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豫津在《琅琊榜》看似是一個心無大志,整日跟著蕭景睿梅長蘇的小跟班。

但是他是整個金陵城中活的最透徹的一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躲避朝堂兇險不問政事,整日廝混,成了大家眼中最無用和最不用防範之人。

他讓所有人都將他當成了孩子。

比劍時因為霓凰誇了蕭景睿幾句就開始吃醋。給太皇太后請安,他偏要不守規則的賣乖。

連梅長蘇送蕭景睿護心丹,他都要不高興的嚷嚷幾句,更別說逗得小飛流滿屋頂飛了。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這些快樂,不是偽裝,但是面對家族,他遠沒有浪跡天涯的蕭景睿那樣洒脫。

生為國舅府獨子,言侯的終日忙碌對他的疏於照顧,讓豫津對家的溫暖極度渴望。身為皇家人,豫津深知自己追求之物有多少可笑,但質樸如他,他是藏不住心思的。

除夕夜,豫津小心翼翼的問父親會否要和自己一同守歲。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豫津大大咧咧的笑看的讓人心酸。

他懂父親,同時又渴望父親。

在得知父親的弒君計劃後,他義無反顧選擇站在父親身後,同他一起進退。

就像他大些梅長蘇的說的那番話。

「父親這些年,雖一直忽視我,而我生為人子,不能體察他的苦楚,只怕也談不上一個孝字。」

短短几句,將自己立場表明清晰,儘管父親多年忽視自己,但是自己始終與他生死不棄。

有情有義,明辨是非,不懼涉險,保持真心。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在這場權謀之戰中,豫津何其無辜,又何其聰明。

梅長蘇的一句。

「豫津,你真是聰明透徹。」

是了解豫津本心之後最心酸的評價。

(壹條電影編輯部:輯一)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言豫津是《琅琊榜》中唯一一位「大隱隱於朝」的人物,他表面上是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實則是擁有大智大慧之人。

《琅琊榜》看了很多遍,越來越喜愛言豫津,他不僅是活的最明白的人,更是一枚「三好」男兒!

言豫津的父親嚴闕,是如藺相如一般的朝廷棟樑,曾經幫助梁帝打下天下。年輕時言侯愛慕林樂瑤,無奈梁帝橫刀奪愛。赤焰案後,被封為宸妃的林樂瑤自殺,言侯對梁帝失望憤恨之極,傷心隱退,一心只問道家事。

母親早亡,父親缺席,小小年紀的言豫津開始獨立生活,但是他從來沒有怨恨過父親,每次提及父親,他都是畢恭畢敬。在梅長蘇阻止言侯謀殺梁帝之後,言侯才把陳年往事向兒子和盤托出,豫津沒有抱怨父親,而是反省自身,並且毅然決然要追隨父親,不問前途是悲是喜!

當言豫津拜謝梅長蘇的救命之恩時,真的替言侯感到欣慰,有這樣一個好兒子,此生足矣!

《琅琊榜》中,蕭景睿和言豫津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蕭景睿心情不好的時候,言豫津總是第一時間察覺到,並會想辦法去安慰他。形影不離的一對好朋友,一個溫潤如玉,一個直爽洒脫,成就了最牢不可破的友誼!

劇中蕭景睿與言豫津一起接梅長蘇入京,言豫津就敏銳的察覺到他們不可能和梅長蘇做「真正的朋友」。即使不能與梅莊主交心,小豫津卻很淡然,並且為梅長蘇的復仇大計做出了重大貢獻。

對蕭景睿這樣的摯友,對梅長蘇這樣仰不可及卻並無深交的朋友,言豫津都做到了真誠相待,他是一個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作為一位資深的官宦子弟,言豫津深諳人情世故,但是他卻不是一個世俗的人。閑時,不問朝堂事,自顧瀟洒;戰時,拋卻個人安危,保家衛國。

