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鬆蔚

圖片:網絡

作爲一個家庭治療師,我遇到很多家庭,帶着千奇百怪的問題尋求改變。我常常給一個很小的建議,最終卻能撬動巨大的改變。這個建議就是:

看一看,有沒有不一樣的情況?

這叫「例外觀察」。如果父母抱怨孩子不愛學習,我就讓他們回家以後看一看,孩子有沒有對學習感興趣的時候,或者稍微喜歡一點的科目?

或者,某天寫作業的速度快了一點點。

或者,上學路上沒有那麼扭捏。

或者,考試成績稍微提高了幾分。

——這算什麼辦法呢?父母可能很疑惑。

問題嚴重到相當的程度,我們纔會來做家庭諮詢啊。那些例外有什麼意義?

——就算有不一樣,那也只是零星的偶然情況,不會改變問題的實質。

但他們半信半疑地照做,就像蝴蝶第一次扇動翅膀。

最終,也許會掀起一場改變的旋風。

- 1 -

被三歲女兒打臉

我養孩子的過程,就遇到過例外。

女兒剛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班上搞新年晚會。要小朋友們自願報名演節目。

我沒當回事,隨隨便便問女兒:「你要報名嗎。」

「嗯。」她點了點頭。……

我和她媽媽愣了一下。媽媽問:「你剛纔是說嗯?」

她說:「嗯。」

我問:「意思是報名嗎?」

她說:「是啊。」

媽媽說:「是表演節目哦,上臺當着很多小朋友的那種。」

我們非常驚訝,這完全不符合她的性格!在我心目中,她是那種跟別人打個招呼都要低頭臉紅的小孩,說話小小聲。拋頭露面的事從來都是能躲就躲。

但她就是去表演節目了。非常主動地報名,非常流利地完成了表演,事後也非常自然地跟我們聊起當時的感受。能看得出有點兒緊張,但是很順利。

那之後又有幾次當衆表演的機會,她沒有再爭取過,總是安靜低調地待在臺下。

就那麼很突兀的一回,她做了一件不符合「個性」的事。之後並沒有什麼反轉,她沒有變成一個外向的,大方的人。見到不熟悉的人還是不肯招呼。

這件事情至今仍無法解釋。

這件事情並不很重要,但我一直牢牢記着。生怕稍不注意把它忘了。

它真的很容易被遺忘。

我當時的驚訝發自內心。驚訝是因爲我有一個預設,我認定女兒是一個「內向」的人,以她的個性不會主動報名。我對她的行爲有把握。——這纔是最值得驚訝的一點:那時候她大概只有三歲多吧,我覺得已經看「透」她了。

然而發生了與預料相反的事。

爲什麼會發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確發生了。

想一想也不意外。女兒臉上從來沒有寫着「內向」二字,是我不知不覺給她貼上「內向」的標籤,並武斷地認定那就是全部事實。我錯得心服口服。

- 2 -

苦笑不得的「吃蘋果」怪圈

對待這種例外,一種方式就是把它忘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標籤就還是可以顛撲不破。不是隻有我一個人這樣。

說起來有點像是自我辯解,但它幾乎是全人類的共性。每個人都通過(往往是自己意識不到地)貼標籤,對複雜的現象世界進行簡化。

心理學家 Kriz 在一本書中描述了這樣的簡化過程:

1. 凱文捉弄他的妹妹;

2. 凱文不想做作業;

3. 凱文在哥哥打他之後還了手;

4. 凱文享受被重視的感覺;

5. 凱文行爲放肆;

6. 凱文安慰他的妹妹;

7. 凱文幫哥哥修理東西。

當凱文的父母觀察到凱文上述七種表現時,他們很可能得出結論:「凱文有行爲障礙!」,至少是:「這孩子有點毛病」。但是如你所見,只有前五種現象支持這個標籤,後兩種現象是無關的,甚至完全相反的。

但它們會被忽視。這就是標籤的功能:簡化。我們很難對太複雜的世界進行直接操作。

如果我說:「女兒在大部分時候表現得符合一般人對內向的描述,但偶爾也會有毫無緣由的例外」,這不符合一個人的思維本能。不利於交流,更不利於思考。不如直接說:「她這人就是很內向。」這幾乎等於是正確的,例外可以忽略不計。

但那樣一來,今後我都會以對待一個「內向者」的方式來對她。

有時候是建議:「你看,你總是這麼內向,應該表達自己……」

有時候是指責:「你這樣下去以後怎麼辦?」

有時候是鼓勵:「加油!鼓起勇氣跟人交往!」

還有時候是不恰當的讚許:「已經不錯了!對你這麼內向的人來說……」

當然是出於好心。但這樣的每一次互動,都會讓「內向」的印象在我們之間加深一次。很有可能,她也會越來越多地按照內向者的角色來自我塑造。

關於這一點,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是:一個人去別人家做客,主人請他吃蘋果,但他不想吃。他是真的不想吃,但主人心裏可能認定他是想吃的。

