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各種文章、課程後的留言裏,經常會看到一些媽媽鬱悶的留言:你說的方法我試了,但沒有用啊!

在試了一種方法但發現沒用以後,大家一般會怎麼想呢?謙遜一點的爸媽會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一知半解沒得到精髓,比較武斷的就會開始懷疑理論不對專家不接地氣……我經常在想,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前一陣跟斯坦福的同學聚會,閒談中有一個朋友炫技似的跟我提起了一個聽起來有點生僻的理論,J曲線。我聽着聽着,突然腦洞大開的發現,這個政治經濟學中的規律可以完美解釋育兒中“科學方法沒用”這個大難題!

一、什麼是J曲線

這個理論,最初來自斯坦福胡佛研究所的政治學家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的著作《J曲線:懂得爲什麼國家會興亡》

布雷默博士在研究了很多國家從落後走向繁榮、穩定的道路之後,發現了一個規律:

一個落後的國家如果按照現在最舒服的狀況發展是沒有希望的,但即使這個國家有幸找到了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也可能會更糟糕

但如果堅持正確的方向,過了一個坎,以後的發展就和預想的方向一致了,而且只要方向對,走得越遠,結果越好

因爲這種趨勢曲線很像英語字母J的形狀,所以這個理論也被稱爲“J曲線理論”(名字取得真形象啊~~)。

二、用J曲線搞定育兒難點

咱們今天不聊國家發展,但是大家發現沒,其實養育孩子跟治理國家很像,最大的挑戰就是找到對的方向,而且找到對的方向之後,也常常會出現J曲線這種走向,一開始可能會跟你想的相反,不僅沒有變好甚至還會更糟,但只要堅持到那個拐點,增長就會噌噌噌直線上升,孩子會有意想不到的成長

比如,我們曾經在公衆號徵集媽媽們最頭疼的育兒問題,收到的留言裏,最多的就是關於孩子吃飯難的。

爲了讓孩子把飯吃到肚子裏,家長們那真是發揮了驚人的智慧來“威逼利誘”,老人帶娃的家裏,更是“昏招”不斷:追着喂、哄着喂、給獎勵、逼着吃……吃飯這種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卻活生生被錯誤的方法搞成了世紀難題

把“J曲線”理論吃透了,你就會發現不光吃飯,像收拾玩具、穿衣服、上廁所、大吼大叫這些老大難問題也都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爲啥專家說得頭頭是道,但這麼多人就是做不到呢?因爲他們都在J曲線的下行階段放棄了

這是一個很能給人力量的理論,讓我們在身處疲憊抓狂崩潰的邊緣時,可以深呼吸一口氣,告訴自己,這只是J的底部而已,我們就快走出來了!

當然,理論永遠都是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就像我們都知道,“正版”早教的核心就是父母要給孩子“高質量陪伴”,雖然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可真正做起來,很多父母卻發現每天堅持用心陪孩子確實不容易。

但是,堅持下去的家長,會發現孩子非常明顯的進步。“寶寶的變化是最爲明顯的,從剛開始的莫名其妙,手足無措到欣喜若狂,滿心期待!”這樣的描述是我們最常看到的。

可堅持這件事,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對那些老公不給力,覺都不夠睡的媽媽來說,就更難了。所以創辦小步在家早教的這兩年裏,我們真的是花了很大功夫,打造了被媽媽們怒讚的“小步核心課督學營”。這個督學營就做一件事,帶大家跨過J曲線的最低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