獵場譽王謀逆,言豫津第一次穿上鎧甲,守在宮門,保衛皇親國戚。大渝與大梁交戰在即,言豫津與好友蕭景睿一同到募兵處報名,共赴沙場,成為保境安民的有志好兒郎!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對自身,對親朋,對國家,言豫津都是全力以赴,他這個「三好」男兒是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從某種層面上來講,言豫津可以說是一個古代的留守兒童。

他幼年喪母,父親因為心裡的鬱積情緒,並且豫津的母親並不是他真正想娶的女人,不是他的真愛,所以言侯對豫津及他的母親並不用心,豫津重情重義,這一點應該來自於父親的遺傳基因吧。言侯就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典範,言侯沉浸於仇恨之中,無法自拔,無法解脫,十二年了,他這麼沉穩的一個人,最終被仇恨完全侵佔了理性,想出刺殺梁王的昏招,而他的兒子豫津卻被他完全忽視了!

直到言侯被梅長蘇喚醒,才突然明白自己多麼對不起自己的兒子-豫津。

現在我們回頭看看這個留守兒童,他沒有得到父親的愛,甚至是在舉家團圓的除夕之夜,父親也不會陪他守歲,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萬幸的是從小就有一幫朋友,有豁達的性格。他機智,對世事的分析判斷力極強,有自己的價值觀與是非觀,冷靜,坦誠,有擔當。真實的是留守的經歷給了他很多的歷練。

所以,很多人經歷過很多事,很多人中又能有幾人能從苦難中修成正果!

雖然豫津不算是《琅琊榜》中的主角,但這個形象同樣是那麼的豐滿,真實,令人印象深刻!

正是因為這周到到了極致的用心,《琅琊榜》才如此的經典,如此的打動人心。


琅琊榜中的每一個人性格都很鮮明,也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要我說,對於豫津吧,用四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那就是玲瓏剔透。

雖然這個詞用在人身上很少,但小兮覺得用在他身上特別合適。

豫津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他身上有著深重的擔子,從小就承受著母親早亡,父親忽視的日子,可他一直很孝順,也很積極樂觀,在一系列變故之後,他的父親也變得消極,變得不問世事了,可畢竟言家不是普通人家,他們是名門望族,族人的支脈太大了,都需要言家支撐著,豫津在劇中說過,若不是廟堂這些在,言侯爺估計都不會回家了,那麼,這麼大的一個家,早早落在了他的身上,於是他無法像景睿那樣子,率性的遊走江湖,更不能活的那麼瀟洒自在。

他看著像是不涉官場,不懂政治,可是看人看事卻看得很深很透,所以在對梅長蘇入金陵這件事的真實目的,他始終有自己的想法和懷疑,但他知道,沒有證據,不能亂說,他更知道,如何去排解,去調劑這些人情世故。當景睿抱著自己的一顆玻璃心在河邊散心,說感覺父親變了,也搞不明白蘇兄為什麼要來金陵,也是豫津在寬慰他別多想。這大約,也是常年在族人關係中,在各種人脈中打交道培養出來的,所以他處事的時候,可以八面玲瓏,可以結交紀王爺這樣的忘年好友。

他懂善惡,辨是非。自己的父親是什麼人,他一直付諸極大的信任,卻又很會撇開那些陳年舊事所造成的上一輩的隔閡,所以,當言侯爺願意為梅長蘇做事的時候,他也毫不猶豫的就願意追隨,當言侯爺對自己的妹妹都有深深的隔閡的時候,他也能像沒事人一樣,該關心關心,該打交道打交道。

還有,豫津在劇中,還是很重要的搞笑擔當,也正是因為他這種弔兒郎當的性格,劇中很多人都把他當做是一個不成器的紈絝子弟,把他當做是跟紀王爺一樣,兩耳不聞朝廷事,一心只愛妙音坊的音痴。音樂,是他的愛好,更是他的偽裝,若不是有了這層偽裝,梅長蘇的很多事情,也沒法開展的這麼順利吧。

