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錯,這是一個破舊二手房

而且只有57㎡

卻奇蹟般有了春天…

//

今日屋主@黃大石頭,從業互聯網工作,57㎡的家位於上海,目前和老婆二人居住。

房子是二手房,從買房到入住,石頭全程親力親爲,做了很多功課,也經歷了無數大坑小坑月球坑,各種波折,但現在回想起來,兩人覺得幸福滿滿。

“家,是心靈休憩的場所,無關你是否買下它,我們在這裏補充能量,迴歸最放鬆狀態,它是一個爲我們帶來能量和療愈的空間。”

房屋座標:上海

實用面積:57㎡(去除公攤面積)

房屋戶型:2室1廳

改 造 前

這是一套處於5樓的邊套,東面有扇窗戶,比非邊套房源提高了入光量,明廚明衛,雙臥朝南。

沒有玄關,室內本身的裝修陳舊,客廳因爲吊頂層高比較低,碩大的沙發和餐桌擠在一起空間比較侷促,陽臺的隔斷移門比較厚重,遮擋了很多入光量。

改 造 後

戶型格局改動不大,上下分別是敲牆和新砌牆示意圖,浴室和客廳敲掉的是單牆,不是承重牆,設計師圖紙畫錯了。

改造重點:

1、除浴室外全屋水泥地磚

2、全屋吊頂,且每個空間的吊頂高度均不一樣。

3、全屋刷白,擴張色增加空間感。

4、全屋均沒有主燈,使用射燈進行點狀照明,可營造豐富的光照層次

整體視覺打造上,提煉了幾個詞:通透、簡潔、禪意、粗糙、精緻的衝突感、輕奢、自然和輕工業。全屋基調以灰和白構成,再用部分的木色中合過於性冷淡的感覺。

改造前

爲了以後廚房的油污好清潔,石頭也是費盡了心思:

1、採用玻璃面板竈臺和煙機。

2、使用大塊的光面大理石瓷磚(縱向鋪貼,提高視覺層次感)。

3、櫥櫃採用烤漆面板。

4、瓷磚採用美縫劑填縫,避免後期發黴。

定製了非標的地櫃,充分利用廚房空間。

廚房比較小,裝修完櫃子,過道只有63cm,看上去比較窄,但其實一個人通過或轉身完全沒有問題,足夠用了。

左側吊櫃裏預留插座,安裝了揮手感應燈。

地櫃平面圖

太喜歡置物架這個單品了,收納不佔空間還有顏,瓶瓶罐罐什麼的統統上牆!

衛生間改造前

改造後的衛生間捨棄了乾溼分離,配備心心念唸的大浴缸,雖然日常使用率不高,但是也不後悔。一直覺得在浴缸中站着洗澡不太安全,所以做了獨立淋浴區。

掛牆馬桶,不留衛生死角。

牆面和地面均使用的和廚房同款的大理石瓷磚,好打理。

雙面夾膠磨砂玻璃開門,既保證了浴室的隱私性,同時也增加了過道的亮度。

帶左右燈的鏡櫃,便於化妝,避免了主流鏡前燈從上往下打光面部慘烈,還可收納女屋主的各類零碎化妝品。

浴缸牆面做壁龕,不佔空間,可以收納一些小物品,裏面採用瓷磚式鋪設,方便打理。

改造前

將原嵌入鞋櫃延長至1300mm,下方懸空,可放置常用鞋。

廚房餐廳過道

掛了個大的穿衣全身鏡在靠廚房的過道牆上,不會對室內空間造成干擾。

改造前

餐廳是最花費心思打造的地方了。家人一起吃飯可以說是最治癒的日常了。

特意在網上買的舊磚,爲了突出老磚斑駁的感覺,自己用白色水性漆兌水來刷,質感很好,完爆那些小清新百強磚。

長椅是定做的,後來覺得沒有靠背不舒服,又定做了沙發,長椅換到窗臺下,也很不錯。

餐桌燈因爲款式的原因吊的比較低,因爲亮度很高配了調光開關,拍菜品看書什麼的光照度都非常好。餐桌下配置黃銅地插,便於用電磁爐吃火鍋或使用筆記本電腦。

鐵藝書架是定做的,考慮到空間小,做了進深200mm的超薄款,放書剛剛好。

爲了讓家裏也有一些調調,定製鐵藝招牌燈,創意來自於石頭和他老婆的名字。這個燈牌使家也有了一個自己的名字,並且全世界獨一無二。

餐廳看向客廳,兩個空間緊密相連,客餐廳一體,使的整個空間更加通透,視野面積也大了不少。

廚房放不下大冰箱,乾脆放在客廳與餐廳的交界處。

餐廳和客廳的頂上暴露原樑!處理成破損感刷白,精緻中再來點不羈。

改造前

因爲客廳避免傳統以電視爲生活的中心,所以使用不對稱設計將它放置一邊,電視左邊是衣櫃,用於彌補兒童房收納空間的不足。

電視牆圖紙

懶得脫衣上牀時,可以直接在定製的沙發上小睡一下;多人聚會時,還可以把餐桌搬到沙發前。

改造前

敲掉一個角,釋放部分空間騰出給餐廳,入戶時不會那麼侷促。

牀頭燈的位置規劃的低了,所幸定做牀用了矮一些的牀頭板。

移門衣櫃收納功能非常強大,配置了16個抽屜,空間利用率高。

移門衣櫃圖紙

改造前

敲掉原客廳和次臥的隔斷牆,改用細框玻璃移門和掛簾組合隔斷,白天改善光線的同時,也可在有需要時起到隱私和隔斷的作用。

MUJI 的單人收納牀,下面有兩個大抽屜可以拉出儲物。富餘空間和陽臺整合,形成一個比較整塊的活動空間。

原陽臺隔斷移門去掉和陽臺合併,避免陽臺空間純粹成了晾衣區。

西邊位置嵌入洗烘一體洗衣機,避免陽臺晾曬衣物過久,影響觀瞻和增加室內溼氣。吸塵器安置在東邊牆體上,方便收納和充電。

陽臺頂部安裝了摺疊掛衣架,畢竟室內總會有需要晾曬衣物的情況。

陽光好的日子,放兩個蒲團,閒暇時對坐飲茶,太愜意。

家,是每日軌跡的出發點和歸屬點,

如果沒有歸屬,漂泊將如何承受?

空間越小越需要將它增值,

用心去耕耘,它也將

反哺住在其中的人。然後你會覺得: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案例及圖片來源:黃大石頭

文字由裝個好房子編輯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文章