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硬分的話,《攻殼機動隊》大概半隻腳踏在了硬科幻里,而《EVA》則是和硬科幻絕對不搭邊,給我的感覺則是純純的軟科幻!之所以說攻殼機動隊只有半隻腳踏在了硬科幻里,是因為他裡面描述的不止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革新,還糅雜了打量對於未來社會的思考和反思,以及技術對人類帶來的影響!

《EVA》在我心中,是屬於抽離現實的神作,他傳遞的不是科幻,而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迸發!他主要抒發的是使徒來襲時的緊張刺激,以及人類在此背景生存下的緊張壓抑。《EVA》抒發了一種特殊的青春,我們跟隨碇真嗣的視角,體驗了在世界末日視角下的特殊感情糾葛!

《EVA》的背景是說在公元2000年,有一顆巨大的隕石墜落在南極冰山附近。由此導致的高溫造成冰川融化,使得全球的水位上漲,接下來便是天災人禍連綿不斷。而在公元2015年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入侵者,一種似人被稱為」使徒」的巨大機械戰鬥群開始威脅人類的生存。這種奇特的生物被人們影射為上帝派來的使者,要來消滅作惡多端的人類,《EVA》便是以此的視角展開了關於人類命運受到衝擊之後一連串的應對。

《攻殼機動隊》說的則是相去不遠的公元2029年,全世界都被龐大信息網路連為一體的時代,是一個變革生命的時代。人類的各種組織器官均可被人造化,因此改造一部分身體結構的人出現了,只保留大腦而全身機械化的人也出現了,更有人完全把自己變成了機器人。於是乎幾乎所有人類都在此背景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很多人的身體都在脖子後面有著與網路連接的埠。對他們來說,身體只是一個電腦終端而已,是一個容納人類靈魂的容器。

在《攻殼機動隊》中,押井守做為一個日本人長相了他與西方人截然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他意識到操縱這個未來世界的不是華麗的想像,不是不可思議的科技,也不是花哨的打鬥,而是人理智與感性的不斷矛盾的衝突。這個衝突即使在物質化的世界,所激發的人的情感上的憂傷與絕望始終都纏繞著人的靈魂久久不能散去,無論人類的肉體是如何像鐵一般強硬。這個動畫中的反差,將冰冷的物質和激揚的感性之間的巨大距離抒發的淋漓盡致!這才是《攻殼機動隊》的 可怕之處!以上,喜歡的小夥伴,請多點贊和關注,謝謝!


再說這個之前,來區分一下什麼是硬科幻,什麼是軟科幻

硬科幻:是指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

軟科幻:是指作品中科學技術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為它所涉及的題材往往被歸類為軟科學或人文學科。

換句話說,硬科幻是以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心理學等,為基礎的,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而軟科幻充滿天馬行空的幻想,但是以哲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傾向為基礎的。

攻殼機動隊的主要劇情,是在2030年,人類最高的科技結晶,就是人腦還是人腦,但其餘的身體部分皆為機械裝置,在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裡,人類通過更換身體的各個部件而達到長壽已不是新鮮事了,更有許多人的大腦也已經電腦化,從而真正實現所謂的「電子化的存在」。而且,從單純的社會結構到個人的身體,都能隨意的通過網路連接,從而構成一個無比複雜的網路,這就是本世界的基礎。雖然人類社會的電腦化帶來很多方便,但無論構造成為身體的材料怎樣變化,人類畢竟還是擁有人性,所以各種以電腦為契機的犯罪還是層出不窮。《攻殼機動隊》從頭到尾,充斥著大量的人工智慧科技和複雜的網路世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未來人類世界無非和《攻殼》里極具相似,現在的是一個信息的時代,從工業革命時代到信息時代是一個大跨度,從信息時代到人工智慧和全網路的時代也是一個大跨度,這不是沒有可能,以現今人類科技發展的進程下,人類總有一天會進入那個時代,符合科學依據,所以說《攻殼機動隊》是硬科幻。