例如:在營救衛崢這件事情上,他就多次出手,第一次是梅長蘇昏迷的時候,甄平他們在營救衛崢的時候中了埋伏,他們的人逃走的時候,遇到了豫津,是豫津給他們打了掩護。

在引開夏江的時候,更是豫津出的主意牽走了夏江他們的馬,導致他們只能跑回城裡;後面也是他將紀王爺引導到宮羽那裡,再後來,更是豫津巧妙的拿著一份布告去找的紀王爺,成功將衛崢這件事的矛頭指向了夏江。

還有很多很多關於豫津的小細節,每一幕都能看出豫津的巧妙心思和玲瓏剔透的人生態度。但是這些小細節,同樣也暴露了他內心脆弱的地方,例如,他興高采烈的詢問言侯爺回來的事情,並著急著想叫人打掃父親的屋子,那一幕的情緒變化是很明顯的,還有,他明明年紀上跟景睿差不多,關係上也是跟景睿差不多的人,他一律都是姐姐姐姐的叫,哥哥哥哥的叫,(霓凰姐姐,夏冬姐姐,林殊哥哥……),這些說明,他心裡也是很羨慕,很渴望這些親情的。

他善於偽裝,善於掩藏自己的心事,但他也很懂得為正確的事做出選擇,懂得排解自己心裡的煩憂,這樣的性格,放到現在,是很難能可貴的,也是很讓人心疼的。


.

一個明白人,將事情看得透的人,格局好!

.

言豫津,言候的兒子。

言候年輕的時候能夠一人穿營而過,以三寸之舌,促使結盟的各軍分崩離析,化解大梁的危機。

那麼作為言候的兒子,豫津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豫津從小就沒有了母愛,而父親也整天尋仙問道,不怎麼理他,所以豫津就已經學會了自己找樂子打發時間,漸漸的也養成了他的這種性格。

.

第一: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豫津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情商很高,很會來事!

在太皇太后召見眾親貴時,當問到眾人有沒有成親的時候,到了豫津,他為了太皇太后開心,轉口回答已經成親了;

在面對夏冬審問犯人的時候,景睿質疑審問的方式,而豫津出言阻止景睿,而說冬姐自有她辦案的方法。

...

.

第二:

豫津將事情看得通透,在平常的時候,看到的都是他的嬉皮打鬧,幽默風趣,但又能看到他的精明,尤其是當遇到大事的時候,認真起來,不糊塗。

在梅長蘇邀請言候爺幫忙的時候,言候詢問豫津,豫津認真的表述:身為言家之人,自會跟隨父親。

君子一諾,生死相隨!!

在梅長蘇幫忙緩和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後,並且勸阻言候爺謀殺皇上的行為後,豫津登門拜謝,並和梅長蘇說了一番話:相信蘇兄幫助,之間還是有情義在的,至於更加深層次的原因,又與我何干!在這個世上,我們能把握的,唯此心也!

那時的豫津,彷彿就像變了一個人,將事情看得很透徹,明白。

.

豫津,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娛樂人間,流連煙花之地只不過是表象罷了,能將一切看透,只不過志不在此,故不予理會罷了!

.

.

豫津給到你們的感覺呢?又是怎樣?

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

.


不請自來!

《琅琊榜》是近年來難得的好劇,不同於其他電視劇,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值得細細評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言侯府的世子言豫津!

初登場時,他是蕭景睿的好友,一出場就調戲小妹妹,可以說是浪蕩子弟的典型了,之後的一系列表現也讓我覺得他就是一個紈絝的富家子弟!但在河邊同蕭景睿的對話之後,這個人的形象開始立起來了。

同為世家子弟,他在人情世故這方面可不是蕭景睿能比的,與紀王成為忘年交,也不是單純的吃吃喝喝就能成的!

論智商,言豫津在劇中絕對屬於中上等!無論是救甄平,還是坑夏江,都將自己的智商展露無疑!

