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 Peru 秘魯 Day06-失落的天空之城 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

IMG_6023.jpg  

今天是秘魯行的最重要的景點,就是在來之前看過了好幾次,在花樣青春裡也讓三位MC流下感動的眼淚的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所以我們相當的期待,只是在前幾天一直不斷的注意氣象其實天氣並沒有太好,雖然有一點點的失望,但希望不要整個被雲遮住完全看不到!懷著期待的心情展開了今天的行程,早上先前往附近的一個印加風格的小鎮Ollantaytambo 奧揚泰坦博。

 

往小鎮的路上經過的房子基底用著大大的石頭及屬於迷團之一的印加石牆技術建造,之後在皇城庫斯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地上的水道則時印加時期留下來的至今還依然可以使用 

奧揚泰坦博 Ollantaytambo

位於庫斯科區的烏魯班巴省,海拔高度2,792米。進入小鎮後可以看到一些印加時期留下來的房屋,及大片的梯田  

這裡是主要梯田區,蠻高的,從底下走上去也需要一小段時間,最上面有一個堡壘,當時西班牙攻下庫斯科時,印加王逃到這裡後,也在這裡發生戰爭。  

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沒辦法攻上最高點的堡壘,只能到一半就合照一下啦!  

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小鎮的風貌,現在的小鎮也是建立在以前印加小鎮之上,很淳樸的地方  

在對面的山上則有著"糧倉",在秘魯的原住民發現可以利用安地斯山的冷風來保存食物像冰箱一樣,所以會把糧倉建在山上,而且建得高高的也不容易被搶,在糧倉左邊有個很像人臉或獅子臉的岩石 

這是散落在地上排好還沒復原的遺跡部分,這樣的形狀,在幾百年前沒有現代工具的情形,如何能將石頭切割成這樣,超平整 

Ollantaytambo也是走四天三夜印加古道的起點,走到馬丘比丘 

接著我們要坐高山火車前往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囉

DSC05300.jpg  

我們坐的是Peru Rail這家的火車,倉等是VISTADOME,票價也不低喔! 

上車前Rick買了他之前在說明會時有提過的秘魯玉米,秘魯產好多種不同的玉米,而這玉米有多大~DSC05302.jpg

一小顆比老婆的食指頭還大!!一小段玉米下去就飽了~

DSC05306.jpg DSC05308.jpg

經過約一個多小時我們來到了熱水鎮Aguas Calientes Machu Picchu站囉!!DSC05311.jpg

到下了火車後,飯店將我們的行李先送回飯店,而我們則是直接買接駁車的票準備上到馬丘比丘的入口,等不及要上去囉DSC05312.jpg DSC05314.jpg

經過幾十分鐘的山路,只能說開接駁車的司機也太厲害,路其實不大,車子大概是中型巴士,但開起來的速度也不慢,遇到另一台巴士交會很很順,這些司機們每天上上下下路熟到不行了吧!所以交通工具只有接駁車其實也是不錯,相對安全多了,另一種從山下上來的方式就是走登山小路上去,很多外國人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上山,也真的是很猛!下車後,安排的是先到山上唯一的一間高級飯店Machu Picchu Sanctuary Lodge,就位在馬丘比丘的入口處,我們先在這間飯店裡用自助餐,但我等不及要衝進Machu Picchu,因為天氣不等人,所以早點進去等有可能可以有什麼不同的收獲!所以吃了二口東西就和小玉獨自先入場囉!在門口有著一個大大的馬丘比丘景點介紹告示牌及UNESCO的標誌也在這裡,進去後都沒有在找到其他UNESCO的標誌了!

