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宛如所有大事件發生時給人的觀感——來的那麼突然,卻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3月20日傍晚,恆基兆業發佈全年業績公告。如果不細看,這是一個和往年並無二致的業績彙報,前面32頁都是《董事局主席報告》,記錄了主席李兆基對於公司過去一年收入、資產、業務佈局的回顧,平淡且嚴肅。

  只是在報告的最後一頁,短短300字,輕描淡寫卻意外沉重。

  在《董事局主席報告》的最後,李兆基先是對老臣樑希文先生的離世表示掉念,感謝其對公司董事局37年來的服務及巨大貢獻。這位陪伴李兆基30多年的老臣之離去,也意味着李兆基是真的老了。

  在主席報告中,李兆基接着對去年12月再次加入董事局的歐肇基以及全年竭盡職責的全體員工表示衷心謝意。並在文末感嘆,自己年事已高,正在考慮在本屆股東周年大會後退任主席及總經理一職,而接班人則由兩個兒子同時擔任。

  李兆基透露,自己將向董事局建議由大兒子李家傑及二兒子李家誠兩位出任聯席主席及總經理,自己則仍將留任爲公司董事,繼續爲集團服務。

  隨着李兆基的宣佈退任,也即意味着1948年隻身來香港發展的四叔時代即將“退幕”,自己奮戰了71年的商業帝國將交給下一代去操憂。同時也預示着,香港四大華資地產王國(另三個爲新鴻基地產、新世界、長實)的創始人全部都已經完成交棒。

  91歲退休的四叔

  其實不止恆基兆業,當天旗下的多個上市平臺都公佈了“主席考慮退任”的公告。

  1948年,出生於廣東的20歲小夥李兆基,獨自一人來到香港打拼,那個時候的“四叔”還不叫“四叔”,“四”僅基於他是家中排行第四的意思。

  1963年,李兆基夥同郭得勝﹑馮景禧組成新鴻基地產,1976年再另行創立恆基兆業。5年後,恆基兆業在香港上市,李兆基擔任集團主席及總經理至今。

  在這幾十年的奮力打拼中,改變的不僅僅是李兆基由“四仔”(廣東話裏表示“四兒子”)到“四叔”的稱呼,還有背後的商業王國。截止目前,李兆基持有恆基兆業、中華煤氣、港華燃氣、香港小輪、美麗華酒店多個上市平臺,總市值近3500億港元。

  福布斯上個月公佈的2019香港富豪榜中,李兆基憑藉300億美元位列榜單第二位,排列在前的是連續21年登上榜首的李嘉誠,財富值爲317億美元。

  巧的是,和李兆基同歲的李超人,剛剛在2018年宣佈退休,比四叔早一年,退休理由同樣是年歲已高。被外界傳言爭鬥了半輩子的兩李,不知在退休時間上是否也有競爭的意味呢?

  不管爭鬥傳言真假,爲事業堅持奮戰到90歲,李兆基和李嘉誠無疑都可以稱爲精力充沛的耄耋老人。在公告發布後的晚些時候,李兆基二女婿,即華大酒店及順豪物業主席鄭啓文對港媒透露,自己認識李兆基的40年裏,四叔每天晚飯後都會和員工討論公司的項目,“佢(他,指李兆基)非常身體健康,非常參與公司每一個決定”。

  只是畢竟李兆基已經是90歲高齡,展望未來,不可能參與所有公司的工作細節,所以考慮退任主席職位,將更多的施展機會留給兩位兒子。上述人士形容,現時的這個決定是合適的,並強調李兆基只是退任主席職位,以後還是會參與事務討論,繼續爲集團服務。

  在考慮退任的相關公告中,李兆基也表示自己仍會留任爲公司董事,而有關退任的最終決定及日後安排則將會在2019年5月28日的股東周年大會當日,通知股東。

  換句話說,至少謎底將會留待到69天后再揭曉。

  兩位接班人

  謎底之一,是李兆基是繼續在董事會中掛名,還是會完全淡出公司治理。

  可以借鑑的最近案例是,李嘉誠退任後,轉任集團資深顧問,爲李嘉誠基金會工作。不過正如李嘉誠曾發佈過的退休感言,“回家吃龍眼百般滋味在心頭”,經歷金融危機等大風大浪,至今依然傲立於財富頂端的李兆基,或許心情同樣不會和公告中這般平靜。

  謎底之二,有關兩位接班人,李家傑及李家誠是否會繼續成爲共同接班人。在此前三大家族的財富傳承選擇中,接班人均爲單一二代。

  長實接班人爲李嘉誠長子李澤鉅。交棒的方式是,2012年李嘉城開始着手財產分配,由李澤鉅控股旗下多間上市公司的家族信託,控股比例爲66.7%。2018年退休後,李嘉誠將自己在長和及長實中的持股股份整合至家族信託。據長和年報,家族信託受益人包括李澤鉅、李澤鉅妻子、李澤鉅子女,以及二兒子李澤楷。

  新世界則在1989年已經安排財產分配,由兒子鄭家純接棒,目前則已經傳至第三代長孫鄭志剛的手上。新鴻基家族中有三子,由於財產分配引發的爭拗太多,在此就不一一贅敘。

  如上所述,不管是從李兆基家族相關利益人還是資本市場來說,這個謎底的確值得吸引目光。當然,真正的結果及後續,需要5月底才能揭曉。在此之前,或許可以從李兆基及兩位接班人的過往動態中,得到對於該事件的完整串聯。

  2011年,被問及接班人問題時,李兆基透露將由大兒子李家傑接管大陸業務,次子李家誠負責香港業務。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恆基兆業的大陸資產和香港資產大小比例不同,彼時媒體問及時,李兆基迴應稱,將會逐漸提高大陸業務比例至與香港相若,也即沒有大小之分,並續稱,未來部分財產也會分配做公益用途。

  因此給下一代如何分配資產價值還沒有定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