而在梅長蘇戳破言候計劃之後,更是一改之前的紈絝一面。

可以說,相對於蕭景睿,他給梅長蘇帶來的幫助可能更多。

劇中的人設也是比較討喜的!


追完《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忍不住又看了一遍《琅琊榜1》。

時隔兩年,再重溫第一部,卻被言豫津圈粉。同齡人中最通透豁達之人,不是蕭景睿,不是穆青,而是這位勵志的留守兒童。

豫津一出場就自帶「笑果」——滿臉堆笑在街市把妹。

他對攤主小姑娘溫柔道:小妹妹,這個多少錢呀?那這個呢?這個呢?

乍一看,與普通紈絝子弟無二。

他至真至純,像一個孩子。

金陵城外,豫津和景睿被霓凰攔住測試武功,聽到她誇景睿,便急著湊上去問:霓凰姐姐,那我呢?我的功夫有沒有長進?!

就像我們小時候急需被老師、家長肯定的樣子。

見太皇太后,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行禮答話,他卻迫不及待地上去說:「太奶奶,我是豫津啊,我前兩天剛給您請過安的,我長得這麼好看,您不記得我了?」

讓人忍俊不禁。

看到梅長蘇送景睿護心丹,他心生醋意:你從來都沒送過我!你明明最喜歡我的嘛,是吧?

在獵場,豫津問梅長蘇:是收庭生為徒了嗎?

梅長蘇:算是吧。

豫津:好生偏心啊,你都沒教過我!

梅長蘇:你還記不記得,第一次參加圍獵的時候是誰教的你規矩?

豫津一臉傲嬌:是林殊哥哥!

梅長蘇莞爾。

豫津和庭生在帳中讀書,不自覺彎下背。梅長蘇道:把腰挺直!

豫津下意識地直起腰桿,而後,庭生才坐直了。

他這才反應過來:蘇兄不是在說我啊,不過你剛才那架勢,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似的。

梅長蘇會心一笑,心裡一定在想:你們這些小屁孩兒,可不就得時時嚴加管教。

無論是對蕭景琰、穆霓凰還是靜妃,煉獄歸來的梅長蘇憶起往事總是心如刀絞,唯有在這位生性爽直的小兄弟面前,他能暫時忘卻沉痛,回味純粹美好的年少時光。

他坦蕩豁達,自有一番大智慧。

在別人眼裡,言侯只管煉丹修仙,言豫津的工作無非是拿著老爸給的銀子「聽曲、鬥嘴、打馬球,品酒、喝茶、泡溫泉」,卻不知他比旁人更通透、更靈氣。

蕭景睿看到弟弟謝弼在處理譽王府送來的禮單,心中不悅,想要阻攔,但隨即被言豫津阻止了:關你什麼事啊,謝弼才是寧國侯府的世子,讓他應酬去吧。

簡簡單單一句話,提醒了耿直的景睿擺正位置,避免了謝弼在眾人面前難堪,也為他兄弟和梅長蘇省去了麻煩。

郊外,豫津見景睿為梅長蘇進京後的行為憂心,便說道:「蘇兄到京城後捲入這一系列事件,一定不是偶然。他的所有行事,應該都有他特定的目的,可惜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麼。」

「說句不好聽的話,蘇兄是個深不見底的人。雖然我們是世家貴公子,但是,我覺得在他眼裡,我們還沒有那個分量,能成為蘇兄的朋友。」

景睿懟道:「人與人之間相處,難道就只是冷冰冰地評測彼此的分量嗎?」他像長者似的拍拍景睿的肩:「人生苦短,應當及時行樂。」

一番對話,讓人瞬間對這個「最心寬」的少年刮目相看。

起初,人人都以為梅長蘇在為譽王做事,也是他敏銳地覺察到了真相。

我知世事難料、人生無常,何不對酒當歌,聊慰此心?