想吃卻說不想吃,這叫「客氣」。

主人說不用客氣,無論客人再怎麼拒絕,主人都會熱情地再三邀請。

「來吧來吧,就吃一個!」

客人的拒絕,主人不是聽不到。但它被這樣一套邏輯消解了:我「知道」你是在跟我客氣,如果我因爲你客氣就收回了,那我這個主人就做得不到位。

主人索性把蘋果削好,塞到客人手裏。

「吃了吧!我都削好了。」

客人怎麼辦呢?只有吃下。主人心滿意足地想:「你看,我就說你在客氣!」

他製造出了他相信的事。

- 3 -

親手製造「不優秀」的孩子

這個過程裏面,最關鍵的一點在於——

一旦標籤被貼好,就很難有機會被打破。

它是一個自證的循環,新的信息難以進入。哪怕出現了明顯的反例,哪怕一個人確定地,用全身力氣告訴你:「我真的不是客氣!我不想吃蘋果!」

它仍然可能被理解爲:「這只是一種更高級的客氣。」

很讓人挫敗,但它在生活中屢屢發生。

一個孩子考了90分,比上次考試足足提高了10分,他的父母看到成績還是不太滿意:「你看,還是扣了10分!你平時就沒有好好學習。」

如果他考了100分,情況會好一點嗎?

並不會。父母說:「這不過是僥倖,題目太簡單了。有能耐你次次考100分!」

前幾天見到《極簡親子溝通課》的課程製作李鮮花,她最近一段時間一直致力於改善孩子的學習態度,在我看來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我問她,這學期孩子的期末成績怎麼樣。她嘆了口氣:「只要學習態度比較端正的科目,就還可以。但是,還是有一些科目不太理想。她沒有好好複習。」

看起來真的很憂慮。我問她,還行的科目有哪些,多少分。她輕描淡寫地說是語文和英語,英語99分。「但是……」她說,重點永遠是但是,「數學就不行啊,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我建議她改正這種觀察方式,否則會被孩子內化到心裏。如果孩子認定自己沒有能力,就算他做成了很多事,他也會想:「但還有更多沒做到的啊。」

並非事實如此,但他會視而不見。一個人如果認定自己不被喜歡,那麼他永遠不會看到「喜歡他」的人。即使有人真的很喜歡他,即使明確聽到:「我喜歡你!」他也會想:「那是因爲你人很好,你怕傷害我,所以沒說實話。」

於是,他黯然神傷地固守在自己的角落裏。我們製造出我們相信的一切。

- 4 -

搬起石頭也未必砸到腳

這就是爲什麼,作爲家庭治療師,我會建議每個人觀察不一樣的事。

觀察很重要。看到不一樣,才能做到不一樣。

說不一樣的話,做不一樣的事,帶着不一樣的態度,就可能製造出不一樣的現實。

也許我曾經會相信,我的孩子是「內向」的,因爲她「總是」不主動表達。但我始終記得她有例外——哪怕就那一次——那就意味着「內向」的結論站不住腳,她只是選擇大多數時候不主動。她有主動的能力,只是不常用。

這個想法解放了我,也解放了她。撕掉「內向」的標籤之後,我再也不必對她說:「你這麼內向,你得努力學會表現自己。」即使她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再表現自己,我會想:她完全知道該怎麼表現,只不過這些場合她沒有興趣。

於是我們都很輕鬆。她也漸漸找到了感興趣的場合。現在很少有人說她「內向」了。我們帶她和小朋友出去玩,她們在車裏輪流唱歌唱了一路。

一個小小的例外,就有可能撬動現實。

對於觀察,系統家庭治療大師Simon是這麼說的:「誰如果只是進行觀察,那麼看起來就什麼都不會改變。不過,誰如果用不同的方式來觀察的話,他就會改變他的世界觀,接下來還有可能改變他的行爲、互動模式、世界……」

所以,你明白了嗎?這個建議雖然簡單,但是有效——如果你想解決什麼問題,或者改變一個人的話,你先不用做任何事,你只要看就好了。

允許自己看到,「問題」還有不一樣的時候。

也許這就是你撬動現實的第一步。

「標籤化」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針對負面標籤,李鬆蔚老師提出了「例外觀察」,主張看到孩子的小改變,並且承認它的存在。

其實不光是「貼標籤」,親子溝通中還存在許多我們難以察覺的溝通誤區。

在親子溝通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你不覺得它們是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