IMG_5971.jpg 

入口處要檢查門票,門票是列印出來的那種,上面也會有姓名等資料,門票不便宜喔126個雷神(SOL索爾)IMG_5972.jpg   

進入後可以看到牆上有著掛牌,其中右邊這塊中間的人名Hiram Bingham就是在1911年7月24日“發現”馬丘比丘的美國歷史學者。  

這位就是Bingham先生(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從入口處要走進城市遺跡的地方是需要一點体力的,會經過不斷的上坡山路,覺得好像該休息的時候,終於~終於看到馬丘比丘的一小角囉!!!先看到的這有茅草屋頂的房屋,這是儲藏室,現在好像有拿來儲藏有的也是草泥馬的家吧,但是看到這一小角已經讓我非常的興奮啦

IMG_5974.jpg   

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 (UNESCO 1983)

為印加帝國的遺跡之一,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2350~2430公尺的山上,俯瞰烏魯班巴河谷,並且被選為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但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所以直至1911年才被發現發表出來,馬丘比丘也成為了印加帝國最有名的景點及標誌,也是動畫大師宮崎峻所描繪天空之城的藍圖。在19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用了四個月的期刊來報導,才讓這令人驚奇的印加遺跡呈現於世人的面前。在1983年,馬丘比丘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且是少數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在印加人奇楚瓦語的意思是“古老的山”,相對著懷那比丘Wayna Picchu是“年輕的山”,馬丘比丘城市被認為是在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祕魯時都有人居住。推測當時居住的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30%為上流人士而其餘的則是工匠和僕人等。

經過剛剛的儲藏房子後,再一小段就可以來到一個平台,這平台是位於農業區梯田的上方,也是看整個馬丘比丘最好的地點之一,在電視上雜誌或照片看過了許多次的畫面,終於能親自到現場一睹風采,心中有說不出來的感動,而且這樣一個城市建立在這麼高的地方,真的是很令人著迷,當時的印加人真的是很認真啊!而正前方的高山就是懷那比丘Wayna Picchu,也是我們明天一早計劃要上攻的地方。IMG_6000.jpg 

當初發現時的照片,比現在還要再殘破許多,這都要感謝考古學家及許多人的努力修復才能讓我們看到今天的樣子(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城市的中間是一個綠地廣場分隔了東西二邊的居住區及宗教區域,而前方留著的那一棵特立獨行的樹,則是要讓遊客可以知道當初整個馬丘比丘都是被這樣高的樹蓋住的IMG_5982.jpg

這張以前的照片就可以很清楚看到當時是怎樣被覆蓋住的,而這張也提供了等下會看到的許多景點,右下角那個很明顯的有弧度的牆的那裡是太陽神殿(Temple of the Sun),對應上面就會是左下角的部分,而中間上面一點突起來的那裡則是主神殿(Main Temple),而左下角則是進入城市的門(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因為我和小玉先上來,經過一陣感動後,團員們也吃飽上來囉,終於踏上這裡的High咖們DSC05335.jpg

可惜我們的天氣不夠美好沒有藍天及好的光線!

DSC05337_副本.jpg  

往前走會來到另外一個平台,今天大家把在之前買的Peru T-Shirt穿上,一看就是到此一遊哈哈XD,然後馬丘比丘規定很多,我們想要拿high咖旗出來照相都不能,因為對秘魯來說這裡是神聖的地方而且又是門面當擔,怕有人搞破壞照奇怪的照片,之前就發生過,所以現在都管制

DSC05339.jpg DSC05340.jpg

話說這位仁兄難道這個姿勢就不奇怪~沒被制止勒!

IMG_6010.jpg

馬丘比丘城可以分成宗教區、居住區及農業區。以照片右邊那一片是居住區,左下是也是居住區及太陽神殿而左上則是宗教區,週圍大部分都有梯田圍繞著。1983年,馬丘比丘以“建築的奇蹟之作,印加文明的獨特見證”入選為世界文化及自然雙重遺產。

IMG_6011.jpg

宗教區中有神殿及再高一層的“天文台”

IMG_6013.jpg IMG_6014-1.jpg

由另一側看城市,還可以看到斷崖下的烏魯班巴河谷

IMG_6017.jpg

當時由許多地方都被樹和草蓋住,在網路上找到一張一模一樣角度的對比圖,很有趣,雖然很多是修復,但幾乎是完整的保留原貌(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據說馬丘比丘背後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最高的懷那比丘是鼻子,那就是下巴很翹囉XD。接著我們準備要入城囉!!IMG_6023.jpg DSC05345.jpg

由這個小小的石門進入城市中

IMG_6024.jpg

入口的右邊就是居住區域了

IMG_6025.jpg

Rick及當地導遊在示範.........啥!!??

