倉“花開兩枝”,正在沿着各自規劃好的路線前進。

2018年1月初,花旗集團曾發佈研究報告指出,分拆後的九龍倉集團市值大幅減少,其新業務策略與母公司會德豐重疊,二者可以透過合併重組繼續發展中港物業市場。

或許,世紀拆分之後,圍繞九龍倉這盤價值數千億的商業大棋局纔剛剛下至中段,而執棋者吳宗權,纔剛剛40歲。

頂級財團交接班的智慧

與許多富豪桃色新聞滿天飛不同,關於這位身價數千億的香港頂級“富三代”,廣爲流傳的並非花邊緋聞,而是下海救人的義舉。

圖片來源:昔日東方網站

據港媒《昔日東方》報道,2011年2月的一天,途經石澳泳灘的吳宗權發現一位溺水的何姓老人,情況緊急之下,吳宗權立即下海與幾位熱心羣衆將老人救下,並謙稱“任何人都會這樣做”。吳宗權的此次義舉,令外界對其大爲讚賞。

兩年之後的2013年10月,時年67歲的吳光正在會德豐集團業績發佈會,正式宣佈將主席一職交給年僅35歲的獨子吳宗權,顯示其家族接班人已經確定。隨後到了2015年2月,吳光正正式宣佈退任九龍倉主席,由“老臣”吳天海接任,後者與會德豐地產主席樑志堅一樣,將向會德豐主席吳宗權彙報。

九龍倉的“吳宗權時代”正式到來。

當時,吳光正曾言,“1982年,包玉剛委以我領導會德豐及九龍倉之重任,當時我36歲。我希望吳宗權也可以有同樣的機會”。

回顧一代船王包玉剛的家族傳承史,其對二女婿吳光正的提拔確實不遺餘力。1980年6月22日,正是在吳光正的陪同下,包玉剛出現在中外衆多媒體的聚光燈下,宣佈收購九龍倉。這一幕不僅作爲商戰經典寫入史冊,展示了包玉剛的智慧與魄力,同時將吳光正推向外界,樹立起接班人的形象。

在最後的遺產分配上,同樣體現了包玉剛對吳光正的器重。當時包玉剛將環球航運公司分給了在環球工作十幾年的大女婿蘇文海。此外,包玉剛將會德豐在日本的資產交給三女婿伸渡一郎,家族的投資基金則交給四女婿打理。而在他身邊學習最久,最爲投契的吳光正,則分得包括九龍倉、會德豐在內的8家上市公司。

同樣,包玉剛、九龍倉在吳光正心目中亦擁有崇高地位。2015年正式退休之時,吳光正發表《主席報告書》回憶過往,開篇便道:

“1978年,是我首次認識九龍倉。當年某天的一個下午,李嘉誠先生與包玉剛爵士會面,商討購入香港九龍碼頭及倉庫有限公司(現稱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10%股權的事宜。我實時細閱了九龍倉1977年年報及李先生提供的一頁簡介,當晚擬定購入與否的建議。那情景仿如回到我在紐約任職銀行的歲月。翌日下午,我見證了兩位商界高人超快握手達成協議,其他事情則隨歲月成爲歷史,李先生亦繼續創造其超凡成就。”

可見,九龍倉在這位香港第五大富豪心中的份量何其之重。

從經典之戰走向何方?

吳光正首次認識九龍倉的1978年,包玉剛已經坐穩了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還在兩年前被英女王封爲爵士,是聲名赫赫的華人商界領袖。彼時,李嘉誠還屬於後起之秀,崢嶸初露。

九龍倉歷史悠久,於1871年由英商渣打爵士在港創建,後落入英資四大行之一的怡和洋行手中。九龍倉是當時香港最大的碼頭,其產業包括九龍尖沙咀、新界、港島上的大部分碼頭、倉庫,還擁有酒店、大廈、有軌電車等優質產業。

精明的李嘉誠率先看上了九龍倉,當時怡和洋行因低價賣股,其持有的九龍倉股份不過20%。李嘉誠不動聲色,悄悄買下了散戶持有的約2000萬股份,持股比例直追怡和洋行。

就此,九龍倉爭奪戰由李嘉誠拉開了序幕。

李嘉誠暗中收購造成九龍倉股價暴漲,最終仍是驚動了怡和洋行,開始大規模反購股份保住控制權。同時,匯豐銀行主席沈弼親自找到李嘉誠,對其進行勸阻。

尚屬商界新貴的李嘉誠資金有限,便以退爲進,尋找新的合作伙伴,這正與九龍倉收購戰的主角包玉剛不謀而合。商業嗅覺敏銳的包玉剛早已預感到世界航運的低潮即將到來,正準備“棄船登陸”,尋找新的產業。九龍倉恰好是最理想的目標。

於是,便有了吳光正在《主席報告書》中開篇回憶的那一幕。

包玉剛首先購入李嘉誠所擁有的九龍倉股權,幫助李嘉誠回籠資金,還牽線搭橋,幫助其從匯豐手中拿下和記黃埔,爲將來的首富之路打下了根基。

李嘉誠退出後,包玉剛繼續收購九龍倉股票,而九龍倉董事局使出緩兵之計,邀請包玉剛及其女婿吳光正加入九龍倉董事局,同時積極購入股票保衛控制權。而包玉剛一方步步緊逼,持股比例上升到30%,一直穩居九龍倉大股東之位。

當時九龍倉在雙方搶購之下,股價已升到67元/股,怡和一方想要繼續增持股份追趕包玉剛,資金上已捉襟見肘。爲解決困境,怡和主席紐壁堅等人決定主動出擊,發起最後一戰。1980年6月20日,怡和一方公開宣佈回購九龍倉股份,由20%增至49%,九龍倉股票瞬間被拉昇到100元/股。

得到消息後,身在國外的包玉剛推掉與墨西哥總統的會面立刻返港,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以個人及家庭名義作價每股105元現金收購2000萬股九龍倉股份(49%),涉及資金22億元。在當時,22億可謂天文數字。

在包玉剛近乎碾壓的氣勢之下,九龍倉最終易主。收購九龍倉,不僅代表了香港華資力量對英資力量的超越,還是包玉剛“棄船登陸”戰略的經典一役,更是李嘉誠首富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已然成爲香港商戰史上的經典。

之後,擁有黃金地段的九龍倉在包玉剛、吳光正的經營之下,風生水起,已然發展成爲市值超3000億港幣的龐然大物。如今,包玉剛家族這份最重的產業已傳至第三代吳宗權手中,你覺得吳宗權能把這份家業發揚光大嗎?請在留言區說出你的看法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