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

自從iPhone 7推出後,蘋果就取消了3.5mm耳機孔,轉而讓用戶使用Airpods,這一改變雖然在初期遭到很多人的嘲諷,不過隨後Airpods的銷量就直線上升,其他品牌的手機也紛紛跟進,取消了3.5mm耳機孔,推出各家品牌的無線耳機。

不可否認,無線耳機確實擁有巨大的優勢,讓用戶擺脫了線材的困擾,使用更加方便,這也是Airpods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不過,近日國內外網絡上卻爆出了“Airpods會致癌”的消息!這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國外媒體《每日郵報》報道,稱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的250多名科學家已經聯合簽名,向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發出請願書,希望他們能敦促全球的用戶,不要大量使用會發出無線輻射的、用於WiFi、藍牙和通訊的設備,原因是有增加致癌的風險。

據稱,用戶在使用Airpods或者三星 Galaxy Buds等無線耳機時,通常會利用藍牙技術,也就是一種可以傳輸數據的非遊離電磁場技術來實現無線連接,從而讓佩戴者的耳機和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進行連接,直接播放流媒體資源。

而由於這些耳機和佩戴者的頭骨距離很近,而且無線耳機能夠深入人體耳腔內,使得脆弱的耳部暴露在輻射中,因此這些科學家認爲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關於無線設備會致癌的消息了,早在2016年,有專家就表示,Airpods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因爲研究表明,超時向耳中傳送電波可以削弱大腦的血管障壁。

消息一出,網絡上瞬間炸了,並引發大量網友參與討論。

對於這則消息,蘋果客服給出的迴應是,對於第三方的傳言和新聞報道,不負責準確性,可以放心使用Airpods產品,不用擔心輻射問題。

的確,在報道中雖然科學家們直接聲稱無線設備可能會致癌,但並沒有直接點名Airpods,表達的是對“非遊離電磁場(EMF)技術”潛在風險的關注。

換句話說,科學家們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Airpods會致癌……

而一家美國媒體也站出來闢謠,稱這條消息早在2015就發佈了,而且請願書表達的只是對相關技術的擔憂,包括手機在內的大部分設備都會產生類似的輻射,並不只針對無線耳機。

雖然如此,不知道這會不會對蘋果下一代Airpods產生影響。據說,新Airpods將會在未來數週發佈,可能會增加無線充電功能,同時會推出黑白兩種配色,售價或維持在199美元。

其實教授倒覺得,與其擔心Airpods會不會致癌,還不如糾正一下使用手機的不良習慣。比如玩手機時間過長、深夜關了燈還在玩手機、長時間使用耳機聽歌等等。這些習慣更有可能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你說是不是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於公衆號:手機教授sj99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