IMG_6029.jpg   

穿過門之後可以看到整個門是利用石塊堆砌起來,並且印加石牆基本上是不用任何黏著物質,完全就是一塊塊堆起來,這裡可以看到石頭並不是規則形狀,左下及右邊中間都顯示了神奇的切割堆法。IMG_6031.jpg 

當年在這個門的照片(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左右二個小洞中間還留有一個石往是用來綁住門栓的

IMG_6030.jpg

這些辛苦的工作人員一直不斷的在維護及保養,我想很脆弱的地方現在可能就會像照片中的地方用土補強固定IMG_6033.jpg

接著來到一區有著許多大小石塊散落在地面的區域,猜測為當時的採石場,但印加人採石的想法認為不該從大地裡挖取石塊,所以主要以周圍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IMG_6035.jpg IMG_6036.jpg

這裡的住宅區算是黃金地段等級的,這一排排的是屋頂的左右二邊,在以前是有茅草為屋頂的。後方就是大面積的梯田農業區IMG_6037.jpg

印加人也利用自然的地形來建房子,會把建築和原本大自然結合IMG_6041.jpg

在房屋上都會有這樣突出的短石柱,用途是來綁住上面茅草屋頂用的IMG_6042.jpg

當時房屋一角(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在這區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太陽神殿(Temple of the Sun),這是整個區域唯一外觀有弧形造型的建築,其他建築則都是四方形、長方形等直線。太陽神殿是馬丘比丘所有建築中最精緻及密合度也最高的。牆上朝東方的梯形窗戶,每年6月21日冬至的早晨,陽光會從這個窗口射進來,直在照片窗口後的大石塊,這大石塊平台有可能是一個祭壇,神殿的石塊堆砌的技術真的很好IMG_6043.jpg IMG_6046.jpg 

當時太陽神殿前的樣子(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有的房子空間蠻小的,不知是做為什麼用,可能是工匠或僕人房吧IMG_6049.jpg

從這張照片就可以看出來當年覆蓋住的樹的高度和房子的比例IMG_6052.jpg

路上看到當地人稱為古柯Coca的植物,而毒品“古柯鹼”(Cocaine)就是用其葉子所提煉出來的。但是在秘魯則常被用來泡茶,據說可以舒緩高山症狀,味道也還不錯!IMG_6059.jpg

接下來我們進到宗教區囉,首先是“三窗神殿”(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s) 據說這三個面向正東的窗口由左至右代表了印加人的世界觀:地、天和人,可以看到大石頭切割的技術真的是太厲害!IMG_6060.jpg IMG_6061.jpg

在這神殿的中間有一根高的柱子,可以看到在左右的牆上相同高度有一個方形的洞 ,當時應該是有一根橫的樑跨在上面IMG_6064.jpg

在地上有一個這樣左右階梯形的石頭是印加十字的代表樣式IMG_6065.jpg

三窗神殿旁是另一個神殿稱為“主神殿”(Main Temple),只要是神殿都可以看到石頭切割的非常平整而且非常的密合 

對比一下這石塊有多大,從哪裡如何將這麼巨大的石塊運送至這裡也是謎團之一IMG_6066.jpg 

當時的宗教區(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從宗教區往剛剛來的方向看去,可以看見整大片的梯田,最高的山頭~就是馬丘比丘山頂IMG_6068.jpg

由主神殿往後方走上山丘則是整個馬丘比丘聖城最神聖的區域“天文台”(Astronomical observatory),因上面有著名的“栓日石”(Intihuatana),現在許多地方都拉著線不能靠近了,這栓日石的形狀真的太怪異了,一層層而且切出許多的角

IMG_6071.jpg 

(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這些神殿或是栓日石都是後來的人取的名字,因為印加文化沒有留下文字,所以只能憑著看見和推測來取名!! 宗教區之後就是城市的後面~準備連接著年輕的山懷那比丘Wayna Picchu的地方,綠色草地主廣場很多地方現在都不能踩踏了!IMG_6076.jpg

 

這裡就是懷那比丘Wayna Picchu的入口處了!聽說是條辛苦的山道....IMG_6089.jpg

接著會來到馬丘比丘最北的地方“聖石”(Ceremorial Rock),左右二邊有二個修復好的房屋讓人休息用,也順便聽導遊說明,這些巨大的岩石不知由哪裡運來,而且形狀會與週圍的山型相似,當然作何用途又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囉!這裡也是遊覽路線的折返點,從這裡我們開始往回走囉!

