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網紅”乾隆皇帝藉着《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兩部熱播劇又火了一把,不管是《如懿傳》中疑心病折磨人的乾小四,還是《延禧攻略》裏搞笑的“大豬蹄子”,影視劇中對乾隆皇帝的戲說,讓人對這位精力充沛的盛世之君,陌生卻又親近。而在拍賣市場中,乾隆朝的藏品也是“當紅炸子雞”,2018年,古董拍賣有6件價格超過億元人民幣的拍品,其中5件是乾隆朝出品。圖:左爲電視劇《如懿傳》中的乾隆,右爲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乾隆

2018年10月,一隻“乾隆洋彩透龍夾層玲瓏尊”在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以4000萬港元價格起拍,最終以1.3億港幣落槌,加佣金以1.4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價格成交,超越拍前估價三倍(估價爲5,000萬-7,000萬港元)。這隻玲瓏尊是由乾隆御窯督陶官唐英所制,曾著錄於1905年紐約山中商會圖錄,自1924年納入日本私人收藏近一世紀。這種內外相套的玲瓏尊製作難度很大,由於此前曾有一隻類似的乾隆鏤空粉彩瓷瓶在國外拍出5.5億元人民幣天價,所以這隻玲瓏尊雖然價格過億,也會令業內人士感嘆“便宜”!圖:清乾隆 洋彩黃地粉青透龍夾層吉慶有餘玲瓏尊

同樣是在蘇富比香港秋拍現場,一隻“清乾隆御製琺琅彩虞美人題詩盌” 以1.2億港元價格起拍,1.48億港元落槌,加佣金最終以1.6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8億元)成交。這件盌描繪有黃、粉、紫三色的虞美人花,盌心有佛手、桃各一隻及櫻桃三顆,取“福壽三多”之意。詩句前有“佳麗”,後有“翠鋪”“霞映”共三枚紅料印,器底爲“乾隆年制”藍料款。碗身小巧玲瓏,琺琅彩畫虞美人,花朵盛開,石半掩,蝶縈繞,圖案精緻。並題有明代進士徐桂的詩句:‘迎風似逐歌聲起,宿雨那經舞袖垂’,詩中典故出自司馬遷《史記》,是詠虞美人隨風起舞的妍姿雅貌,講的就是虞姬。相傳虞姬自刎後,血濺一地而生草,開紅花,人們遂以“虞美人”命名此花,此碗也是在追敘這個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盌的直徑僅有11.8釐米,當真是巴掌大的小碗,也能輕鬆過億!圖:清乾隆 御製琺琅彩虞美人題詩盌

而在2018年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一隻“清乾隆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估價爲7000萬-9000萬港元,以1.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06億元)價格成交。這隻瓷瓶除了頸部描繪佛教圖案,腹部還飾以八件道教法寶。乾隆篤信佛教,但爲了追求長壽和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他也信奉道教。傳統中國裝飾藝術品多以佛教圖案爲主,這隻天球瓶則反映出清代佛教和道教並行的狀況。圖:清乾隆 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

在2018的海外拍場上也有價格過億的乾隆朝拍品,即6月在巴黎蘇富比拍出的“清乾隆宮粉地洋彩鶴鹿同春如意瓶”。這隻如意瓶制於乾隆景德鎮御窯,瓶身繪鹿鶴壽鬆,寓意福壽康寧:九隻祥鹿及五隻丹頂白鶴,置嶙峋奇石,古鬆競奇,遠處山峯煙霧瀰漫,畫師卓藝可見。這個時期的洋彩瓷器鮮見於市場,所以142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2億元)的成交價格,也並不讓人感到驚訝。圖:清乾隆 宮粉地洋彩鶴鹿同春如意瓶

2018拍賣市場古董板塊唯一一件並非瓷器的億元級藏品,是在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以1.1億元人民幣價格成交的“乾隆御覽之寶”寶璽。乾隆皇帝一生所刻制的璽印數量多達1800餘方,但“乾隆御覽之寶”只有7方。雖然銅是中國製印的傳統材料,但在清代多用於製作各級政府機構的官印,乾隆皇帝御用璽印以玉、石爲最多。而這方寶璽恰恰是以不太常用的黃銅製作,可謂鳳毛麟角。圖:乾隆三年(1738年)制 銅點金異獸鈕“乾隆御覽之寶”寶璽

在乾隆早期唐英榷陶期間所造的高端御瓷之中,因圓柱、圓球形立體器皿,器面多變,繪製難度大,對畫手要求很高,僅在乾隆時較爲興盛,出現了一些優秀作品,乾隆之後隨着國力和宮廷繪畫雙雙衰落,就很少見到較大型的精彩作品了。圖:清乾隆 御製洋彩江山萬代如意耳琵琶尊

