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私訊詢問英國藝術治療的課程,我會陸續整理大家的問題然後分次po文,這篇先分享其中一門課程,純粹分享個人學習經驗。

在英國念藝術治療所時,有一門團體互動課,我們稱IPL Group(interpersonal learning group)。班上總共分兩大組而一組約12人左右,我們不同時段上課,一次上課約兩小時,並有兩位老師帶領,而上課教室是個備有豐富多樣藝術媒材的空間。在這門課我們需要遵守保密原則,不能透露談話內容和任何作品。

團體互動課IPL Group,我們從討論和藝術創作中去感受和去理解認識團體動力,以及這份動力帶出的情緒張力。團體動力是指一個團體中成員之間互動時所產生的力量,這份力量會跟這每個當下每個成員的情緒反應感受的不同而改變,而每個成員的語言表達和非語言表達都會影響著整個團體的運作。從團體初期建立關係,到中期有衝突有同理,直到後期的失落分離焦慮。

每次上課都沒有所謂的主題,一切都取決於每個當下,以及每個人的感受和這份感受投射出來的表達。每個感受和表達都是被允許的,只要自己也允許自己表達,換句話說只要自己也足夠信任這個團體,任何事都可以說,也可以都不說,也可以不用說的,可以拿著媒材到教室的任何角落自由創作。

通常先到教室的人幾乎都會開始先幫忙排椅子,圍成一個大圓。陸陸續續人到了之後,大家的焦點就會在還有幾張椅子是空的,還有哪些人沒到。而後紛紛會有團體成員會開始講最近的心事,拋球出來讓其他成員接球。開始也會有些團體成員用非語言表達表示想去拿媒材自由創作。有時候大家會講話講了兩個小時完全沒有人去做作品; 有的時候會一開始沒多久就有人提議要離開位子去做作品; 也有的時候只有少數人在做作品,多數人在議論著某個議題; 甚至有的時候動力發生激烈對話時,也曾經發生團體成員離開現場。

這堂課有別我以前大學修的團體動力課,當時只是聽講課抄筆記和報告。而這門課是很扎實的去感受團體互動中所帶來的力量。還記得有一次,有位同學一來就跟大家說他今天的狀態沒有辦法待在團體內,他需要自己一個人的時間做作品,而其他人表示能同理,即使在同個空間裡,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加入對話,但大家仍視他為團體的一份子。

而在這門課的兩位老師在團體中的角色比較像是引導團體運作,通常是讓對話繼續進行,引導我們講感受和觀察,並不會有絕對性的指令。而藝術創作的角色,是提供我們多了一個不同的選擇可以表達,再從作品分享和大家對自己的提問中去察覺自己沒察覺到的部分。

原來我可以是我自己的主人,我有我的選擇權可以做任何表達。當我有需求的時候,都是被允許說出來的,來讓團體成員理解同理。團體中都會有拋球的人和接球的人,而要當個不只會接球也要會拋球的人才能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