IMG_6091.jpg 

當出的聖石及雜亂的週圍(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一路上看到許多的屋頂都會有突起的小石柱,作用大概就是像這樣來固定茅草屋頂的喔 

往回走可以看見原本地形上就有許多大岩石,但印加人把自然和建築融合在一起IMG_6095.jpg

這裡也養了一些草泥馬在附近晃晃

IMG_6096.jpg

我們走回剛剛經過的居住區,但這次是走在下面,所以進到屋子裡去看仔細一點IMG_6099.jpg

這裡的屋子推測有二層的設計,因石牆上是有突出來的一階像是作為第二層的地面之用的IMG_6100.jpg

 

這二個有可能不是鏡子~而是一樣用來觀測天文用途,或會不會還有其他用途呢IMG_6101.jpg 

(照片來自網路及國家地理雜誌)

往我們進來的地方看,一整大片的梯田很漂亮,而且因為高度差產生的溫差,就像Moray梯田一樣IMG_6102.jpg

走到這裡,後面的巨石像什麼樣子呢~而且地板還有三角形的石塊,沒錯~這裡就是“兀鷹神殿”(Temple of the Condor)。導遊正在說明但Rick看起來在搞笑喔!IMG_6104.jpg

地面石塊有著兀鷹的頭、眼與嘴,和後面的一對翅膀真的是蠻像的呢~可見印加人多會利用環境,而馬丘比丘這城市本身也是帶表著天,印加的代表動物也就是兀鷹囉IMG_6114.jpg

另外一個厲害的地方是這城市有從山上將泉水引進的水道系統,利用這樣的水利系統除了可以利用水資源外,還可以有效的排水,有助於水土保持。泉水順著山勢流入水道和水池至城市各個不同的地方,而且長度達到749公尺,真是厲害,話說比龐貝用鉛管送水結果中毒還要聰明多了。

IMG_6119.jpg 

可以看到一層層的水道引水

IMG_6113.jpg

而梯田也大量的在城市的週圍許多地方,一部分是農業用途,但另一部分也是利用梯田的石頭邊圍及梯田底部的大石頭來防止土石的滑動,想得很週全呢!IMG_6112.jpg DSC05346.jpg

這裡是之前太陽神殿的正下方,這個巨石之下又有個奇怪的空間,因為當時在這裡有找到屍骨,所以推測可能是王族、祭司也可能是祭品。這裡又再次的看見利用原本已有的石塊再整齊的加上各式石磚來符合原本的石塊建造出這樣的一個空間,真的是很費心的方式,而洞口階梯形可能也代表著印加十字IMG_6124.jpg

牆上有著小野兔和石磚的顏色也太像了

IMG_6126.jpg

由下往上看太陽神殿的外觀,很平整的石磚及弧形,整合在原本的巨岩之上IMG_6128.jpg

這裡我們結束了馬丘比丘的導覽~探訪這令人驚奇的天空之城也告一段落,不得不佩服印加人的建築技術,可以在這樣的高山上,蓋出這樣有規模的城市,並且有著水利系統,只可惜印加文化沒有留下文字,其留下了一堆謎題讓後人想像。明天~我們就打算上攻年輕的山懷那比丘Wayna Picchu,所以會再二進馬丘比丘一次!IMG_6131.jpg

 我們住的旅館是非常特別也高級的一間飯店,離熱水鎮的車站一小段距離的地方,火車會穿過我們住的飯店,現在看到的這個是飯店的餐廳喔~整個融入環境裡的一間飯店DSC05347.jpg

房間也算蠻大的,也蠻舒適,只是因為在算是森林裡,所以...進房前要小心有小動物會跟著進來! 我們是害怕小動物的XDDSC05350.jpg     

在網路上找到在1913年時拍的一些照片及說明

  

這是網路上找到記錄著Hiram Bingham發現馬丘比丘的一些記錄畫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