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核污水原定要排放入海,卻遭發現其中仍有高達8成左右的氚以外放射性物質活度,超過了排放的法令標準值。(歐新社)

2018-09-30 00:3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核污水,原定排放入海,卻遭發現其中仍有高達8成左右的氚以外放射性物質活度,超過了排放的法令標準值。引起大批反對排放聲浪,不過截至9月,核污水越來越多,恐耽誤報廢作業。對此,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會再與政府探討處理辦法。

據《共同社》報導,起初,東電在使用放射性廢水處理系統(ALPS)淨化核污水時,發現無法去除同樣具有放射性物質的「氚」,於是8月底欲召開聽證會,徵詢民眾意見,探討如何處理含氚水,當時被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排入海中。

不過,就在聽證會召開前,東電公布調查結果發現,除了氚以外的殘留放射性物質活度,竟然仍高達8成,約75萬噸超過標準值,其中16.1萬噸甚至超過標準值的10至100倍、6.5萬噸超過100倍、最高的放射物活度達到約標準值的2萬倍。

這份報告引起外界譁然,遭批「討論的前提崩塌」,幾乎所有參與聽證會的人員都反對再將含氚水排放入海。

東電解釋,可能是ALPS在運行初期,濾芯就發生故障,或是2013年至2015年,為了增加處理量,而降低能夠加速污水淨化的濾芯的更換頻率等,才導致氚以外的物質殘留。

為了避免一意孤行使形象受損,東電目前仍將含氚及其他殘留物污水,保管在核電站廠區內的儲罐中,累積至9月,已達約94萬噸。東電說,今後會繼續以ALPS等再淨化,這此事也會於10月1日在探討處理辦法的政府小委員會會議上報告,再與政府一同討論處理辦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