他知世故而不世故,表面紈絝,實則心思細膩。

進殿見太皇太后時,蕭景睿在言豫津前面,徑自走了進去。而言豫津卻從袖口掏出一個錢袋,微微躬下身,放在了門口太監手裡。值得一提的是,譽王向門口太監打探消息,卻是將一個錢袋直接扔了過去。

相比景睿不屑世故,譽王的高高在上,豫津在為人處世上卻更靈活練達,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最為難得。

梅長蘇說,七夕出生的孩子重情義,豫津就是如此。

得知父親在梅長蘇的全力勸告下放棄了除夕夜復仇計劃,言氏家族得以保全,豫津大年初一一早到蘇宅行大禮。

他深深地看著梅長蘇,眸中一片坦蕩:

蘇兄為何作此決定我並不想深究,但我相信這裡面還是有情義的存在。說實話,家父直到現在,都不後悔他所謀劃的這個行動,可是他仍然感激你阻止了他。也許這聽起來很矛盾,但人的感情就是這麼複雜,並非簡簡單單的黑白是非,可以一刀切成兩半。但無論如何,言府的平靜是保了下來,我只要記得蘇兄的心意就行了,至於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與我何干?

景睿遭逢家中變故。送別時,豫津道:變了又怎樣?我們不是一直都在變嗎?如果你回不到從前的你,那也沒關係啊,景睿,我只是希望咱們的情義不變。

言侯決定助靖王奪嫡,對豫津說:「可能會連累你。」豫津脫口而出:「你我血脈相連,談什麼連累。」

爹,你放心吧,孩兒是言家子孫,明白什麼是忠什麼是孝。對於如今的朝局,孩兒的看法其實與爹相同,只是我不太了解靖王……不過,既然爹和蘇兄都願意為他所用,他就一定有過人之處。

他收起素日跳脫不羈的表情,雄雄爐火映射下的雙眸分外幽深。

言豫津從小缺乏父母關愛,就連除夕夜和父親一同守歲這樣天經地義的事,對他來說都是奢求。

令人感動的是,這位留守兒童並沒有「長殘」,他至忠至孝、心如明鏡,承襲了父親的風骨,活得明白、活得坦蕩。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c2b00089a14d15ad05d", "vname": "", "vid": "fbc728a915724af1b90c5bca8feb4dd9", "thumb_width": 636, "src_thumb_uri": "6e170006a5435305ddda",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6c2b00089a14d15ad05d",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267.2,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48, "file_size": 8501161}, "ultra": {"duration": 267.2,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72, "file_size": 17704742}, "normal": {"duration": 267.2,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36, "file_size": 6393741}}, "md5": "5d41da8b9d2b185742a0f34c315eb7b4", "duration": 267.2, "file_sign": "5d41da8b9d2b185742a0f34c315eb7b4", "thumb_uri": "6c2b00089a14d15ad05d", "vu": "fbc728a915724af1b90c5bca8feb4dd9"} --}

言豫津是一個活得很明白的世家公子,他很真實,看似紈絝子弟,其實最為豁達通透,他關心朋友,體貼自己的父親。對蕭景睿這位摯友不離不棄,在蕭景睿身世被揭開時,他默默守護。雖然很少得到父親言侯爺的疼愛,但他對父親卻非常敬重和體貼。他至忠至孝、坦蕩豁達,承襲了父親的風骨,在父親決定幫助靖王奪嫡時,他表示會與父親生死與共,追隨父親作出的任何決定。從言侯爺,言豫津和梅長蘇三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這位出自世家的公子血液里流淌著一種正直,一種言氏家傳的積澱。


言侯有個好兒子,這是我看完琅琊榜的感嘆,富而不驕,難能可貴,自律,洒脫,有頭腦,遇事善於動腦子,善良,正直,大是大非面前,敢於向正義靠攏,有擔當,強敵面前,能拋頭顱,保家衛國。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好男兒。??


言豫津在《琅琊榜》看似是一個心無大志,整日跟著蕭景睿梅長蘇的小跟班。

但是他是整個金陵城中活的最透徹的一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躲避朝堂兇險不問政事,整日廝混,成了大家眼中最無用和最不用防範之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