再來看看《EVA》,《EVA》的主線劇情是公元2000年,南極發生了大爆炸,冰封的大陸在一瞬間融化,引起世界海洋水位上漲甚至海嘯,淹沒了地球上的很大一部分陸地,隨後,內戰、民族紛爭、自然災害接踵而來,人類因此滅亡了一半。這次災難被稱為「第二次衝擊」。在聖經《創世紀》記載中,神用洪水毀滅一切生物,只是指示挪亞製造方舟帶上一家人和地球上的部分生物以重建家園,這被稱為「第一次衝擊」。聯合國對外界說是外星來的巨大隕石撞擊,其實是葛城探險隊在南極意外地發現了亞當(第一使徒)的胚胎,結果因故發生大爆炸。在TV版和劇場版中沒有對此作完整的說明,TV版中講到在南極出現的與EVA非常相似的「光之巨人」(第二使徒)是造成爆炸的原因,還有後來的南極爆炸時出現的巨大天使翅膀。在劇場版中出現了光之巨人失控展開兩對翅膀發生大爆炸的畫面。 發生這件事後,人們發現這些都和本世紀初在死海發現的神秘捲軸所記載的故事驚人地吻合,加上聖經中有關於最後審判日的預言、亞當的發現,都表明存在著「神」。在猶太教教義中,伊甸園中不只有亞當和夏娃,還有一個女神由於三角關係被逐出伊甸園,到地上和魔鬼撒旦生下了人類,而亞當的子孫就是「使徒」在死海捲軸中講到人類最終要進化成為單體生物回歸(第三次衝擊),於是一個神秘組織因此建立,具體名字忘記了,這個組織有人工進化研究所、人類補完委員會等機構,從事亞當的研究,終於在2004年前成功地從亞當複製成功了人造的「神」------EVA,也就是德語的夏娃,用於收集人的靈魂。正在某大學生物系任教的冬月發現自己的一名學生碇唯在生物方面很有天才,便對其產生了興趣,也注意到了一個人:唯的丈夫碇元度。其實唯是就是這個組織的人,他們在進行一項人類進化的「人類補完計劃」,這幾人也成了最初的成員,《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而作為創始者 , 作者最初只是想要藉助 NGE 來表達那段低潮期的生活 , 對於此點他本人有過清晰的闡述 ∶「 我在過去四年里渾渾噩噩,一事無成。EVA 可以說是那樣的我的寫照。那四年里我一直在逃避,覺得自己只是每天過完一天是一天。我不斷地對著自己的內心說『不能逃避』,而EVA的創意可以說是因此而開始……是為了把自己的心情表現在屏幕上,而構思出來的作品……」 主角為14歲的中學二年級學生, 這時期正是反抗期,思春期,同時也是自我形成的最後階段 也就是說,主角這個少年正處在小孩與大人的夾縫中, 剛開始,優柔寡斷的他在作戰中,為大人的安排,大人們的意見等吃盡了苦頭, 而隨波逐流著, 他的姿態正可說是我們現在日本人的翻版, 主角逐漸了解到自己是個無法單獨做任何事的小孩,於是累積經驗, 正視現實,慢慢成長。 可以說EVA是作者內心的寫照,也是現代日本心裡的真實想法吧,以當時日本的政治,社會為背景,EVA更能體現的出來,而大大降低了物理定律,所以說,《EVA》是軟科幻。


謝邀

按整體劇情框架來說EVA無法定論為科幻類作品,只因其中包含的內容過多,比如宗教、神學等等,更不要說EVA里的機體因各種亂七八糟的設定現實中能否製造出來了,說它是科幻作品,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一部披著動畫外衣的特攝片,至於原因請自行百度庵野秀明導演;

而攻殼機動隊作為押井守的代表作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多部好萊塢電影,其中《黑客帝國》可以說是致敬最多的一部,而其中的大部分經典設定都是基於現實理論基礎來表現的,誰是硬科幻?可以說很明顯了吧。


攻殼機動隊是硬科幻,對於未來的發展可能實現的半人半機械化改造人,以及高科技技術,而且還用槍支作為戰鬥

EVA就比較軟了…使徒?外太空的神秘力量?難道這些東西來的讓人可以接受嗎,基本靠想像的吧,人類生活在地下可以接受,可是劇情真的科幻,地下的亞當?人類已經這般厲害了嗎


聖經你說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


EVA講的不是科幻,層次太深了…攻殼科幻色彩重一些


攻殼機動隊是硬科幻,EvA是軟科幻。


如果嚴格探討的話恐怕會有爭議,但是我

傾向攻殼機動隊是硬科幻,EVA是軟科幻。攻殼畢竟更多是基於當時的科技力量進行了有邏輯的推理和幻想,而EVA更多加入的科學範圍之外的構思和想像


個人感覺攻殼的意境不如eva。前者感覺有點小眾,好多人都不知道,還是後者比較受歡迎。


首先,硬科幻,所謂硬科幻就是所有的劇情都以已有的科學理論基礎為前提。邏輯清晰,緊密。

軟科幻,所謂軟科幻就是有相關科學理論,加入魔幻色彩的劇情,想像。

其區別就是有無魔幻色彩。答案不言而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