2018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以7059萬港元(約合人民幣5710萬元)成交的清乾隆“黃地青花穿花龍紋天球瓶”,器形、紋飾、配色均可溯源至明初御瓷,黃地燦蔚,青花明豔,細節一絲不苟。所繪二龍龍軀圓實,上半身多有着墨,故雄健之態不減,穿遊於纏枝蓮間,宛延自如,凌空盤桓,盡顯帝王神威。這樣大的器型,也屬罕見。圖:清乾隆 黃地青花穿花龍紋天球瓶

而這件清乾隆“青花春耕圖雙福如意大抱月瓶”,則在2018年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以698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5672萬元)價格拍出。抱月瓶亦稱寶月瓶,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而得名。這隻“青花春耕圖雙福如意大抱月瓶”器身敦碩,釉下鈷藍畫工嫺熟,前後腹各飾一面大型圓形開光,內繪耕耘圖,邊框環飾規整的纏枝牡丹紋。《耕織圖》對十八世紀宮廷意義重大,而這件抱月瓶上所繪春耕圖近景有兩株梧桐。衆所周知,鳳凰喜棲梧桐,而這種瑞鳥僅見於太平盛世,且與統治者息息相關,寓意不言自明。圖:清乾隆 青花春耕圖雙福如意大抱月瓶

同樣是在2018年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拍出的清乾隆“瓷胎洋彩黃地錦上添花蓮紋長春百子圖雙龍耳瓶”,是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磁胎洋彩”。雙龍耳瓶,以雙螭龍爲耳,細節處施以礬紅描金。瓶外口及圈足外壁繪礬紅金彩回紋裝飾,不僅上下相合,亦於瓶頸左右兩側龍耳形成統一之視覺觀感。瓶頸以黃釉地錐劃鳳尾形卷草錦紋,與瓶下脛部黃地洋彩西番蓮紋爲配,兩種西番蓮紋一縱一寬,配合器物局部造型而設,顯示宮廷法度一絲不苟。主體紋飾明顯富有乾隆時期的風格,有別於康熙朝畫琺琅以圖案式花卉紋、雍正朝以山水花鳥圖作主流紋飾,改爲生動熱鬧的百子圖,不僅寄予帝嗣延綿之厚望,也對後世官窯瓷器風格有所影響。這件雙龍耳瓶最終以6647.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5398萬元)價格成交。圖:清乾隆 瓷胎洋彩黃地錦上添花蓮紋長春百子圖雙龍耳瓶

2018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以5026.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4066萬元)價格成交的清乾隆“紫紅地洋彩軋道錦上添花膽瓶”,頗有“洛可可”風。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所制瓷器紋飾極盡繁縟,洋彩色調穠豔豐富。這隻膽瓶色彩鮮麗,針錐剔刻花紋精細連綿,極具乾隆御瓷風範。圖:清乾隆 紫紅地洋彩軋道錦上添花膽瓶

去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拍出的清乾隆“御製洋彩“江山一統”八卦玲瓏旋轉筆筒”,燒造方式極爲繁複。旋轉器身,可以將圖案組合爲上乾下乾六個陽爻的乾卦,這就要求燒製時每一個部件尺寸都要經過精心計算,若有毫釐之差就會前功盡棄。筆筒各個部分有着不同的燒製工藝,在分體燒製後組合成型,將筆筒口沿部分單獨塑胎成型,再一體燒造完成,可謂精絕。八卦玲瓏旋轉筆估價爲人民幣2200萬-3200萬,最終以4830萬元價格成交。圖:清乾隆 “御製洋彩“江山一統”八卦玲瓏旋轉筆筒”

乾隆皇帝自幼接受滿漢蒙藏文化薰陶,又對歐洲傳教士藝術家帶來的文藝復興、巴羅克、洛可哥式藝術抱有濃厚興趣,他興趣廣泛,熱衷於發展文化大業,中西合璧式的個人美學品位主導了一朝宮廷藝術的奢華幻境。雖然乾隆的審美常被後人詬病,不少瓷器在藝術格調上顯得繁瑣華縟,堆砌羅列。但乾隆時代的瓷器工藝水平之高不可否認,產生了一批一流的工藝家與工藝品。在乾隆皇帝故去數百年後,如今,他的御瓷正受到藏家追捧,在拍賣市場“億億生輝”。(文/東旭)

本文版權由騰訊財經“藏寶圖”所有,轉載請註明來自微信公號:藏寶圖(ID:cangbao8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